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轉瞬即逝。 太初六年。 鄰國此時已經全部被接納為大唐版圖之中,封為州城。 現在大唐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哪怕讓人從中間騎馬到達另一邊,快點的也需要十幾二十天。 地方大了,資源自然也多,當然,管不過來的地方也不少。 混亂避免不了,可總會有一群或是青紗遮面,或是頭戴面具的俠士來解決很多事情。 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沉淀才能平復,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的。 地宮之中的財富被拿來修繕大唐天下,這六年時間是最忙碌的時候,也是百姓最歡愉的時候。 現在他們不用在擔心附近會打仗,因為現在大家都是唐民。 況且這天下所有人都很懼怕在上演打仗的事情,六年前的那道記憶,就好似秦皇覆滅六國那般,讓人深刻銘記。 永貞大典里面記載的事情并沒有變。 帝師成了百姓口中的罪人,可在那些知曉真實目的人心里,帝師二字,于后世千秋萬代,恐怕也無人可以媲美! 而李云霄留下的東西遠遠不止于此,修繕大唐百姓的生活,只是用了七成而已。 到頭來還剩下三成,是用于國庫賑災所用。 也是在這一年,早就打算好辭官的袁天罡,收到李星云等人懇求,又堅持了幾年后選擇辭去一身職務。 與李云霄一樣,他將令牌一同放在了廟堂,李世民靈位之下。 當日,袁天罡與李淳風在廟堂待了許久,不愿離去。 數道令牌灼灼生輝,每時每刻都有人將其擦拭,落不得半點灰塵。 不良人之中,校尉各自返回自己該去的地方。 例如李存勖,等人,早就不知去向,就連李克用都不清楚他去了哪兒。 也有一些人依然在朝中為官,選擇繼續自己身為不良人的職務。 他們或是三五結伴,騎馬飛馳天下,或是隱居一處,生兒育女。 雖然他們各自較為分散,但誰都知道,只要大唐需要,一聲帥令發出,他們若是活著,必然會再次集結在一起。 太初八年,年底。 臨近過年時,總是最熱鬧的。 長安城內最為耀眼的霄樓,而今依然存在。 誰人不懼怕數年前罪惡滔天的帝師。 一年半時間帶領不良人校尉屠戮百萬倭寇,四處御敵,鄰邦死亡人數加在一起足有千萬人喪生。 太初一二年的時候,瘟疫四處橫行,著實是苦了那些去清理的朝中之人。 其實這些事情都不是最懼怕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這霄樓乃是太宗親筆題名所立,李曄也親自下旨,若有人搗亂,斬立決! 而今霄樓已經人滿為患,舉杯痛飲,吟詩作對的隨處可見。 時間足以讓人忘記很多事情,或許會有人感慨沉默,但也會有一時的開心的人。 也就在這一天。 李曄在大庭廣眾之下宣布,李星云! 年時! 登基稱帝! 過年,加上新帝登基,這是從來沒有過,也是普天同樂的大日子! 一時間風華之勢瞬間襲來,似有開元之貌! 砰! 砰砰砰! 四周煙花繚繞,燈火通明,大街上滿是人群。 霄樓之內,李茂貞,李克用,朱友珪,耶律阿保機等等,有頭有臉的人全都聚集了過來。 恭祝新皇登基是一,其次便是想來長安聚一聚。 他們都曾是敵人,恨不得對方跪倒在他們面前俯首。 就在那次生死存亡之際,他們彼此都舍棄了敵意,而今也不失為一個朋友。 他們彼此雖然嘴上不說,但抬起的酒杯示意,就足以證明他們之間,已經沒有隔膜。 而地位最高的一些人,例如袁天罡,李淳風,李星云等人,仿佛在外人面前,再也沒有露出過笑容。 眾人時不時都會瞄向一處空著的位置。 那里.... 曾是李云霄的座位。 李星云端起酒杯與慶祝而來的王侯將相對飲。 當他眼眸瞄向那個座位時,瞳孔顫抖了一下,連忙站了起來! 【呵呵呵,諸位不必拘謹,禍事難得撫平,盛世將興,豈不樂哉!來!舉杯痛飲!】 “帝師!” 李星云狠狠揉了揉眼睛,再次觀瞧的時候,哪還有剛才的影子... 李淳風似是看出了什么,上前將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以后的路,他已經給你鋪好了,現在到你證明給他看的時候了...” 李星云緩緩握緊酒杯,點了點頭。 “我一定會的!” 傷感的人不只李星云一人。 角落里,也有著降臣,武曌,水云姬等人。 他們知道不會再見到那個人,但只要霄樓還在! 永貞大典還在! 那道帝師令牌還在! 親自參加了那場戰斗的人還在! 那么所有人,畢生都不會忘記那道身影。 或是憂愁,或是悲切,而今全都被埋藏在他們心里,無處傾訴,也無人傾訴。 .... 太初十年。 李星云在朝堂之上,突然說出一句讓文武大臣都震驚的話! “備船,朕!要前往海的另一處地域,完成帝師遺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