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激進與保守-《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3/3)頁
“無謂之爭就沒必要去爭,我們還有虧不起的家底兒,還有無法承受的壓力,以及其他很多我們看不到、沒有預計到的方方面面.”
“因此,莫斯科他們想要這第二名,就讓他們拿去唄,更何況,你們以為登月,真的就那么簡單么?”
保守的本土派就是這樣的觀點,或許他們有些‘不思進取’,也可能是他們疲于這種競爭。
但事實上,他們并不懼怕競爭,只不過不想有無所謂的犧牲罷了。
聽完他們雙方的理由之后,陳國華還是沉默,宋序言則是看了他一眼,然后開口說話了。
其實兩方都說的很有道理,大家都據理力爭,搞得不像是開會,倒像是辯論會一樣,導致最后誰也說服不了誰。
唾沫都說干了,還是沒有用啊。
“陳總設計師,你也沉默大半天了,是不是應該發表了一下意見了?”
便是這個時候,宋序言發現自己也搞不掂,只好趕緊搬救兵。
陳國華聞言,笑了笑,搖頭道:
“我都支持你們的決定,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
額!
錢學森、孫家棟等人聽到他這句話,頓時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這陳國華可真是厲害啊,兩邊都想討好?
不過,陳國華可沒有說完,大家只好繼續按捺住心情,繼續往下聽。
“我們先來聊一聊,如果我們爭的話,會有哪些好處和壞處吧”
“時隔二十一年,不準確來說,應該是二十二年時間,因為就算我們現在啟動應急預案,那最起碼也是明年才能夠真正實現登月計劃.”
“比人家華盛頓晚了二十二年時間才實現登月,外界對我們的看法,其實不會有多少改觀.”
“或許我們會因為這一次拿下了第二,然后很多奮斗在科研第一線的工作者就會振奮,然后因此迎來大爆發.”
“不會的,我們拿下第二名之后,只能是短時間內振奮人心罷了我們看看華盛頓就知道了,他們在這些年有什么進步嗎?”
“航天層面的競爭,其實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科技競賽了,比拼的是國家實力、底蘊,一次兩次的意氣之爭,如果真的那么有用的話,那么過去小半個世紀時間里,莫斯科和華盛頓就應該有一個勝者才對,可實際上呢?”
結果不言而喻嘛!
會議室內的眾人,全都默默傾聽陳國華的意見,他說得也很有道理,但總感覺這個邏輯,好像哪里不對?
但又感覺不出來,唉!
“剛才孫總不是說了嘛,如果我們能夠爆發一下,拿下這個第二名,那么我們國家會變得更好.”
陳國華繼續笑著說道:
“這個我不否認,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們真的已經做好了登月的準備么?這里面還有那么多問題亟待解決,精確測控技術、特殊登月飛船和宇宙服、月球環境的極端條件等等”
“從我們過去的科研數據和實驗進展來看,僅僅只是精確測控技術,便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地球和月亮之間的距離是三十八點四萬公里,而我們目前的量子糾纏傳輸器的最遠距離,僅僅只是一萬公里罷了,還無法做到地面跟月球之間毫無延遲的通信技術.”
他提出來的這些問題,都是極為現實的關鍵技術問題,無法避免。
量子糾纏傳輸器這個新興的通信技術,自從一九八四年被研制出來之后,當時僅僅只是能夠實現一千兩百多公里的近距離量子信號傳輸。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早已經實現了一萬公里的傳輸技術。
然而,即便如此,面對三十八點四萬公里的遙遠距離,目前的量子糾纏傳輸器,還是太幼稚了。
換句話說,還需要在南天門空間站跟環月軌道空間站之間多建立幾十個測控站,才能夠確保跟登月飛船的通訊。(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