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西方人的質疑-《四合院之從鉗工做起》
第(1/3)頁
第363章 西方人的質疑
參觀完展品,李國成整體上還是滿意的,但是總覺得缺點什么。
站在最后一個展館回憶,慢慢思路逐漸清晰。
“白羽,這種布局非常好,能夠讓參觀者了解各個朝代的科技、文學、醫藥學、地理學等等學科。
但是有點散,看多了,他們會形成視覺疲勞”。
白羽想了想,“確實,這是我們的失誤,我會盡快想到改進辦法”。
“好了,不要自責,已經很好了。我有個建議,你制作一個宣傳冊,參觀者人手一冊。
里面分數學、物理、化學、農業、醫藥、生物、地理、建筑等等方面,進行系統介紹,展示每一種學科的演化歷史。
讓大家明白任何學科或技術不是一蹴而就,二是有個積累過程,有個質變的過程。
這樣大家參觀時先看手冊,然后跟著手冊走,就像是尋寶,一次看不完,可以下次來”。
李國成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
“李董,您著方法厲害是厲害,但就是太費錢”。
“你覺得我們這個展覽館能盈利嗎?”
“如果收門票也許可以的,但也是這能維持日常消耗,前期投入想收回太難了”。
“我們這個展覽館是公益性質的,不收費,所有的費用全部由我個人負責。
我再強調一次,你這個館長必須謹記:我們辦展館的唯一目的就是宣揚華夏文化。為之,再多的錢,我也愿意”。
“我錯了,董事長”。
“我了解伱,也是為我考慮,但是,不能偏離的主題”。
“放心吧,展館的每一分錢都在該的地方”。
“走吧,我們去看看飲食文化區”。
白羽帶著李國成來到了飲食文化區,現在這里有6個人,其中兩人是傻柱和馬華,另外4人是白羽社會招聘的。
傻柱3000的工資直接讓他放棄了軋鋼廠的工作,辦理了停薪留職,帶著徒弟每天待在展覽館。
這個階段因為沒有開館,所以負責這個展覽館員工的伙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