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撥亂反正事-《畫河山》
第(1/3)頁
因為成王去世,云州各地衙門沒等過正月十五,就開印辦公。
夏南為承先父遺志,要奪回京城,北軍積極響應。
之前向夏南表示順服的地方,紛紛遙尊夏南為君,表示愿意聽從太子殿下的號令。
夏南召集眾人議事,打算揮兵南下,從流寇手里奪回京城。
“殿下,您率兵南下,云州這兒,得留人鎮守。”有幕僚就想著云州這兒,得有人守著。但是,留下誰來鎮守,就是個問題。
跟隨新帝入京,這就是軍功和妥妥的從龍之功,軍中將領們誰舍得這功勞啊。
明國公明睿也站在議事廳中,聽到這問題,他直接出列道,“殿下,臣父子居庸關時負傷,若殿下覺得臣父子堪用,臣父子二人愿意率兵留下。”
眾人聽到明國公這么說,都轉頭去看明仲桓,明仲桓也抱拳說道,“末將愿意留下鎮守云州。”
夏南看了兩人一眼,點頭應下,“可!云州就勞明國公父子率兵鎮守,北防金人余孽,內防流寇流民,且凡是北地流民,皆需妥善安置。”
明國公有些驚喜,和明仲桓一起領命,說道,“臣等領命,必竭盡全力,為殿下分憂。”
夏南提了一句北地流民需要妥善安置,此事和軍務無關,乃是政務。而他讓明國公父子負責此事,就是許了兩人云州政務處置之權。
父子兩人管了軍務又管政務,這就是夏南為明仲桓留下的路,待到天下平定后,從軍從政,他都可以選擇,且因為有了處置一州政務的經驗,起點已經高于眾人。
明國公已經有了國公之位,明仲桓職務低微,此次居庸關一戰累積軍功,夏南也未升遷,如今留下這話,明國公明白,夏南就是許了將來一州總督之位,能不高興嗎?
夏南點頭,叫了云州城原來的知州來。
北薊各州自然都是有政務長官的,而且都是朝廷任命的,可是這些年有成王府在,他們能做的事也就是向王府稟告匯報而已。
夏南吩咐云州知州輔助明國公父子辦事,那知州也只能領命。
從云州到京城,路上原本有兩大州城攔路,首當其沖的就是幽州,這是朝廷為了監視和攔截成王府設立的地方。
但是朝廷已經沒了,姚伯言又早就是支持夏南的,所以幽州門戶已經大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