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罷之后,陳國華總結道: “娘,您也別生氣了,七姐值得更好的對象.” “生氣不值當,下一次肯定還有更好的” “七姐,您這火爆脾氣也要改一改了,別到時候你真找到對象了,或許人家卻因為你這個脾氣,跟你鬧分手.” 陳梨花聞言,當即便杏眼圓睜道,“他敢?” 啪! 她母親一巴掌拍了過來,她瞬間又慫了。 “真是被你氣死了!” 到了這里,再一次宣告,陳梨花的相親,吹了! 吹了也好,反正陳國華本身也不同意這件事。 周末過去之后,時間來到了第二周。 從周一開始,陳國華的工作就陸續忙碌了起來。 首先是雷打不動的三個項目小組這邊的技術問題,這是每天都不能缺少的工作。 陳國華每天都會花費不少的時間,跟他們進行溝通。 趙忠堯他們這些原子所二部的百多號研究員,全都集中在離子加速器和中性質譜儀這兩個小組里面。 他們也是在學習當中,幫了老大忙。 比如一些原材料層面的基礎技術,他們可是沒少幫忙啊。 這群研究員的基礎是非常扎實的,但他們挑不起重責,創新能力有點差。 其實不止是他們,即便是林志武、趙志賢、李傳璋等人,他們的創新能力,陳國華也是瞧不上的。 整個振華研究所,如果不是靠陳國華,靠他們自己的話,是很難那么快拿出科研成果的。 就好像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的肖克利博士一樣,或許他在科研層面的實力,很不錯。 但缺乏管理能力,同樣是拿不出像樣的研究成果。 或者更準確來說,肖克利無法在短時間內,拿出好的科研產品來。 陳國華就不同了,他的管理能力很強,灌雞湯的能力更強。 所以,他能很快地讓整個團隊進入到研究狀態,完成他想要的研究項目。 更具體來說,那就是陳國華的個人魅力、領導能力、研發創新能力等,都是全面領先。 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那一種。 比如五十微米晶體管,他能知道如何去研發,那些小技術需要突破,什么樣的試驗數據,需要修改,他能很快決定,不需要跟其他人討論。 因此效率就會非常高。 第二件事,那就是針對那一百五十名準大學生的畢業論文這件事了。 他們陸陸續續都已經寫好了論文,然后有人第一個拿來給陳國華審閱,結果就被槍斃掉了。 重新再寫一篇! 可不是修改,而是重寫! 好家伙,差點沒把那位同學給弄哭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原本還想排隊的其他同學,也不敢白白浪費掉這個機會了。 一萬字的論文,周五和周六兩天的準備,加上周末一天。 所以,周一下午的時候,基本上都能夠寫出來一篇論文了。 結果卻是被槍斃掉了。 意味著,他必須在周四結束之前,再重新寫,并且還必須通過。 陳主任也太嚴厲了吧? 這是蔣卻民、郭浩然、趙孟引等人的想法。 看著他們又拿著論文退了回去,陳國華不由咧嘴一笑: “你們都這么沒有自信的嗎?被我打擊了一下,就不敢交上來了?” “我可告訴你們,本周四結束之前,你們必須要把論文給交上來,否則的話,周五開始,你們就不能夠再寫論文了。” “因為周五過后,我們就要進入大量的學習當中了” “如果你們在接下來的學習當中,沒有掌握好知識,到時候測試的時候無法通過,那么很抱歉,你們都要被遣送回原來的學校.” “不知道你們誰想當這個第一人呢?” 趙孟引他們都搖搖頭,沒人愿意當這個所謂的第一人。 不過,束星北還是上前把論文提交了上來。 見他有些忐忑不安的樣子,陳國華樂呵呵地笑著說道: “我又不是老虎,你緊張什么?確定不再修改了嗎?” “嗯,確定!” 束星北認真地點點頭,如是說道。 他跟之前陳國華遇到的王二虎和李大毛有點像,膚色都有點黑,絕對是農村人沒錯。 不過束星北這個人更加大膽一些,也更加自信。 “好!” 陳國華點點頭,然后就開始審閱起了對方的論文。 還別說,寫得還挺不錯的,觀點也足夠新穎。 論據也列舉得比較詳實一些,加上那些參考文獻的引用也安排得十分合理。 “不錯,勉強可以達到刊登的標準了,這幾個地方稍微潤色一下吧,明天交上來就可以了。” 聽到陳國華的話,束星北頓時愣住了,旋即大喜地點頭接過了論文稿件。 而蔣卻民、趙孟引、桂質廷等人全都呆滯住了:真的通過了? 一時間,等束星北回到座位之后,大家全都圍住了他。 都想看看到底什么情況。 還有其他同學看了看束星北這邊,然后咬牙跺腳,一副豁出去的樣子。 接下來的時間,陳國華倒是接連看了二十多篇論文,結果槍斃掉了二十三份。 僅有五份通過了,并且不是完全不需要改的論文,而是都有一些需要更正的論文。 到了這里,大家伙這才冷靜了不少。 后面他們都表示暫時不交了,陳國華這才離開了閱覽室。 只不過,陳國華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待了沒多久,邱宗岳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后者是通知他來一趟文津街的衙門辦公室,有好事兒。 什么好事兒? 到地方之后才發現,原來是上級領導要給他獎勵。 是關于離子源這個發明的事兒,給予他一份個人三等功的榮譽勛章。 盡管只是三等功,但陳國華也是非常欣喜的。 畢竟這是他參軍之后,拿到的第一個榮譽勛章。 除了獎章之外,還有二十斤的糧票和五斤的肉票,這個是給到他個人的獎勵。 “領導,我們振華研究所的集體榮譽有沒有啊?” 領了獎勵,從辦公室出來之后,陳國華看向邱宗岳詢問道。 “上面沒說,估計這次只是階段性的科研成果,所以上面想要等下一次,一次性獎勵吧” “好的,我知道了,謝謝領導。” 陳國華點點頭,離開了文津街。 他自己拿這個獎勵,當然是不怕別人說什么的。 畢竟他才是這個離子源項目的技術指導,也是出力最多的人。 原本他還想著給馬云祿他們爭取一下集體獎勵的話,現在看來,沒辦法了。 時間過了兩天,束星北等人的論文這件事,也陸陸續續通過了一一大半。 還剩下的幾十號人,在閱覽室這邊瘋狂掙扎著。 星期四很快就到了,他們要是再不通過的話,可就難辦了。 而在周三這一天,京城鋼鐵廠的汪兆惠和工業部九所的戴希璋來到了振華研究所。 在看到陳國華之后,兩人都大吃一驚。 “我就知道這份技術是你拿出來的,果然沒被我猜錯.” 汪兆惠看著陳國華,驚喜連連地說道。 他手里拿著的那份技術材料,陳國華掃了一眼,是一種合金材料。 這玩意兒是離子加速器需要使用到的合金材料。 當時陳國華也沒有想那么多,就直接讓趙志賢把技術資料給了京城鋼鐵廠,畢竟他們那邊的條件更適合研究這樣的合金材料。 卻沒有想到,對方居然把材料給帶了回來。 而且還把戴希璋也給帶了過來。 “陳主任,我沒想到你從材料科研所離開之后,來了振華研究所啊,嘖嘖,如果閔教授、吳教授他們知道后,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戴希璋同樣笑呵呵地看著陳國華,表情驚嘆不已。 后者謙虛了一下,沒時間跟他們敘舊寒暄,便直入正題,詢問是不是技術資料有什么問題? 汪兆惠沒開口,戴希璋就已經說話了。 “陳主任,是這樣的,這份技術資料的話,我們九所也想要.” 作為京城航空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所,九所對各種合金材料,格外敏感。 去年的時候,戴希璋就曾經稱贊過陳國華研制的109和110號這兩款碳纖維材料。 并且當時還希望陳國華可以去他們九所那邊工作。 這一次也是偶然的機會,剛巧他就在京城鋼鐵廠這邊談點事兒,然后知道了現在陳國華他們要研制的這個離子加速器的合金材料。 當即便表示,他們需要這樣的材料。 可是不打招呼的話,就直接拿走技術,振華研究所知道了后,肯定會有意見的。 于是兩人這才一起過來振華研究所這邊,說明一下情況。 陳國華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不由納悶道: “戴教授,你們九所不應該是有自己的研究材料嗎?怎么不管我在哪里上班,您都盯上我要研制的材料呢?” 戴希璋聞言,卻不以為恥,反而哈哈大笑: “這說明陳主任您的研制的技術材料,真的非常厲害嘛.” “而且你們現在研制的這一款合金材料,不也沒有完成嘛,我們九所想參與進來,協助你們和京城鋼鐵廠完成技術研發工作,不知道陳主任您覺得如何?” 對于這個提議,陳國華當然不會不答應啊。 甚至,還巴不得對方應下此事呢。 他可不會擔心對方把屬于他們振華研究所的功勞給撈走。 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更何況,如果合金材料有那么容易攻克的話,那陳國華肯定自己上啊。 除了技術難度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設備等情況。 就在陳國華答應戴希璋的時候,門口這邊,又有人登門拜訪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