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可思議! 他們都覺得陳國華應該是瘋了,否則的話,怎么可能在這個時候進行證明龐加萊猜想呢? 還是說他真的有把握? “他真的能夠證明嗎?” 吳文俊站在側邊,好巧不巧,就擋住了邱宗岳的視線。 后者也不生氣,他本來也不想看黑板上面的文字,反正他看不懂。 只是,吳文俊說的證明,什么意思? 在后排的位置上面,鄭曾同和夏敬農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震驚。 “他真的要驗算這些點的走向?這是人能夠算出來的嗎?” 身后的碩士生們,大概聽懂了一點。 那就是陳國華之前編寫的論文中,證明了三維龐加萊猜想的階段性論文,其中有一個數學工具就是剛才陳國華自己講解的曲率流。 而這個曲率流工具在進行空間變換的時候,卻會出現無法控制走向的點。 這就是很多數學家們提起過,缺少的‘封頂’部分。 剛才,陳國華已經驗算過了,這些點完完全全無法掌控。 可是現在呢,陳國華準備要對這些點下手,要掌握他們的走向。 而這個就是證明三維龐加萊猜想的關鍵。 所以,鄭曾同和夏敬農他們才會如此激動。 也因此,理解了教授們的對話之后,碩士、博士們都傻眼了:真的可以見證歷史嗎? 要知道,一旦被證明的話,從此以后,就不是龐加萊猜想了。 而是龐加萊-陳國華定理。 好家伙! 為了證明這個猜想,陳國華居然真的這么拼? 還是說,剛才的那位埃爾德什博士,真的給陳國華靈感了嗎? 為什么他們就不會頓悟呢? 有些時候,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豬的差距,還要大啊! 蓋爾范德等人,此時也同樣震驚不已,表情極為豐富。 他們沒有想到,陳國華居然要給大家表演當場證明龐加萊猜想的過程。 眾所周知,這個猜想可是非常非常難的。 時間滴答滴答地流逝,黑板上,很快又出現了很多驗算過程。 連續出現了幾個數學工具,都是由陳國華創造出來了,已經被應用上了。 埃爾德什、陳省身、華羅庚等人都看呆了,差點都沒跟上陳國華的思維呢。 太恐怖了! 眼瞅著時間都已經來到了一點鐘,門口那邊的工作人員,已經提醒了邱宗岳好幾次,可后者也只能夠打發對方離開。 現在,什么事兒都沒有陳國華證明這個所謂的龐加萊猜想重要。 中大校方的領導,此時既激動興奮,又十分緊張。 很怕陳國華踏不出去那一步。 時間來到下午一點十五分的時候,陳國華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筆。 轉身把粉筆扔回了盒子,沖著臺下的眾人微微一笑: “很抱歉,我已經把龐加萊猜想給證明了,今天下午的報告會取消,我會整理出論文,明天上午再帶過來給大家幫忙掌掌眼” 說罷,他就轉身離開了大禮堂。 這個炸彈,直接把大禮堂的眾人,全都給砸暈了。 特別是埃爾德什、陳省身他們十幾位頂級數學家,此時已經驚呆了。 他們在陳國華說出這句話之前,就已經確信了后者完全證明了出來。 盡管還有很多細節,并沒有在黑板上面展示出來。 可這樣的論文,本來就不是普通人能夠看懂的,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十分正常。 而這個時候的陳國華,已經來到了食堂,因為他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叫了。 就在邱宗岳追上來的時候,埃爾德什等人也已經反應過來,追了過來。 看到邱宗岳過來了,陳國華當即便說道: “領導,麻煩您幫我準備一臺中文打字機,下午我需要用到打字機來編寫論文.” “這個我知道,剛才中大的領導已經跟我說了。” 邱宗岳點點頭,接著無比好奇地問道: “我剛才沒聽錯的話,你在大禮堂那邊說,你已經證明了這個猜想,對嗎?” “嗯,已經證明了,所以下午我需要把論文寫出來。” 聽到這句話,邱宗岳頓時咧嘴一笑: “那么證明之后,對我們來說有沒有什么好的幫助?” 可這個時候,埃爾德什他們已經圍了過來,邱宗岳沒辦法,只好把位置讓了出來。 陳國華不想跟埃爾德什他們交流,所以拿著飯菜就離開了。 看著逃也似地離開的陳國華,眾人沒辦法,只好先填補一下肚子,然后等下就回去大禮堂那邊。 而此時的大禮堂,中大校方領導親自守著,沒讓人去擦黑板。 畢竟剛才華羅庚離開的時候,已經叮囑過了,黑板不能夠擦。 甚至下午還需要準備一些稿紙,到時候他們需要進行運算。 很明顯,以埃爾德什、陳省身他們這十多位頂級數學家為首,想要重新再驗算一遍陳國華的這個證明過程。 這應該是論文最快過審的了吧? 整個下午,大禮堂這邊,都轟動開了。 蓋爾范德、維布倫、勒內托姆等人,全都瘋了。 他們也在驗算陳國華的證明過程,可是速度明顯差了華羅庚、陳省身他們很多。 而在陳國華自己的房間里面,他則是在敲打著打字機。 每分鐘一百多字的快速輸出,依然還是太慢了。 不少細節部分,他就沒有編寫出來了,自然是能夠簡略就簡略一點。 即便如此,每隔兩個小時,他就必須休息一下。 不是腦子跟不上,而是手速跟不上,同時打字機都快要敲冒煙了,手指當然很疼啊。 所以,不歇息一下的話,肯定不行啊。 如果是后世的電腦鍵盤,直接是靜電容鍵盤的話,陳國華的速度還能夠更快呢。 所以,按照每小時六千多字的速度,陳國華在花費了八個小時的時間,總算是寫出來了五萬三千多字的論文。 實際上還能更多一些,但手指是太疼了。 轉眼第二天,這是報告會最后的一天。 按照原定的計劃,那么今天應該是講解陳國華的其他幾篇拓撲學層面的其他論文。 但現在只能夠推遲了。 因為最重要的還是龐加萊猜想的證明論文。 一大早,埃爾德什、陳省身、蓋爾范德、維布倫等人都已經早早吃過早餐,然后來到了大禮堂等著了。 盡管昨天下午,他們也是忙碌到了晚上八點多。 而且,埃爾德什他們也已經說過了,陳國華已經把龐加萊猜想給證明了。 但他們還是想要看到陳國華的論文,然后一起在重新計算一遍。 此時的大禮堂,再次圍了個水泄不通。 相比昨天,今天來的人,還多了不少。 原本中大數學系的一些教授講師,也紛紛讓學生自習,然后跑過來見證歷史了。 所以,陳國華來到大禮堂附近的時候,便看到了比昨天還要多的人,就連過道上,都擠滿了不少人。 如果不是校方的工作人員幫忙,陳國華能夠進入大禮堂,都還是一個問題呢。 講臺上,陳國華看了正在派發論文的工作人員一眼,然后開始說道: “諸位,關于證明三維龐加萊猜想的論文,我昨天晚上已經編輯好了,只不過很抱歉,為了追求速度,我編寫的是中文版本的論文.” 寫中文的論文,自然是速度更快一些,如果是英文的話,那絕對是非常慢的。 畢竟英文是一個個字母組成的,陳國華還得慢慢編輯一個個英文,難度當然大多了。 現場的數學家們聞言,議論紛紛,甚至有人高喊了一句英文不是更快嗎? 簡直就是傻逼! 都說了是中文速度更快咯,聽不懂嗎? “呵呵,我這篇論文足足有五萬多字,如果是英文的論文,那么字數還會更多,這位漢考克博士先生,你確定伱可以從昨天下午兩點之后,到現在七點半之前,不吃不喝地寫完這么多字嗎?” 陳國華微微一笑,輕飄飄的一句反問,直接讓剛才開口的那位漢考克先生閉嘴了。 他怎么敢不閉嘴啊? 好家伙,這可是五萬多字的長篇論文啊,別說是讓他限時寫出來了,就算是不限時,他也寫不出來啊。 伴隨著工作人員把論文發下去之后,很多數學家們已經開始翻看了起來。 昨天晚上,結束論文的編寫工作之后,陳國華就把論文交給了邱宗岳。 后者跟校方領導溝通協調,利用通宵的時間,在印刷廠內,直接印刷了一千多份論文出來。 盡管這些論文都是中文,可現場依然有不少教授、博士能夠看得懂。 華羅庚和陳省身這兩位頂級數學家就不說了,他們本身的母語就是中文,絕對能夠看得懂。 周煒良是差一些,但稍微多花一些時間,也能夠看得懂的。 何況,昨天下午到現在,他也同樣參與了驗算陳國華在昨天下午寫在黑板上的那些過程。 所以他現在看到論文之后,很多方面的關鍵點也都讀懂了。 黑板上的驗算過程,是極為高深的簡便證明過程。 而論文的話,就相對詳細了一些。 然而饒是如此,鄭曾同和夏敬農他們兩人看論文的時候,還是覺得非常吃力。 他們倆的學生們則是裝著努力認真的樣子,實際上是什么也看不懂。 除了他們之外,段學復、吳文俊等教授們,也能夠勉強看懂前面的部分,其他的話,就不太行了。 伯特蘭羅素老爺子的話,他身體還行,腦子運轉速度差點,因此即便他會中文,也跟鄭曾同他們差不多。 埃爾德什是連蒙帶猜,勉強能夠看得懂那些公式、數學工具。 畢竟陳國華寫的這篇論文,最精華的部分還是那幾個數學工具。 對埃爾德什來說,其他中文解釋都是多余的,有那幾個數學工具就已經差不多了。 維布倫、霍曼德爾、達文波特、克勞斯費里德里希、勒內托姆等人就傻眼了,因為他們真的看不懂中文。 就只能夠看那些數學公式符號了。 偏偏還不夠簡單地閱讀,而是必須認認真真地逐字逐句地理解才行。 尤金尼奧卡拉比倒是沒那么吃力,因為他會一點點中文,可他的數學能力終究不是最頂級的,所以也是半斤八兩。 蓋爾范德他們這些莫斯科數學家們,雖說他們大部分人都精通中文,但能夠看得懂論文的人不超過二十人。 所以也差不多,都是看著論文干瞪眼。 講臺上的陳國華,并沒有讓大家等太久。 而是在論文派發下去之后,就馬上開始講解論文了。 這一講,就是一個半個上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