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15節-《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3)頁
是以,等他聽到平安過來報信,說府衙門口圍了很多人時,林遠秋一時還有些愣怔。
啥叫衙門口圍了很多人,好好的,來這么多人做啥?
很快,林遠秋就想起先前楊趙陳三家過來討說法的事,忙問道,“是楊族長和趙族長他們?”
平安搖頭,正想說不是,就瞧見自家老爺滿臉是笑的走了進來。
“遠秋,府衙門口來了好些百姓,爹方才問過了,他們都是過來看咱們送嫁妝的。”
林三柱心情極佳,剛剛他領著家丁,準備把衙門口的大街好好清掃一遍,結果就看到對面街上,密密麻麻的站了不少的人,當時可把林三柱嚇了一大跳,因為他也想到了先前那幫過來討說法的那些族人。等穩了心神后,林三柱忙上前打聽,一問才知道,這些人竟然都是過來看今日送嫁妝的。
來看送嫁妝好啊,林三柱心中大喜,他正愁自家狗子做了好事沒人知曉呢,如今有這么多百姓過來見證,正好可以給他家狗子揚揚名。
真真是瞌睡送來了枕頭啊。
林遠秋很快去了前衙,等看對面街上果然有好多人站著,且還有不少人往這邊來。林遠秋忙喊來了衙差,讓他們快些維護好秩序,待會兒街面上肯定會很熱鬧,別到時人擠人的,出了事故。
而此時,街對面的人群當中,不少人正說著嫁妝的話題。
大家的看法一致,那就是這些山妻哪來的嫁妝送去夫家啊。
一青年男子聽后就有些不服氣,“哪里就沒嫁妝了,我四叔在城里木匠鋪做活,聽他說,前幾日他們東家送了好些嫁妝到府衙,有子孫寶桶,有喜盆,對了,還有樟木箱和梳妝柜呢。”
邊上的圓臉婦人一聽,忙跟著點頭,“對對對,我也瞧見了,就在大前日,足足拉了十幾車,那衣箱還有梳妝臺,用得可全是紅漆,看著可喜慶了。原以為是哪家掌柜定的貨呢,這會兒聽你這么一說,才知道原來竟是嫁妝啊。哎呦,這也太體面了吧。”
聽到這話,一個看著有些尖酸的中年婦人忍不住應聲,“體面啥啊,不就木箱和桶嗎,全是些木頭家什,能值幾個銀錢。”
與中年婦人并排的另一名婦人,也跟著說道,“就是,就幾樣木頭家什,才值幾個錢啊。”
圓臉婦人不是個愛與人掰扯的性子,見兩人這副不善的說話口氣,便歇了話頭。
今日過來看好戲的可不止城里的百姓,還有楊趙陳三家的一些族人也過來了。
而這兩名口氣不善的婦人正是陳氏宗族的。
之所以被蜂蟄了似的說話,那是因為兩人都和陳大娘結著怨呢。
原本想著對方竟然給兒子定了山妻的親事,心里早已樂的不行。可這會兒卻聽到知府大人居然給了備了嫁妝,她倆哪能高興的起來。
再一想,五個兒媳,就有五副嫁妝,哪怕全是木桶啥的,那也有一大堆了。
這下,兩人心里更加不舒坦了。
……
差不多辰時,正在討論送嫁妝何時開始的眾人,就看到街面上來了長長的兵衛隊伍,瞧著有三四百人的樣子。
統一的戎服,一式的馬靴,遠遠望去,格外的有氣勢。
兵衛們才到衙門口,便有家丁模樣的五六人,各挑著一擔籮筐出來了。
就在大家猜測籮筐擔子里有些啥時,就見那領頭兵衛已帶領著隊伍陸續進了府衙。
而這邊,家丁們放下擔子后,就掀開籮筐蓋子,從里頭捧出一卷卷鞭炮。
竟然全是鞭炮,且還是足足的十幾筐,這也太體面了吧。
眾人紛紛感嘆此趟沒有白來。
還有,那些兵衛是過來幫著抬嫁妝的吧?
手腳麻利的幾個家丁,已很快從衙門里拿出了備著的細竹桿,隨后就開始往竹桿上掛起了鞭炮。
大約過了一刻鐘,就有衙差興沖沖從衙門內跑了出來,嘴里高喊,“快快快,快燃放鞭炮,嫁妝擔子出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