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機甲小隊-《第一重裝》
第(1/3)頁
從天而降的杰彭機甲部隊并不是直接投入到防守森嚴的鷹首高地,而是分別在導彈消耗了以鷹首高地為主的清譽軍事學院各處軍事要地防空陣線的火力之后,以山峰為中心,向周邊的險隘,山谷,河灘,森林投放。
這些位置都是杰彭人事先判斷的以清譽軍事學院為核心固守的防御部隊可能設置部隊的后方,當杰彭主力機甲部隊開始發動鷹首高地進攻之后,勢必會遭到來自防御方部隊在各個高地上面設置的各類型能量炮的攻擊,這些空降的機甲部隊或許就能從后方切入防御部隊的弱點,形成前后夾攻之勢。
顯然,杰彭人的戰術很正確。
鷹首高地上駐扎著清譽軍事學院最精英的師生團隊,有操控技術最強大的導師,有學院最具天賦的學員,還有不少從部隊來進修的百戰軍人,裝備的也大多是學院精心保養的制式戰斗機甲,甚至還有不少是巨浪公司剛研發投產第9代項羽機甲,那是因為艾德華教授的私人關系,學院未雨綢繆先行采購了一批一百臺,沒想到這么快就派上了用場。
可以說,由長孫雪晴領銜的鷹首高地,是清譽軍事學院派往防御線上的最重要也是最強大的戰力,如果他們完蛋,清譽軍事學院攻防戰,也基本可以宣告結束。
宮本剛正是通過兩輪進攻敏銳的感知到了這一點,知道與其耗費大量軍力去攻擊各處陣地,不如集合全力攻陷鷹首高地,士氣低落之下,其余各處陣地的防御再難維持先前強度。
兵法有云: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而且要斷,就斷其最強,這也是來自杰彭上將的自信。
但西南聯邦人明顯不可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在杰彭機甲空降的那一刻,來自地面的攻擊和攔截也就開始了。
導彈的打擊起初對空投下來的杰彭部隊是有效的,空降而下的杰彭機甲雖然擁有在降落期間的噴射式變軌能力,但往往穿越來自地面的各種能量型防空火力和導彈布起的彈網,仍然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很多機甲在半空就爆成一團熾熱的焰火,也有機甲在空中噴不斷射調整著軌跡,地面防空火力的火團往往和他們擦身而過,得以以這樣漏網之魚的方式降落。
杰彭機甲著陸之后,便依托手上的測繪軍事地圖,向預定方向進軍。而此時的空間中,雙方的電子對抗也是極為激烈。曾經令唐浪無比震撼的清譽軍事學院的高級實驗室不是蓋的,雖然其中的設備因為能量的關系不足以突破星球的信息封鎖,但覆蓋方圓數百公里的電子干擾卻是可以達到。
哪怕杰彭人準備的異常充分,依舊再一次低估了聯邦軍事學院的底蘊,降落于防御陣地周邊的杰彭機甲,能夠判明自己位置的所有電子輔助設施和電子地圖,都是一片雪白的麻點,只能憋屈的落入各自為戰的境地。
雖然畢業生和準畢業生已經有不少在戰爭爆發初期就加入軍隊,但清譽軍事學院的精英學員可不止那些,在杰彭人發動空襲進行決戰之際,從清譽軍事學院本部,就沖出大約擁有一個機甲師的機甲部隊,在導師的帶領下,以機甲連為單位,對進入防御陣地后方已經失去同己方部隊失去聯絡的小股部隊進行絞殺。
獵人瞬間變成獵物。
杰彭人有他們的強悍,清譽軍事學院這些教出不知多少將軍們的導師們一樣不是弱者,就像是燕赤烈甄梟雄和一樣,他們很多,都是百戰之軍,戰場和教學經驗都無比豐富。
雙方各自底牌頻出,反倒是讓杰彭人在決戰之初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
但讓宮本剛目光變得犀利的,并不是不知有多少的機甲部隊落入電子盲區被西南聯邦人的隱而未出的機甲部隊追殺。一個學院,再如何強悍有底蘊,拼湊出一個機甲師或者更多一點已經是它的極限,他目前擁有著六個機甲師的部隊,根本不怕和西南聯邦人拼消耗,只要攻破清譽軍事學院,活捉那個女人,所有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令他頗感頭疼的,是西南聯邦人竟然還裝備有大口徑對太空能量自走炮臺,這也是他的艦隊不敢輕易進入行星內部的關鍵。龐大的艦體在虛空中可以提供良好的防護,但在行星內部因為大氣層的原因,行動變得遲緩,極其容易成為那種可對能量護罩和裝甲造成破壞的炮臺的目標。
因為成本問題,摧毀十架炮臺發射裝置也未必追的上一艘驅逐艦毀滅的損失,而太空戰爭往往就是比拼資源消耗的戰爭,更何況這些相比廉價的對太空火力炮臺的隱蔽性,往往在深山老林,或者地下數百米,更有甚者擁有軌道,或者被大型拖拽車輛或者巨型牽引機甲承載,可以隨時機動,更讓太空的戰艦頭疼,所以一直以來星艦集群在不愿進入星球防御火力內的宙域作戰幾乎是一個常識。
標準的作戰方式是用靈活的突擊艦掩護運輸船搭載機甲進行星球的登陸,對地面炮臺進行摧毀或者占領,星艦集群才開始進入預定宙域,至于說在大氣層之外對地面進行炮火打擊,經過大氣削弱之后,所造成的殺傷還沒有一門普通能量炮的威力大,對地面的威脅仍然是有限的。
除非,星艦敢進入大氣層內部,從盡量低的高空炮擊。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制太空火力已經越來越稀少,這種炮臺雖然對于太空中的星艦而言是巨大的威脅,可以機動,隱蔽性高,但是在陸地戰爭中,以機甲為主導的立體戰法機動和打擊能力已經遠遠超過其防守能力,大多數制太空炮臺已經被拔除,即便有補充,但仍然趕不上戰爭的消耗。
所以,落入戰場后方山野中的杰彭機甲部隊,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要摧毀這種可威脅大氣層之內專門用于投放機甲運輸艦的自走大口徑能量炮臺。為大批量小型戰艦進入大氣層鋪平道路。
此時的山林之中,一只長約二十二米,擁有六條反關節腿部的自走炮臺,正在前進,合金腳從巖石上攀過,那成蹼狀的腳部均勻的將自身的力量分散在巖層表面,抬腿離開之后,只留下蛛絲網般細細的裂紋,還有一縷腳部牽帶而起的微塵。
這種自走磁能炮臺其實是基于蜘蛛仿生型機甲為主體框架的武器,龐大的身軀之上,匍匐著一座最寬度達兩米,最窄處也有一米,總長十米的三棱形炮臺,所有人知道,這種炮那道呈三棱外觀長梭的主體,一旦接入大規模磁能之后,便會從中裂開,形成可怕的磁能能量場,然后從那里發射出去的帶有金屬彈丸的磁能炮,可以無視能量護罩而直接對行星之外的戰艦進行有效殺傷。
這種磁能炮臺也是各種大口徑能量炮中最令戰艦撓頭的能量型武器,唯一的缺點是,它所需要的能量源不是普通的能量引擎所能提供的,它需要地面固定的大型能量源為它提供足夠充足的能量,才能將重達半噸重的金屬彈頭加速到五萬公里每秒,對戰艦的防護裝甲形成足夠的破壞力。
這種缺點,也讓它的機動性和通用性有所損失,要不是這樣,那行星完全可以變成一個長滿了刺的刺猬,讓任何星際艦隊只能遠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