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國華說的是掃興,可臉上笑呵呵的,分明就不是掃興,而是高興。 雖說現在閔乃大他們并不在旁邊,沒辦法讓他打臉。 但裝杯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砂仁豬心。 而且還不是當著他們的面砂仁豬心,而是從其他人口中得知的。 赤裸裸的無視! “對對對,不說他們.” 邱宗岳也是呵呵一笑,結果,他下一刻,卻又突然說道: “國華,既然你現在已經研制出了芯片,那材料科研所也沒必要存在了,太浪費國家的資金了.” “這樣吧,你們振華研究所把他們收編了,怎么樣?” 聽到領導的話,陳國華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道: “領導,您知道那邊是多少人么?您讓我收編了他們?到時候還不是把我們振華研究所搞得烏煙瘴氣?” “想要收編他們,那肯定是不.唔,我想想哈,領導您先等我一下?!? 豁然間,陳國華想到了什么,突然間剎住了車。 只因為他想到了很多。 那就是振華研究所在接下來的研究方向這個問題。 毫無疑問,接下來肯定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光刻機等相關芯片制造的工藝,比如把現在大幾百納米晶體管研究到小幾百納米的尺寸。 只有尺寸變小,才能夠在芯片內部制備更多的晶體管。 除了尺寸變小之外,還需要考慮芯片內部的工藝技術。 還有就是芯片的封裝技術。 陳國華最想要實現的還是晶圓級封裝,也就是說,直接對仍在晶圓上的芯片進行封裝。 意味著,晶圓上的芯片直接進行一次性地封裝,接著再把所有已成型的芯片從晶圓上切割出來。 把切割和封裝調轉過來,意味著晶圓級封裝可以有更低的生產成本。 以及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等等,這些研究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都是振華研究所在接下來所需要進行的研究工作。 但,同時,肯定還需要增加其他方向。 最最最重要的是,陳國華想要保留更多的火種。 西伯利亞冷風過境的時候,陳國華能夠確保自己沒事兒,但整個振華研究所,他就無法確定了。 六零年即將成為過去。 換句話說,陳國華接下來也僅僅只有不到七十二個月的時間了。 想要盡可能地保住更多的研究員,那么就需要陳國華盡可能地帶領大家搞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就是要達到蘑菇蛋的那種高度。 而那種高度,單憑計算機,根本無法實現。 可是航空,或者說航天層面的話,陳國華根本不夠格。 也不是他不夠格,而是手底下這群研究員,還差了一些。 如果研究所內過半都是章濟川、薛晉權他們這一類超學神存在,再加上其他的話,那么就很有可能了。 既然如此,陳國華就只能夠從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搞芯片經濟! 之前幾微米晶體管項目,被陳國華叫停了,現在可以重啟了。 直接通過制備出內置幾百個晶體管的芯片,以超高的價格賣給外國佬。 呵呵,估計他們會更加絕望。 因為晶體管進入了幾微米這個層次,沒有七八年的時間,幾乎不可能實現。 意味著,陳國華還有五六年左右的紅利期。 把握住這一點,完成可以掙回來更多的錢。 而這些錢,就是護身符。 可以護住整個振華研究所。 但如果真的要制備這么多芯片的話,建立晶圓廠、芯片制造廠等,將會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人才! 偏偏現在眼前就有一批現成的人才。 那就是材料科研所的那些人,這些之前可都是陳國華帶出來的人。 不提吳忠明、齊北、裴益民和顧崇杰等在碳纖維研究車間的十三位大學生,光是劉永芬和聶景忠他們八人、顧毓珍、蘇元復、陶延橋他們十一人,就足以讓陳國華心動了。 加上去年九月份,高級單反照相機研制出來之后,公安、國防等單位給陳國華勻來了二十名大學生。 這些都是技術骨干啊,陳國華豈能夠無視? 越是經營振華研究所,他就更加清楚,大學生的重要性。 相比較中專生和高中生,大學生,特別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可塑性更強。 就說說今年三月中旬,從全國各地過來振華研究所的一百五十位大學生。 也就是蔣卻民、趙孟引、郭浩然、束星北、桂質廷他們這些人,自從他們加入振華研究所之后,光刻機的研制工作才能夠得以開展,并且進度神速。 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都不是高中生或者中專生能夠比擬的。 所以,陳國華對大學生的重視程度,遠在高中生和中專生之上很多。 剛才邱宗岳說要把材料科研所交給他們振華研究所的時候,陳國華確實是想到了麻煩兩個字。 不僅僅是因為閔乃大他們這幾人,更是因為還有顧克錚這位定時炸彈。 去年九月份之后,陳國華從材料科學院離開,當時一度還慶幸過。 畢竟當初他把顧克錚放在材料科研所,也是挺冒險的舉動。 所以,對于現在的陳國華來說,除了那些大學生,其他人的價值,都要大打折扣。 不過,要是就這么肢解了材料科研所,又有些可惜。 因此陳國華必須要好好思考一番才行。 見他還在想事兒,邱宗岳也沒有打擾他。 不過,飯都快吃完了,再不說事兒的話,那他可要離開了。 被打斷思緒的陳國華,這才說道: “領導,不好意思啊,我建議是先不要動材料科研所,這幾天讓我考慮考慮,到時候我再跟您細說?!? “好,沒問題,肯定給你留著?!? 邱宗岳聞言,微笑著說道。 現如今,陳國華在他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了。 所以,一些旁枝末節,根本無需在意。 看著邱宗岳離開的背影,陳國華收回了目光,但也沒有繼續想這件事了。 其他都是虛假的,把芯片制造出來之后,然后再把計算機的其他元器件給升級一下,那也就成了。 下午,陳國華他們一群人,再接再厲,終于把十張晶圓的芯片全都制備了出來。 不過測試的工作,只能夠等待明天進行了。 傍晚,翠花胡同,于沫離看到他一臉疲憊地回到家,不由心疼地上前。 “國華哥,你怎么了?怎么那么累的樣子啊?” 陳國華聞言,愣了一下,旋即狐疑地說道: “我看起來很累嗎?沒有??!” 他自己是察覺不出來的,可于沫離當然能夠看得出來了。 在車上的時候,閆守春也好,龍康侯也罷,兩人都是悶葫蘆,半天都憋不出一個屁。 所以他們自然不會說什么。 “還不累呢,你自己照照鏡子去,眼圈都出來了?!? 于沫離又好氣又心疼地拍了他一下,旋即對懷里的兒子說道: “偉偉你看看,你爸爸撒謊了,你以后可不能學他呀” 小家伙才幾個月大,哪里懂這些?。? 只知道沖他媽媽微笑,小臉蛋的笑容,十分治愈。 “好了,我知道了,我可沒撒謊,我是真沒注意到?!? 陳國華也不生氣,媳婦心疼自己,他開心都還來不及呢。 當即從她懷里接過了孩子,在小家伙的臉蛋上親了一口,逗得小家伙咯咯直樂呵。 這個時候,陳小月她們過來了,然后神秘兮兮地在她們大哥的耳邊說了一句: “大哥,大嫂好像又懷孕了,今天中午的時候,我看到她又嘔吐了” 聽到這句話,陳國華頓時驚訝地看向于沫離,道: “茉莉,你真的懷上了?” 此時此刻的于沫離,俏臉微紅,道: “應該是吧?” 什么叫應該?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應該是,那是什么意思? 當即,陳國華抱著孩子,仔細地詢問她,并且問她有沒有跟她老師季文梅號脈? 說起來,季文梅都快成為于沫離的個人醫生了。 有什么頭疼腦熱的時候,在學習醫術的時候,順道問她老師。 季文梅直接就給她號脈了,還順帶教她如何給自己號脈。 反正就挺有意思的。 但按理說,如果于沫離有懷上寶寶的話,季文梅不可能號不出來的呀。 從七月中旬,于沫離生下陳偉之后,到現在也快四個月了。 這期間,除了坐月子以及陳國華去白云城的那段時間,其他時間,兩口子可沒少交作業啊。 “茉莉,你說一說,什么叫應該是?” 陳國華翻了個白眼,于沫離也同樣回了他一個: “我也不知道啊,最近這段時間.” 她解釋了一下,因為最近這段時間,她都在努力地學習號脈和針灸這兩項技術。 而季文梅教授,每次都剛好有人在問診或者有其他學生在。 因此,都是于沫離跟著季文梅一起給其他人號脈,由后者現場教學,具體是如何把握,如何查看什么叫滑脈,什么叫喜脈等等。 這些都是相對淺顯的號脈技術,但需要號更多的脈,更多的練習,慢慢掌握才行。 也因此,于沫離沒機會讓季文梅給她進行號脈。 她自己嘛,也沒有太在意。 主要是陳國華最近這段時間很忙,她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畢竟已經快十一月份了,這個學期都要過去一半,學習不能停,還要學中醫,又得奶孩子,也是很辛苦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