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54章 不速之客(2)今天額外更,求月票~~~~-《漢鼎》


    第(3/3)頁

    這些好像會自動升降地東西。不知道是什么。楊行憨以前也從來沒有見過。但是。他對于這個新鮮地事物很感興趣。但見那三四百斤甚至是五六百斤重地條石,在這些繩子和輪子的共同作用下,就這樣慢慢的升到了城墻的上面,的確是令人稱奇。本來,這樣的條石要扛到城樓上,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個人。還要看樓梯地寬度而言,很多時候,城墻越到上面的石頭越是零碎,就是因為難以搬運的緣故。而零碎的石頭,顯然無法抵擋石彈的攻擊,如果是這些大家伙,哪怕是幾顆石彈同時落下。最后多幾條裂縫。想要將它徹底的砸碎,可不容易。

    更令楊行憨感興趣的是。這個巨石地重量,怎么好像減輕了?上面只需要兩個人拉著繩子,就可以將碩大地條石拉上去,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也有人用輪子拉東西地,但是好像只是方便了一些,卻沒有減輕東西的重量??!仔細看看上面的兩個民夫,雖然身體比較強壯,但是也沒有達到項羽那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地步,絕對不可能拉得起這么沉重的條石。

    盡管覺得有些不妥當,楊行憨還是忍不住納悶的問了一句:“這是什么?”

    劉虎倒沒有隱瞞的意思,爽快的說道:“滑輪和滑輪組。”

    楊行憨很有興趣的說道:“起什么作用呢?”

    劉虎憨厚的說道:“我也不知道詳細的原理,那都是大人和工人們講解的,但是聽工人們說,使用這東西省力了不少,大大的加快了加高城墻的速度,你看,這么大的石頭,就這樣拉上去了,兩個人就可以干活,要是換了平時,肯定是要十個人以上的。搭上幾個這樣的棚架,一天之內可以將幾十塊的條石送到上面去,如果是人力抬上去的話,一天能抬個十塊都不錯了。”

    楊行憨目光熠熠的說道:“是你們家大人告訴工人們的?”

    劉虎自豪的說道:“當然,不然工人們哪里知道那么多?嗨,還真別說,你要是跟我家大人相處的越久,就會發現他知道的東西越多。等下次你看到他的時候,說不定又有些什么東西吸引你的興趣了。”

    楊行憨點點頭,對劉鼎不由得有了個新的認識。

    舒州和廬州距離并不遠,相互間的信息通道也從來沒有斷絕過,他是保信軍的軍官,也經常聽到有關劉鼎的消息,不過都是負面消息居多,大概是大部分的消息都經過過濾了,到了他們這里就只有劉鼎的負面消息,常常是誰誰誰又被劉鼎殺了,什么時候劉鼎又集體帶領軍官逛青樓了,還想要屠掉桂花灣和檀木鄉兩個歷史悠久的村莊,甚至還有消息說,王博和龐丹不是死在桐城下面,而是被劉鼎暗殺的……

    一連串的負面消息,使得楊行憨覺得舒州完全是失控的狀態,劉鼎在這邊就是純粹的秦宗權二世,但是今天來看了以后,發覺這些消息大半都是錯誤的,劉鼎的確切為人雖然不知道怎么樣,但是這個人很好相處倒是真的,沒有什么架子,也不虛偽客套。舒州的民眾,修建城墻的積極性很高,這種積極性絕對不是壓迫出來的,自發的和被迫的勞動,他一眼就能分出來。居民的積極性這么高,肯定是得到了相對的好處,顯然,劉鼎已經把握了舒州的民心,最起碼,在桐城是這樣的感覺。

    桐城雖然地方不大,然而當初建城的時候,還是下了很多本錢的,桐城修建的時候,剛好是開元年間,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桐城的筑城技術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些條石都是當初建城的時候,從上百里之外的大別山運來的,每塊至少都有三四百斤重,有的厚度甚至達到兩尺。淮西軍隨時都會發動進攻,從城外運送石頭太麻煩,也趕不及了,現在劉鼎下令將它們撬出來,然后在下面放上滾木,一路滾到城墻下面,再用滑輪組將它們拉上去,的確還是加高城墻的絕妙辦法。

    作為保信軍的一員,楊行憨之前曾經多次到過桐城,對這里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清晰的記得,桐城的城墻最多只有三丈高,但是現在東門附近的城墻,看起來絕對有五丈高。在這些條石的幫助下,在不到二十天的時間里,原本只有不到三丈高的城墻,就這樣加到了差不多五丈高,不得不說,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三丈高的城墻在十來天的時間里,變成了五丈高,這對于進攻的一方來說,絕對不是好消息,對于沒有重型攻城武器的淮西軍來說,甚至是一場災難。如果淮西軍的斥候不知道這一點的話,在接下來的戰斗中,他們絕對是吃大虧的。劉鼎看來還是很不好對付的,難怪雷池水寇也要吃癟,最后乖乖接受改編,不過,楊行憨城府很深,并沒有表露出絲毫的感情來。

    楊行憨外表粗獷,事實上眼神卻非常的犀利,他甚至看到了,在城門后面的投石機,也使用了這樣的滑輪和滑輪組,使得投石機的操作人員也大大的減少,這樣一來,既可以使用更多的投石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抽調更多的人員到第一線參加肉搏戰。此消彼長之下,也會對戰局產生很大的影響。

    本來,投石機就是笨重粗大的裝備,為了能夠將巨石拋出去,至少需要二十個人一起努力,才能將吊臂那頭的大鐵塊拉起來,又或者是用大型絞盤負責將大鐵塊拉起來,無論是那種方式,都使得投石機的操縱人員,數目通常都比較龐大,二十臺的投石機,就要幾百人操作,加上運輸石彈材料的、機械維護的,二十臺的投石機,就需要上千人通力協作。這種龐大的人力消耗,一般的軍隊都是耗費不起的。

    但是安裝了這些滑輪組以后,只需要五個人就可以操作,這大大的加快了投石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付出的代價是投石機無法盡快移動,因為滑輪組都是固定在地面上的,要移動投石機,必須將滑輪組從地上拔出來。不過投石機本來就是很笨重的東西,多增加一點移動時間,也算不了什么,減少操作人員,增加投石機的數量,那才是最最重要的。

    如果不是時間不允許,楊行憨倒還真的想仔細的看看這些滑輪組是如何工作的,然后回到廬州去仔細的研究,或許他能夠從里面吸收到更多的有益經驗。但是時間不等人,他只好依依不舍的告辭出來,和劉虎向著廬江奔去。劉虎將楊行憨送到廬江的東北方,兩人相互道別,楊行憨就拍馬遠去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