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次停電,都讓他感覺回到了上輩子小時候。 那個時候,每次在家里吃晚飯的時候,總能隔三差五地停電。 特別是暑假的時候,因為暑假是用電高峰期,加上洪澇災害等影響。 所以,停電的次數,直接飆升了。 除了家里,還有就是上學的時候,特別是晚自習的時候,同樣十分經常出現這樣的狀況。 要知道,陳國華可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已經需要晚自習了。 初中、高中和大學,這些年的上學經歷,除了周末和假期,晚上幾乎都是晚自習。 所以對于晚自習的事兒,十分熟悉。 只要是晚自習停電了,那絕對是最爽的事兒了。 學生時代不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出來社會之后,才知道,在學校的那些年,是自己唯一能夠改變自己的最好也是最容易的機會了。 結果卻沒有好好珍惜,只是讀了普通的本科。 盡管大學的時候,努力了一把,從學校那邊努力爭取了專八的考試。 但,也僅僅只是讓簡歷上面多了一行字,僅此而已。 對于找到更好的工作,幫助并不大。 只因為人家需要的是九八五的名牌大學,而不是雜牌學校。 是的,一些企業就是這么吊,二幺幺都是雜牌軍,只瞧得上九八五里面的名牌。 可是,人家確實有這樣的資格啊。 所以,錯過了這樣的機會,起步就比人家晚了。 上輩子的陳國華,還不知道讀碩和讀博的重要性,否則的話,一切早已不同。 想想以前因為停電而興奮,后來工作時知道停電卻恐懼的時候,不由苦笑。 天道有輪回啊! 搖搖頭,陳國華丟失這些想法,接下來又確認了其他準備工作。 芯片的制造工作,這才正式開始了。 首次制備的芯片,當然不可能只是一個晶圓的芯片,而是十個晶圓。 只因為光刻機開機一次不容易,消耗那么多電量,就只為了一個晶圓的芯片,那就不太值當了。 從上午開始,離子注入設備、光刻機相關配套設備全部啟動,一切都運轉正常。 看著塊兒狀的鑄錠被切成晶圓,接著進入第二道工序,那就是在晶圓的正面雕刻晶體管。 其實,光是晶圓切割,陳國華就準備了三種辦法。 一種是劃片機的切割辦法,另一種則是刀片切割。 這兩種辦法都是先切割,然后再減薄。 辦法有點笨,也很耗費時間。 此外,刀片切割是指用金剛石刀片切割晶圓,這種方法容易產生摩擦熱和碎屑并因此損壞晶圓。 第三種辦法,那就是等離子切割了。 等離子切割采用等離子刻蝕的原理,因此即使劃片線間距非常小,這種技術同樣能適用。 對陳國華來說,性價比最高的還是等離子切割的辦法。 畢竟他早已經準備好了相關設備,畢竟離子刻蝕這技術,他也已經攻克了。 一切進展都還算順利,卻在九點的時候,光刻機啟動沒多久,供電所的外部電源,直接在冒煙之后,停了。 后勤部門這邊的兩位電工師傅,第一時間去查看了。 葛守志作為后勤主管,更是第一時間打電話聯系供電所那邊。 好家伙,昨天還信誓旦旦地保證,現在卻打臉了。 很快,供電所的人過來了,他們看著振華研究所的兩位電工師傅正在檢修,也是納悶不已。 昨天還好好的,咋地現在就出事了呢? 邱宗岳也剛好過來,結果卻發現來了不少人,當即便緊張了起來。 “小葛,出了什么事兒嗎?不會是芯片沒造出來吧?” 早幾天之前,陳國華就跟邱宗岳做了工作匯報,知道了近是芯片制造的重要日子。 因此,邱宗岳在忙完了自己最重要且緊急的工作之后,便急匆匆趕過來了。 只因為陳國華早就說過了,芯片這東西,至關重要! 現在看到研究所內有這么多人,當然是緊張萬分啊。 葛守志聞言,馬上恭敬地說道: “領導,是這樣的,剛才我們研究所的電線著了火光,所以我們第一時間來檢修了” 此話一出,邱宗岳頓時更加緊張了。 “那國華呢?他怎么沒出來看一看?沒電了的話,還能繼續制造不成?” “領導我們啟動了備用電源,所以實驗室那邊沒有受到影響。” 邱宗岳這才松了一口氣,然后催促著供電所跟電工師傅趕緊解決這個電力供應的問題。 同時,他也在思考一件事兒,或許應該要考慮一下,直接給振華研究所再單獨接一條電線了。 就是從發電廠那邊,單獨接線過來,這個發電廠只供應振華研究所,不供應其他單位。 可這樣的話,那就有點難搞了。 主要是現在京城這邊的發電,幾乎都是燒煤,其他的話,就很少了。 什么太陽能、風能等發電,暫時是沒有的。 還在實驗室的圖紙上面呢,距離落地,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水電廠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 京城的河道確實有不少,但落差并不大啊。 再說了,這邊可是北方啊,河道里面也沒有那么多水啊。 就在邱宗岳他們在外面忙碌的時候,實驗室這邊,陳國華已經拿到了第一枚切割出來的芯片。 現在使用的是先切割再封裝的辦法。 也就是將每個芯片,從晶圓中切割出來,然后放入模具中,接著進行密封。 最后一步,就是要把這些已經具有最終形態的芯片送去做最后的缺陷測試。 進入最終測試的全部芯片,都是成品的半導體芯片。 現在,陳國華手里的這枚芯片,就是剛完成密封的芯片了,還沒進行封裝測試呢。 “主任,給我來做測試吧。” 薛晉權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畢竟這可是第一枚芯片啊。 盡管只是實驗室產品,但也是振華研究所這一年來的努力啊。 從二月份到現在,幾乎是一年的時間了。 “行了,我就是想看一看而已,拿去吧。” 陳國華沒好氣地瞪了薛晉權一眼,后者嘿嘿直笑,穿著防護服的他,拿著芯片就放入了測試設備里面。 這個測試是需要設定不同的條件,例如電壓、溫度和濕度等進行電氣、功能和速度測試。 測試的結果,可以用來發現缺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伴隨著最后一道測試的完成,芯片終于是順利通過了。 這意味著,這枚芯片,就是實驗室內第一枚成功制造出來的芯片了。 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沒有很激動,但也面露微笑。 因為薛晉權的歡呼聲和陳國華的笑容,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大家再接再厲,今天我們說什么也要把這一批次的芯片,全部制造出來。”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剩余的九張晶圓率先完成了制備工作。 但后續只能夠等了。 因為現在已經是中午飯的時間了,大家都很餓了。 萬幸的是,大家第一次制備出來的芯片,都十分成功。 當陳國華來到實驗室門口,正準備脫掉防護服的時候,門口外邊的邱宗岳已經等了許久。 “國華,怎么樣?我聽到你們剛才的歡呼聲了,是不是制造出來了?” “領導,您來了怎么不進來呀?” 陳國華驚訝了一下,旋即說道: “嗯,第一張晶圓的全部芯片已經通過了檢測,全部合格” “我們實驗室的研究員,都是精英,大家都十分認真努力,所以第一次制備就一次成功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 邱宗岳聞言,頓時欣喜不已。 頓時喃喃自語地說道: “制造出來了就好,制造出來了就好,哈哈!” 不怪他如此失態,只因為陳國華給他灌輸了太多太多次了,就是說這個芯片很重要很重要。 加上陳國華為此付出了九個多月的時間,還有幾百號全職和兼職大學生來研究,以及眾多的設備等等。 這些都是成本啊。 導致他的心態才會如此失衡,患得患失。 見領導這般模樣,陳國華微微一笑。 臉上雖然有些疲憊,但是,這一切都是值當的。 食堂里,邱宗岳認真地聽著陳國華的工作匯報,聽罷之后,不由有些失望 “所以,計算機拿出來還得要等半個月左右?” 陳國華點點頭,道: “沒錯,就目前來說,我們是已經制備出來了芯片,但后續還需要制造存儲器芯片,還有更新控制器等其他元器件” “領導,您也知道,去年研制出來的晶體管計算機,差不多有三個書柜那么大,而現在的集成式計算機,它最多就只有一個十個飯盒左右.” 邱宗岳聞言,頓時更加激動地說道: “真的能夠研制出來嗎?十個飯盒這么小的話,豈不是說搬運都會十分方便?” “這是肯定的!”陳國華點點,接著說道: “毫無疑問,未來的計算機,它還可以更小,這就是我之前跟領導您說過的.” “現在我們制造出來的芯片,里面目前僅僅只有兩千枚晶體管,并不算很多,但領導,如果是十萬枚,或者是一億枚晶體管呢?” 聽著陳國華的話,邱宗岳的臉色更加激動紅潤了。 甚至,身體也微微顫抖了起來。 只因為,陳國華今年年初給他吹的牛,現在真的要實現了。 “還得是國華你啊,閔教授他們,唉,真不行!” 豁然間,邱宗岳提起了材料科研所的閔乃大、吳幾康、祝永年等人。 臉上滿是失望之色。 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時候,閔乃大他們就跟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樹迎匯報過他們當時制備的芯片。 先不說他們當時的芯片測試,直接導致了二部報廢了幾臺計算機,就算是芯片內的晶體管,也僅僅只能夠放入十五枚罷了。 內置十五枚晶體管和內置兩千枚晶體管,這完全就是兩碼事兒。 即便邱宗岳是一個外行人,但聽著陳國華做過好幾個月的工作匯報了,他又豈能不清楚這中間的差距? 技術代差啊! 所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領導,說他們干嘛?有點掃興啊,呵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