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路過當年住過的驛站看一眼,冬素簡直認不出來,土屋草棚變成一長排的磚瓦房,長滿雜草拿籬笆圍起來的院落,變成了平坦寬闊的廣場。 只是驛站變化她能理解,這條路是從幽州到中原的主路,路過商戶多,沿途驛站大改是情理之中。 但以驛站為中心,左右有郵局、藥鋪、雜貨鋪、食肆,還有高檔些的客棧,比驛站住得舒服。 也有集市攤位,主要是給挑新鮮菜蔬瓜果來賣的農戶準備的。 更讓人驚訝的是,竟然有了廣告招牌,顏色鮮艷極吸人眼球,寫著城中什么區哪家商戶,主打什么產品的。 還有梨園、拍賣行等來發傳單的。這簡直就變成了一個商業街區嘛! 怪不得總聽人說,大州城的驛站都變了,方便又快捷,很多商戶不必進城,也能完成貨物買賣。 提前收到皇后娘娘要來的消息,驛站方圓十里都大掃除過,地面很是干凈,當年四處可見的牲口糞便是一點也見不著了。 郵局的負責女官帶著各商鋪的管事來迎接皇后,禁軍只讓女官靠近,其他人遠遠行個禮。 冬素主要就是看看郵局和藥鋪的成品藥,郵局目前的業務只有郵送物資,幫百姓送的小件,還有幫商人送的大件。 只是目前大件必須有商人跟隊,這是商家自己要求的,便是皇后娘娘的名聲再好,他們怕下面的人偷奸耍滑啊! 冬素看了一下,這送貨的價格比鏢局是要便宜一些,但跟后世的物流費相比,要貴太多了。 可商人覺得還是便宜了,比起他們自己找車、找船、找工人押送,走郵局是即快捷又省心的。 郵局還有小額金、銀郵寄業務,但額數過大,便會轉接到銀行。 最便宜的就是信件,哪怕送到最遠的州城,最多也就收五文錢。 信件郵寄最讓百姓歡喜,以前家書難收,外出的家人一年半載也能送一封信回來。 自從有了郵局之后,幾乎每月都能收到家書。 其中往邊關軍中寄的信最多,因為軍屬郵寄的價格極為優惠,并且郵寄信件是免費的。 冬素進郵局轉了一圈,里面的工作人員大多是著統一制服的女子,只有一些干重活的男工,還有專從退伍兵中招的護衛。 比后世的郵局要大,畢竟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人口又少,驛站附近的店鋪,都修建得很大。 放貨物的庫房和拴馬的馬廄,還有停車的停車場。 旁邊就是藥鋪,有各種中成藥,最受歡迎的就是醫護學院出品的成品藥,很多成品藥一上架都會售罄。 因為驛站附近往來的商人極多,都會買一些成品藥備著。 導致藥鋪不光要限購,還要提前預定。 藥鋪是兩個醫護學院畢業的女醫護管理,還請了一些工人,她們介紹說,最受歡迎的就是小兒藥品。 她們也會制作一些保持期短的兒童營養補品,同樣是預定的客人排長隊,只要做出來立即就能售罄。 醫護學院雖然即將被朝廷接手,但還是她的人。郵局估計幾年后也會被朝廷接手,可只要有她在,她依舊是女子們的后臺。 笑問她們需不需要什么幫助?就本地而言,可有什么要改進之處? 幾個女子不約而同地說,當地官府很支持她們的工作,沒遇到過什么困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