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昆侖-《第一重裝》
第(1/3)頁
昆侖,曾經是在孕育人類種族古藍星上極為恢宏壯麗的一條山脈之名,綿延數千公里的巍峨群山令人目眩神迷。
但真正讓人向往的,卻是因為華族祖先賦予它的神秘,歷史長河中無數文學作品中出現的神仙精怪,皆和昆侖脫不開關系。
懷著對未來的期許,又或是對于種族誕生母地的懷念,西南聯邦建國之初的人們以超過百分之九十的通過率,將自己的首都行政星命名為,昆侖。
昆侖,也不負聯邦人們的期望,數千年的風雨和現代文明的侵蝕,并沒有讓它變得丑陋。有了藍星的教訓,西南聯邦的人類極為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
現代化的制造業都不允許留在首都行政星上,除了人類聚集的城市能看到文明的影子,絕大部分的野外都保持著昆侖星被發現時的原始風貌,山川和河流以及海洋,美麗如昔。
昆侖星上有一條名氣很大同時名字也很別致的河流,叫做天晴河。河名出自華族古代詩圣的一首詩句,“天晴風卷幔,草碧水連池”,不觀其河,僅窺其名與出處,亦可從中窺見天晴河的靜謐和美麗。
在人類抵達之前,天晴河就已不知靜靜流淌幾許萬年。而這條河之所以名氣如此之大,便是因為以河流為中心誕生了整個西南聯邦的政治中心---新京區。
以天晴河為界,整個行政區被分為兩個部分。河的右岸,是代表著西南聯邦最高決策機構的人民議會大廈,以及財務部、軍務部、安全保密局等管理并決策著西南聯邦這個橫跨百光年的中型星空國家的行政部門及聯邦諸多商業、制造業等駐扎于首都星的總公司和辦事處等等;河的左岸,則是工作在首都星行政區人們以及家屬的居住區、生活區。
數不清的地下和空中通道將兩岸緊密相連。
而在左岸靠近天晴河畔的一大片最少占地五平方公里絕少有人工建筑的綠地里,有著一處極為特殊的區域。
占地達數十萬平方米,全部以金剛玉鋪就的廣場極為顯眼。
從西南聯邦建國之初就被領導人命名為人民廣場的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塊高達49.49米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背對著靜靜流淌的天晴河迎著繁華熱鬧的居民區的一面,鐫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而兩側和背后的由數千塊白玉組成的碑面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數千年來在開拓和守衛西南聯邦的戰斗中做出過英勇戰斗并犧牲的個人名字和部隊番號,以及屬于他們英勇事跡的簡要。
星元0018年,前往“阿爾泰”星進行科考的“奮進”號星艦180名科考成員及108名船員及300名聯邦第1艦隊第7陸戰隊官兵,因“阿爾泰”星十六級暴風,全體殉難犧牲。
星元0246年,聯邦科學院第3實驗室,因新式能量引擎輸入能量結構不穩定,發生爆炸,現場32名科學家及98名科研人員及64名衛兵犧牲。
星元0587年,因邊界歸屬發生爭執,駐守該行星聯邦第15陸戰師第3陸戰團2289名官兵,在面對杰彭帝國四條星艦組成的艦隊及一個陸戰師的突然襲擊中,死戰不退,終至全體戰死犧牲。
星元1069年,西南聯邦和杰彭帝國第二次大戰,搖光星系會戰中,聯邦第9艦隊第2分艦隊旗艦“戚繼光”號,于艦體遭遇重創之際,沒有撤出戰斗,反而繼續奮勇前進,吸引敵大部分火力掩護友艦反擊,終至徹底損毀,全艦官兵自褚武少將以下5206人,全體殉職。
星元1142年。。。。。。
星元1887年。。。。。。
紀念牌之上,記錄著無數西南聯邦先烈的名字和他們的部隊番號,記錄的亦是整個西南聯邦衛國史。真實的記錄著,遍地繁花的背后,是不知多少先輩的鮮血鑄就。
這世間,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而行。
不過,聯邦沒有忘記他們。他們會被永遠銘記,鐫刻在歷史的天空之下。
而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周圍,則是在西南聯邦數千年以來的歷史中留下璀璨名聲的人物的雕像。不止是大人物,也有小人物,大至做出非常政績的元首,為聯邦科學騰飛鞠躬盡瘁的科學家,為聯邦國防安全馬革裹尸而還的大將軍,小至一名骸骨留于星空之中永不再歸家的士兵,一名為國家民族振興事業做出驚人貢獻的工人、農民、商人、學生。。。。。。
涵蓋各行各業。
自從建好人民英雄廣場起,3945年的時間長河中,經過十年一度的全民網絡投票公選,一共有著395座雕像屹立在廣場之上,他們是這片星空下屬于西南聯邦最為璀璨的人民英雄。
相對于昆侖星上純凈如昔的瑰麗自然之景,這處人工廣場自然是沒那么好看,除了廣場之側的天晴河美麗靜謐,但至今為止,這里卻是首都星昆侖上旅游最熱門的地方。
只要來過首都星的聯邦民眾,都會來到廣場,遙看著靜謐的天晴河,在人民英雄紀念牌前獻上鮮花。
都說人類需要信仰,而這里,或許就是西南聯邦人民的信仰。駐留在碑文上的英雄們用自己的生命守護過這片星空,而被他們守護過的人們,則用數千年乃至更久的時間,來紀念懷念他們。
本是人群絡繹不絕的人民英雄廣場,今天卻有些出人意料的安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