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蘭多夫作為球隊的定海神針,這種要勁兒的時候他還是能打的。 同時,泰倫-盧進行了換人,用費舍爾替下了狀態一般的庫里。 庫里沖著泰倫-盧抱怨了一句,“第三節還沒打多久呢。” 作為球隊頭號球星,下半場才打了四分多鐘就被替換下場,實在不是他應有的待遇。 泰倫-盧解釋道:“我們稍微調整一下節奏,待會兒你還會上的,不要著急,調整一下斯蒂芬。” 常規賽的時候,泰倫-盧也經常這樣換人,一節打個三四分鐘,就會把首發核心換下來,換個人。 如果是別的球隊或者別的球星,像詹姆斯那種,打了四分鐘你就讓他下,那這個教練也可以下了,不用做了。 在快船不同,多人輪換是球隊的基本策略,教練可以隨意調配人員,不用管球員怎么想。 而庫里只是抱怨一下,心里沒有什么怨言,他其實更怨的是自己狀態不佳。 科爾看著庫里有些郁悶,安慰道:“沒事的斯蒂芬,過多的上場時間對你來說不一定是好事,高效是你要做到的。” 科爾對庫里的偏愛毋庸置疑,在科爾心里,庫里一定程度上是他自己的延伸,從他來到快船那一刻他就確定了。 曾經科爾是個外在條件看起來和庫里差不多的球員,小后衛,射手,身體素質一般。 但庫里能做到的顯然比科爾要多的多,而科爾那些在球場上難以實現的夢想,未嘗不能在庫里身上實現。 庫里也是科爾愿意留在快船,做泰倫-盧助理教練的原因之一,他不想庫里的天賦被浪費。 在泰倫-盧的各種決策中,減少庫里登場時間,是科爾也贊同的一點。 他認為庫里的上場時間控制在30分鐘出頭是最好的,高效30分鐘,比賴在場上40分鐘磨洋工要強。 泰倫-盧的調整起到了作用,蘭多夫和小加索爾開始更多在低位發起進攻。 中場休息時布置的前場籃板拼搶同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蘭多夫在籃下連續拿到前場籃板,上籃造成對手犯規,罰球連續命中。 快船打出一波7:2的小高潮,將分差縮小,比分迫近。 當費舍爾接到蘭多夫傳球命中一記底角三分時,雙方分差縮小到了只有4分! 不過這時候,科比弧頂一對一面對哈登,干拔中距離命中,分差再度拉開。 科比依舊具備要勁兒的時候,能準確命中投籃,壓住對方勢頭的能力。 庫里在休息了四分鐘后,在第三節后半段重新登場,但他外線擋拆掩護后的三分依舊沒有命中。 當庫里很難命中三分時,快船想要贏球就會變得困難。 這個規律,閔聰達一清二楚,第三節結束快船81:92落后了湖人隊11分。 雙方的得分效率都比較高,但湖人顯然火力更為旺盛。 科比三節已經拿下了27分,保羅也拿下了20分。 兩人的中距離跳投無可阻擋,簡直是為季后賽量身定做。 第四節即將開始,節間休息時,泰倫-盧拿著戰術板想做出一些布置。 形勢對快船來說很不妙,后場雙星不開,只靠內線雙雄很難和湖人抗衡。 可做什么布置呢?不知道,感覺腦子里一片空白啊! 看看坐在替補席后面的斯瑪特先生,還有艾達小姐。 艾達并沒有遞紙條的意思,看樣子是不能指望斯瑪特了。 再看看科爾呢?這家伙,今天晚上就像死了一樣,要你有何用? 這種時刻,泰倫-盧想不出什么精妙的布置,或者能破局的戰術來。 又或者像斯瑪特那樣,想到一個異常關鍵,能改變戰局的換人。 想不到,怎么辦? 泰倫-盧心想:“算了,想那么多干什么?我就把球給到全隊得分能力最強的人手里,不就完了?” “庫里是全隊得分最好的,哪怕他前面狀態不好,我還是要相信他,對不對?他前三節休息的時間挺多的。” “我把球給全隊得分最強的人,怎么就不叫戰術呢?杰克遜在公牛,不也是把球給喬丹嗎?” “就這么決定了,第四節的戰術,還是堅定的圍繞庫里,讓庫里打!”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