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59章 馬(1)-《漢鼎》


    第(3/3)頁

    劉鼎忍不住好奇的扭頭打量了慕容初丹兩眼,卻沒有說話。

    慕容初丹說道:“雷公子似乎對小女子甚為好奇?”

    劉鼎說道:“是的?!?

    慕容初丹說道:“不知道小女子古怪在什么地方?還是雷公子想要掀開小女子的面紗一覽廬山真面目?”

    劉鼎說道:“姑娘言重了。其實本人只是好奇,你一個吐谷渾的女子,為什么大老遠的跑到這里來呢?”

    慕容初丹說道:“你知道司馬長風是什么人?”

    劉鼎說道:“不知道。”

    慕容初丹說道:“他祖上曾經是牧馬監,在靈州附近牧馬上百載。”

    劉鼎故作悚然動容,敬佩的說道:“原來如此?!?

    司馬長風謙虛的說道:“都是祖輩的榮耀,和我沒有什么關系了。呵呵,這些事情不要提了,不要提了?!?

    劉鼎點點頭,不自覺的陷入了沉思。

    牧馬監是大唐專門管理戰馬繁育的機構,從武德年間就開始設置,最高官員可達正四品,可見對馬匹繁育的重視。大唐最初的良馬,就是來自河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靈州、夏州地區今寧夏銀川周邊地區,李靖之所以能夠迅速擊潰西突厥,也是因為大唐設立的牧馬監,為他提供了大量優秀的戰馬。牧馬監當時在靈州地區大量繁殖戰馬,最高峰時可以年產戰馬七十萬匹,想想這是一個怎么樣的數字?單從戰馬的產量上來講,就壓倒了整個西突厥,為李靖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軍事角度上來講,只要靈州地區還控制在大唐的手中,大唐就可以組建強大的騎兵,和游牧民族展開反復的廝殺。即使失敗也不會一厥不振。但是靈州丟失以后,對大唐地騎兵是個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失去了最優良的戰馬產地,從此以后,大唐再也無法組建起足夠數量的騎兵。從此只能任人宰割。黨項人原本不過是數千人的小民族,在逐漸控制了靈州地區以后,勢力飛速增長,其基本原因就是戰馬數量急促增長。

    “雷公子,聽說你對戰馬也有自己地看法?”慕容初丹忽然問道。

    劉鼎聽到慕容初丹開口相詢,急忙回過神來,輕輕的搖搖頭,慢慢的說道:“不,我不了解。我對戰馬一無所知。”

    慕容初丹奇怪的說道“既然如此,你到這里來做什么呢?”

    司馬長風說道:“這位雷公子乃是內人從城里帶回來,因為他購買了我家三匹黃驃馬,卻不是來討論問題的?!?

    慕容初丹在面紗的背后還是詫異的看了劉鼎一眼,隨即轉過頭來,柔柔的說道:“司馬叔叔,昨天我們討論到了大宛馬和焉耆馬的區別。我說過,大宛馬地外表雖然強壯,但是它的耐力和生命力都比不上焉耆馬。它唯一的優勢就是速度。在短距離的攻擊速度無人能比。然而這種速度是建立在具備充足的耐力之上的,如果大宛馬在沖刺之前,已經走過一段長路,耐力就會明顯下降,那么它的速度也會大打折扣,最后就很可能在速度上反而輸給焉耆馬。”

    劉鼎第一次聽到如此專業的馬種比較,不禁凝神細聽。

    大宛馬源自大宛國(大宛是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據《史記》記載,大宛馬“其先天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寶馬”,由于當時數量非常稀少。所以顯得特別地珍貴。有匹馬千金的說法。

    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后,漢使開始頻繁來往于西域諸國。他們在貳師城見到了強健的大宛馬,于是奏知漢武帝。嗜好寶馬的漢武帝聞訊后大喜。特意鑄了一匹金馬,命使者送到大宛國,想用金馬換一匹汗血寶馬,結果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在歸途中被殺。

    漢武帝大怒,派大將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大宛國人難以抵擋,于是殺了國王,與漢軍議和,并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漢軍挑選了3000匹良馬運回中原,但這些馬經過長途跋涉后損失慘重,到達玉門關時僅余1000多匹。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將“天馬”的美名賜予汗血寶馬。漢武帝還讓汗血寶馬等西域良馬與蒙古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

    從此,中原的馬種得到改良,漢代的生產力和軍隊的裝備也因此大幅增強。慕容初丹和司馬長風討論中提及地大宛馬,顯然是指雜交后的山丹馬,不過由于大宛馬的名字比較好聽,比較高貴,所以很多人還是沿用了大宛馬的說法,其實雜交后的大宛馬,和純正地大宛馬,是有很多區別地。三國時期的名馬赤兔、絕影才是真正地大宛馬。

    至于焉耆馬,則是大唐開國初年擁有的另外一種名馬。焉耆馬早在漢朝時,就在中原和西域享有盛名,隋唐時焉耆年產馬達10萬匹,焉耆馬有“龍駒”“海馬”之美稱。焉耆馬地身架緊湊適中,馬頭秀麗壯美,馬眼炯炯有神,放射出一種龍的神威,馬耳長立威風凜凜,鼻孔大有吞吐千里之勢,嘴顎寬有嘗百草之福,頸中等長,多為鹿頸,傾斜適度,馬背高長而挺平,馬胸發育適度。

    焉耆馬比較大的特點是只能在西域地區養育,到如今都無法引入中原,焉耆馬和中原馬種的雜交,都沒有培育出合格的品種來。因為地域上的限制,導致大唐在失去了西域以后,也就失去了焉耆馬?,F在整個西域都在回鶻人的控制范圍之內,故回鶻人的主要戰馬,就是焉耆馬。

    說焉耆馬是“龍駒”,是因為它善于奔馳。一匹好的焉耆馬每天可行300公里。古時的驛站,從西域龜茲往長安傳遞消息,用得是每天1200里加急傳遞,就是幾十匹焉耆馬接替傳遞,一匹馬飛速駕到驛站,另一匹馬接奏報飛速而去,要求奏報四天內必須到長安,而皇帝的命令也必須四天內傳到焉耆,從此焉耆馬聞名天下,稱為龍駒。

    請大家繼續月票支持,月票不斷,不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