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唐的使者-《五代梟雄》
第(2/3)頁
費云山沉吟了片刻,道:“吳王,那郭榮逃走,不知道吳王將會如何辦?”
楊璉嘆息了一聲,道:“如今情況十分復雜,大唐銳意改革,暫時沒有向外擴張的想法,本王雖然派人去了開封,但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討回一些顏面。實際上郭榮去了開封,根本不可能再回到金陵來。”
這個答案非常誠實,費云山心中也清楚,有的話之所以要問,實際上是一種試探。楊璉也知道瞞不過人,所以這部分他會說實話,而有的東西他則會隱瞞。
“不過,本王同樣得到消息,周國即將面臨契丹人的入侵,如果周國沒有給大唐一個滿意的答復,從山東、兩淮出兵,占些便宜也不是不可能的。”楊璉反過來試探。
“這……”費云山一愣,這么說來,契丹人又要入侵周國了?這幾年,自從周國取代了漢國之后,契丹人幾乎年年都會南下,占據河東的劉崇也會如此,只不過這幾年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如果說大唐趁著這個機會出兵,相信即使兵力不多,也會令周國十分頭疼。如果是這樣,蜀國出兵攻占關中,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才是蜀國最為理想的狀態。這種狀態類似秦滅六國,就蜀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也只能創造出這樣的局勢來了。
楊璉見他遲疑,笑了笑,道:“費兄,當然這只是理論,關鍵在于開封的哪位如何解決此事。”
費云山點點頭,這事情的確不在于大唐,而在于周國怎么處置。
開封。
郭威正在屋子里踱步,這個時候,開封的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了,郭威雖然是武將,但這么多年來,長期的征戰使得身體遭受了很嚴重的傷病,又因為喪子之痛,使得他的身體越來越糟糕起來。
屋子里,擺放著火盆,這讓郭威感到了一絲溫暖,他踱步走著,一邊聽著郭榮述說著金陵的情況,郭榮的表現讓他還算滿意,金陵異變使得大唐內部必然不穩,這就給了大周足夠的時間來休養生息。郭威覺得,再有兩年的時間,他就能囤積一定數量的糧草,供他南下。
雖然有契丹在后,但郭威認為,先統一南方,再集中兵力對付契丹是最好的辦法。尤其是大唐治下的兩淮,十分富庶,若是攻下了,大周就能得到足夠的糧食、錢帛供給軍隊,增強國力。
可是,郭榮在大唐搞出這樣的事情,顯然會激怒大唐群君臣,要如何應付大唐的責問,這是一個大問題,郭威踱步,要如何才能解決此事?
郭榮在一旁,低聲說了起來,在做這件事情之前,他周全的考慮過了,可是有一點他沒有料到,那就是楊璉居然沒有死,可是他親眼看見楊璉的頭顱被割下來的!
楊璉沒有死令他的計劃完全落空,整個計劃出現了大的紕漏,本來大周可以趁著大唐內亂的時候南下,但現在不可以了。大周反而要面臨著大唐的責難,如何解決這件事情,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屋子里,兩人陷入了沉默,誰也沒有更好的主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