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一路向西(1)-《漢鼎》
第(1/3)頁
遠遠地看到蘄州城古老而巍峨的城墻,崔碣終于常常的吁了一口氣。
他已經連續在路上走了五天,今天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劉鼎的命令實在是太急了,要他必須在正月十五之前趕到蘄州,他接到命令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初十。于是,他不得不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將手上的工作交給王承顏,然后急急忙忙的從溧水出發,一路舟車勞頓的趕往蘄州。
從溧水到蘄州的道路還算好,通暢無阻,長江上航行的,也是鷹揚軍水軍的戰船。在佴泰和諸葛斌的主持下,舒州境內的道路正在大量的拓寬,連接各個城鎮之間的道路也在不斷的開通,大量從外面涌入的難民,都加入了劈山架橋開路的行列。想要知道鷹揚軍的赤字為什么那么驚人,只需要看一看舒州到桐城的筆直道路就知道了。崔碣走遍全國各地,發現只有長安和洛陽附近才有這么寬敞平直的道路,就算四輛馬車并排走,也不覺得擁擠。
其實,崔碣還是相當的遺憾的,他在溧水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否則,他也會動員溧水的百姓,先將當地的道路改善了。路通財通,這是劉鼎經常對屬下說的一句話,可是卻從來沒有對崔碣、王承顏說過,也許是覺得他們兩個是老政務了,是不用教導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崔碣和王承顏都懂得道路暢通的重要性,他們當初之所以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攆下臺,就是在修路的時候,動員了大量的民工,結果因為財政的不確定性,原來準備用來修路的資金,總是被朝廷抽走調去鎮壓黃巢起義軍,導致民眾拿不到工錢,最終引發了騷亂,加上某些人的有心推動。他們兩個就成了朝廷的替罪羊,最終被流放萬里之遙。
崔碣離開溧水的時候,溧水城地居民,才剛剛被他安頓好,戰爭的痕跡正逐漸被消除,當地的經濟生活都還沒有恢復呢。對于這片遭受紅巾盜肆虐了好幾年的土地,崔碣還是很有感情的。看到那些離開了朝廷福蔭長達七年之久的民眾,過著如此悲慘的生活,他就有種想流淚地感覺。說真的。他一頭插到了民眾中間,就有點舍不得離開了。可是。劉鼎的命令是讓他擔任黃州刺史,命令他必須盡快地離開溧水。在劉鼎的命令上,還有一些讓崔碣非常動心地字句,這也是驅策崔碣迅速離開溧水的原因。
按照劉鼎的命令,黃州是鷹揚軍收復的屬于朝廷命官管理的地方,鷹揚軍不直接插手當地的管理。換句話來說,鷹揚軍是幫助朝廷收復了蘄州、黃州,但是并沒有據為己有。而是主動的將這里交給朝廷,由朝廷派遣官員直接統治。這在近十年的歷史上,絕對是從來沒有過地。只是鑒于淮西軍的阻隔,還有目前朝廷居無定所的極端狀態。黃州想要等待朝廷派遣官員,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劉鼎建議由當地有德有才地官員繼續統治,又或者是抽調部分鷹揚軍的官員進行統治,一旦有朝廷的詔令安排新的官員上任,鷹揚軍將會主動的撤出。
崔碣從來都沒有相信過劉鼎會真心實意的輔助朝廷,他認為劉鼎所作的一切,都是表面功夫,是在蒙騙朝廷。其最終目的。都是要從朝廷那里獲取更多地利益。因為他已經看見過太多此類地事情了,無論口號是多么的高明。多么地響亮,在口號的背后,總是隱藏著見不得人的陰謀詭計。自從安史之亂以后,這些地方軍頭,就沒有人和朝廷是一條心的,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還是這樣。
多少的地方節度使,多少的地方實力派,多少大大小小的軍頭,名義上是尊奉朝廷的,甚至不厭其煩的用表狀來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忠心,表狀上的字句肉麻到了惡心反胃的地步,事實上卻是各懷鬼胎,從來沒有實質性的行動。在崔碣看來,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就是這方面的表率,他幾乎集中了所有奸賊的行為,這個人簡直是蒙騙了整個天下。^^^^偏偏朝廷和皇帝都覺得此人非常的忠心,對得起賜給他的“全忠”二字,可是,朱全忠心里頭到底想著什么,又有誰知道呢?
崔碣和王承顏上次離京的時候,都提醒宰相蕭遘,朱全忠此人信不得,應該想辦法剪除朱全忠的羽翼,最起碼要在朱全忠的勢力范圍內安插一定數量的釘子,以防止出現意外。蕭遘卻不以為然,認為朝廷這樣做法,反而會讓朱全忠產生異心。最終,朝廷賦予了朱全忠前所未有的權力,對他也是信任有加,導致他在朝廷中的分量日益加重,在汴州一帶,民眾已經是只知道朱全忠而不知道朝廷也。
后面的事實表明,朱全忠這個人在關鍵時候絕對是靠不住的,除了死敵李克用之外,他和各方面的勢力關系非常的復雜,和關中的各個勢力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有事情總是想著如何謀取最大的利益,如果沒有利益,他是絕對不會動作的。朝廷指望朱全忠去蕩平周圍的諸侯,尤其是消滅淮西軍這股最大的惡勢力,實在是太艱難了。
當然,站在蕭遘的立場上,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現在朝廷一片的風雨飄搖,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可謂是山河破碎,國柞將盡,不要說榮華富貴,就是連飯都吃不上了。導致這種情況的最根本原因,當然是朝廷沒有屬于自己的軍隊。不要說朝廷還有神策軍,還有禁衛軍,那根本不是朝廷的軍隊,而是屬于田令孜個人的。神策軍、禁衛軍的大小軍頭,都只聽田令孜的命令,連皇帝都無法差使他們。朝廷既然連自己的軍隊都沒有,又有什么力量來強令地方節度使執行朝廷的命令?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同樣是朝廷又愛又恨的人物,鳳翔距離長安實在是太近了,中間又沒有任何的天險,朝發夕至,隨時都可以對長安發動致命一擊。朝廷想要在長安呆得穩穩當當的,首先就是要保證鳳翔節度使的忠心。可是從目前的情況看來,之前地鳳翔節度使李昌言,后來的李昌符等人。都是性格非常復雜的人物,眼里只有自己的私利。表面上對皇帝還算恭順,不過只限于皇帝嘉獎他們的時候,天知道在他們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禍心。如果沒有朱全忠和李克用的牽制,說不定他們連弒君都是做得出來地。
這次田令孜挾持皇帝逃離鳳翔,試圖轉往興元府,鳳翔節度使李昌符悍然派兵追殺。哪里還有做臣子的味道?只恨不得皇帝早日死了,另外選一個聽話的傀儡皇帝。在寧節度使朱玫看來,這樣地想法似乎就要付諸行動了。崔碣從多方面了解到。朱玫已經公開放話,現在的皇帝已經不配做天子。他準備另外選一個有能力做天子地人為皇帝。
如果是在長安,在皇帝的身邊,崔碣一定會以身赴難的,痛斥李昌符、朱玫等人的大逆不道,痛斥他們的卑鄙無恥,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只可惜,他現在是在遙遠的淮南,即使知道皇帝陛下面臨巨大的危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能做地,也只有默默的祈福而已。為人臣子,到了這種地步。也算是盡忠盡職了。當然,崔碣還給自己一項秘密的任務,那就是竭力阻止劉鼎變成朱玫、朱全忠那樣的人物。
“既然你讓我擔任黃州刺史,我就將黃州真正變成朝廷地轄地?!贝揄俣啻翁嵝炎约?,一定不要被劉鼎的狼子野心所蒙騙,一定要在淮南地區做出點實際行動來,支持現在一片破碎的朝廷。
崔碣入城以后,前來迎接他的人是殷紅林。
在劉鼎身邊的親信里面。殷紅林是比較特殊的。他原來是舒州刺史王博的外甥,很有些紈绔弟子的味道。===但是他和劉鼎地關系卻很好,主動和鷹揚軍搞好關系,后來王博不幸遇難,殷紅林就加入了鷹揚軍,獲得了劉鼎地高度信任。殷紅林這個人,要說大的本事,可能是沒有地,他最擅長的,就是和人吃吃飯,說說話什么的,但是他和每個人都相處的挺融洽的,在鷹揚軍里面的人緣極好。崔碣、王承顏來到舒州以后,劉鼎主要是通過殷紅林和他們兩個打交道。
王博、林度、崔碣、王承顏當年都曾經在長安同朝為官,非常巧合的是,他們都是唐懿宗大中十一年的進士,那時候的他們,都是二十來歲的樣子,意氣風發,滿腔熱血,強烈的想要一展抱負,為大唐帝國的重新崛起,貢獻自己的每一分力量。只可惜,后來的殘酷現實綿綿不斷的打擊著他們,讓他們的滿腔熱血逐漸的冷卻下去。又過了數年,黃巢起義,朝廷避難西川,每個人又有了不同的境遇,但是對于友人的親戚,多多少少總是有幾分感情的。
殷紅林告訴崔碣,劉鼎現在不在蘄州城,蘄州刺史范冬菊也不在蘄州城。
崔碣好奇的說道:“大人到哪里了?”
殷紅林說道:“大人已經到了蘭溪了,吩咐我在這里等你。”
崔碣好奇的說道:“他到蘭溪去做什么?親臨前線指揮打仗?”
殷紅林笑著說道:“不是?;次鬈娨呀洷粨魯。覀兇螳@全勝,劉大人正和范大人在蘭溪勞軍呢。”
崔碣完全想象不到,鷹揚軍竟然這么快就擊敗了淮西軍。當初情況通報的時候,從黃州南下的淮西軍,據說有兩萬人。兩萬人的淮西軍啊,鷹揚軍才這么點兵力,怎么可能這么快就擊潰他們?從舒州到蘄州的路上,崔碣接到的信息,也是淮西軍正從黃州大舉南下進攻蘭溪,兵力在萬人以上。鷹揚軍怎么可能這么快就取得勝利?或許鷹揚軍只是打了一個小小的勝仗?還有更多的淮西軍沒有殲滅?對,一定是這樣的!劉鼎親自趕到前線去,就是要激勵鷹揚軍繼續奮戰,取得最后的勝利!
他急切的說道:“南下的淮西軍,現在的情況怎么樣?”
殷紅林說道:“南下的淮西軍,已經被基本消滅了?!?
崔碣半信半疑的說道:“殲滅?全部殲滅了?”
殷紅林點頭說道:“詳細地戰報我也沒有看到,到底殲滅了多少淮西軍,還沒有準確統計出來。但是聽前面回來報告喜訊的人說,楊鷺颯楊指揮在巴水左岸消滅了一萬多的淮西軍,加上之前在蘭溪打敗的五千人。淮西軍應該是差不多被全殲了。后來又有消息說,黃州的淮西軍不敢繼續逗留,準備要撤退了。”
崔碣難以置信的看著殷紅林,深信他沒有撒謊。
如此說來,蘄州、黃州才剛剛落入魔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又被鷹揚軍收復了。嗯,準確來說。蘄州從來都沒有陷落過,淮西軍在蘭溪碰了一鼻子灰,就灰溜溜地撤走了。黃州的淮西軍居然主動撤退。顯然是被鷹揚軍打怕了。相信他們下次再想進攻黃州,一定會好好的再三考慮地。只是。鷹揚軍的動作也太快了一點,讓他崔碣完全沒想到,內心里地一番想法,免不了又要重新醞釀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