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諸多大臣請求。 但董玄麟拓、跋艷孫等軍中大臣的臉色卻不是很好看,他們作為大周的武將,最不愿意聽到的就是求和之類的話語。 可是,他們在朝堂上的話語權,確實沒有這般文臣有作用。 更重要的是,大周的軍隊沒有取得優勢,沒有按照計劃,打入武國境內。 所以,他們哪怕是要據理力爭,都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周龍云的臉上毫無變化,他在聽到這些文臣們的提議后,搖頭道:“此事絕無求和的可能?!? 此話一出,朝堂不出意外的炸鍋。 大家對周龍云的這種態度十分的不滿意。 “我大周還有一戰之力。”宇文驚鴻開口說道。 “還有一個屁的戰斗力!”一位御史臺的御史大夫當即怒罵:“朝堂給了你們最好的軍備物資,讓你們統帥最強的軍隊,而你們做了什么?” “物資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人也死了不少,可是結果呢?別說是打入到武國境內,就連剛開始的時候占領的幾座城池,都被對方搶了回去,如今更是被對方像攆狗一樣的攆了回來,你們怎么還有臉說自己有一戰之力的?” 論到嘴皮子上的功夫,武將們自然是不如這些文臣的,特別是在罵人這一方面。 徐離瑋、占德明、冼藤志、涂哲郎、路醇、麥振威、元建樹等諸位將軍很是氣憤。 他們在外面打生打死,但朝堂的這些文官官員卻并不如此覺得他們辛苦,反而覺得他們并沒有什么功績。 雖然情況也的確是如此,可是被人全盤否定的時候,他們心里還是極不舒服。 于是,這幾位將軍都將目光看成了一直沒有說話的拓跋艷孫和董玄麟。 如今軍方就靠他們這兩位撐起來的,他們如果不發表意見,其余的諸位將軍是當然不敢開口的。 拓跋彥孫和董玄麟之所以沒有開口,是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陛下的想法。 以周龍云的強勢和驕傲,是斷然不允許求和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