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他干的事,也就是重復一遍他們的過往。最起碼李國成還是工科出生,不像一些畫家,一個人就發明公歷計時法。 這個畫家沒有任何天文知識積累,也沒有任何測算工具,更沒有橫跨幾w里的定點測算。 畫畫的時候,突然就發明了公歷計時法,而且最后的數據和華夏使用了2600年的歷法完全一致,真是牛逼。 更可笑的是一個研究哲學和醫學的人,突然就創作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百科全書》。 內容涵蓋哲學、天文、物理、生物、農業、邏輯等等諸多領域。 其中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無數代人學習、積累、實踐,并不斷推演創新。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多如繁星。 但是我們從小學習的歷史告訴我們,華夏只有可笑的四大發明,只有愚民的儒家思想,沒有哲學、更沒有科學。 李國成邊拆解,邊回憶,臉上都是冷笑。 “老子只是在心中想想,老子不會站在你們的主子面前控訴,伱們能拿老子怎樣?狗東西們!” 想到痛快處,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著笑著眼淚卻又無聲地滑落。 李國成站起來,泡了一杯濃茶,雙手抱著茶杯走到窗戶前面。 初春的京都還是有點寒冷,地面某些角落還遺留著冬天的殘雪,但是行道樹已經綻放出了大片的嫩芽。 每一個過往的行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看著看著,他心中的那點戾氣慢慢消散。 一口喝掉已經變溫的濃茶,轉身拿起水壺續滿,抬頭低聲呢喃: 自古華夏都有千千萬萬的棟梁,一些跳梁小丑,就像是墻角的那些骯臟的殘雪,很快就會消融不見。 回到工位,繼續工作,兩種發動機的點火測試已經完成,通過念力掃描已經熟記它們的工作原理。 即使在小一和小二的幫助下,也用了三天才拆卸完成。 可惜零件的測繪還得他親自完成,想了很多辦法,它們現在還不能通過‘視覺’來測繪零件。 有念力的輔助,測繪也就是在手中旋轉幾次零件,稍稍麻煩的是需要把腦海中的零件圖復制到計算機。 這就需要“墨家機械制圖”的幫忙。 有了小一和小二,這份工作也變得容易,它們先形成三視圖,然后李國成再標注尺寸。這可比過去幸福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