第(1/3)頁 快船在第二節的聯防就好像夏季的雷陣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幾個回合之后,快船就恢復了正常的人盯人防守。 并不是因為雷霆破解了快船的聯防,而是快船教練組知道,聯防只是一種變換節奏的小手段,不能長時間使用。 NBA的規則,大中鋒不能三秒區蹲坑,就決定了聯防的威力肯定不如FIBA規則。 在球員們顧及防守三秒的情況下,要長時間維持聯防陣型是比較困難的。 加上NBA比賽節奏快,幾個回合下來很可能被沖散,所以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但這一段時間已經足夠了,快船利用這個防守變奏打了雷霆一個11:3的進攻高潮。 在7:0之后,凱文-杜蘭特在45度接威斯布魯克的傳球投中一個三分球。 可緊接著蘭多夫中距離跳投命中,哈登持球突破拋投得手,11:3,一下子領先了雷霆隊9分。 雷霆叫了一個暫停,布魯克斯進行了戰術布置,要求杜蘭特增加出手,對快船發起進攻。 杜蘭特當然會聽從教練的安排,但他心里卻想,自己終究沒能用組織和策應破解快船的聯防。 突破分球、簡單的轉移球,發現隊友的控衛,杜蘭特可以做到。 可是要像一個指揮官一般,用一傳發現對方防守的漏洞,破解對方防守陣型,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一方面需要對戰術有著很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在球場上要有極為敏銳的觀察力與視野,能對瞬息萬變的球場動態做出準確判斷。 這兩點杜蘭特做的都不好,作為職業球員戰術他肯定是懂的,但要理解很深,能舉一反三未來可以做教練,杜蘭特沒這個能力。 一般只有控球后衛才能有教練一般深刻的戰術認知——威斯布魯克看這樣的除外。 至于觀察力、視野、反應速度等,就純粹是天賦了,這種東西后天也很難練出來的。 上帝給你打開一扇門,必然也會關上一扇窗,很難好處都給你占了。 杜蘭特已經有了史詩級的臂展、身體靈活度以及投籃手感,某些方面有欠缺也是很正常的。 但杜蘭特一心想成為歷史最佳,邁克爾-喬丹不說,好歹達到詹姆斯的水平吧? 而詹姆斯最讓人稱道的就是他的傳球視野和賽場觀察力,這也是他能力壓卡梅隆-安東尼的一大原因。 經過第一輪的磨練,凱文-杜蘭特以為自己傳球還不錯。 這場第一節他一直在傳球,同樣認為自己起到了串聯、組織的作用。 結果一個簡單的聯防就讓他“原形畢露”,杜蘭特心里實在是有些不爽。 暫停結束回到場上,凱文-杜蘭特面對倫納德,用一個變向后的急停干拔命中,展現了自己超群的球感。 雷霆防守也做出了變化,帕金斯坐在了板凳上,伊巴卡來到中鋒位置,同時杜蘭特開始出現在四號位。 杜蘭特一對一頂防蘭多夫,結果杜蘭特利用自己的長臂,竟成功干擾了蘭多夫的轉身勾手。 接著杜蘭特又接威斯布魯克的傳球,中距離跳投出手命中,連追了4分,雷霆迫近了分數。 “果然,得分才是我唯一擅長的嗎?不是的……” 杜蘭特的腦海中閃過一絲念頭,快船的反擊已經來了。 替補登場的林書豪快速突擊,持球殺入籃下,結果被杜蘭特從身后一個大帽給封蓋掉! 球飛出了底線,依舊是快船的球權,但快船的快速進攻已經被破壞掉。 發底線球,庫里接球中距離快速出手,沒有進,伊巴卡拿下后場籃板,球給了杜蘭特。 這是雷霆為了隱藏帕金斯的攻防缺陷而進行的又一項調整——讓凱文-杜蘭特出現在四號位上,增加他防守端的戲份。 別看杜蘭特體型瘦,剛進聯盟時和麻桿一樣,臥推一個都做不起來。 經過5年時間的磨練,杜蘭特的體重其實不小,畢竟骨架、身高擺在這兒。 打內線,體重有時候比身高還重要,因為有體重才能有對抗。 杜蘭特還有天生的長臂,專心防守絕對不差的。 07年超音速用榜眼拿下杜蘭特后,一心將他培養成為進攻端的殺手。 新秀賽季給了杜蘭特無限開火權練進攻技巧,練投籃手感,很快就開花結果。 可是設想一下,超音速如果不是走這條培養路線,而是像當初杜蘭特偶像麥迪那樣,先從防守抓起呢? 以杜蘭特的身體天賦,未嘗不會是一個頂尖的防守尖兵。 只能說很多球員的路,從剛開始時就注定了。 當然,雷霆不會讓杜蘭特一直在四號位頂蘭多夫,當大前鋒,只是偶爾讓他出現在內線參與防守。 這樣雷霆可以打一大四小,防守端移動快漏洞少,進攻端五個人都能打不會四打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