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瑞康帝薨逝,享年五十七歲。 舉國守孝,百姓中一年不得婚嫁喜事。 這時候石榴和范晉已經到了錦州境內。 四月殿試結果一出,范晉這一干上一屆春闈考進來學習的庶吉士也就正式散館,相當于結業了。 也給新晉進士們騰位置呢。 散館出來的庶吉士要么派往六部,要么下放。 范晉和石榴只想早點離開京城,走了靖安侯府那點小關系,也使了一大筆銀子,是以,范晉的任書是最快到手的。 下放錦州暨陽府榮縣任縣令。 榮縣是個中縣,不好也不壞,關鍵的,離京城遠,但離老家大名府,也就十來日的路程。 任書到手時,恰逢皇上病了,石榴和范晉也是麻溜的收拾東西,即刻起了程。 京城的宅子和鋪子這些自是留了人看著的,至于在京城待了兩年早把威風快驛站做上正軌的李榮棕和李榮榆,同樣,另派了管事接手,兄弟倆帶著林氏他們,跟石榴他們一起走的。 范晉去錦州當官,李榮棕兄弟倆就去錦州接著干威風快驛唄。 回程經過大名府,石榴和范晉還在家里頭待了數日,見見許久不見的眾親朋好友,然后再繼續往錦州去。 待他們去錦州安頓好,再接呂氏他們過來。 這不,剛進了榮縣,交接了文書,正式走馬上任的范晉,就收到了皇上駕崩七皇子被立為太子擇日登基的消息。 同石榴對視一眼,兩人也是唏噓。 本以為十七皇子是天選之子,可結果,才當了太子沒兩個月呢,就出了意外。 兜兜轉轉,最后的太子卻是七皇子。 七皇子也好,至少性情溫和,比趙王好太多了。 榮縣不大不小,下轄六鎮,四千戶百姓,范晉一上任就忙碌起來,一直到過年前夕,才算是將榮縣的事務都熟悉起來。 這個除夕,便是范晉和石榴兩個人過的。 年一過,石榴便立馬讓人回大名府接呂氏他們前來。 同時,也知道了京城事的后續。 趙王趕在太子舉行登基大典前夜發動了宮變。 那一晚,皇宮上方火光滔天,一直到天亮才平息下來。 趙王被斬殺于正德殿前,趙王府一干家眷皆被貶為庶人發往皇陵囚禁,永世不得離開。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改立國號為元德,冊封正妻為中宮皇后,尊嫡母為母后皇太后,尊生母為圣母皇太后。 再將底下的一眾弟弟全都封了王,或留在京城,或打發去封地。 一眾公主姊妹全都榮封賞賜。 除此之外,還封了靖安侯為靖安公。 自此,動蕩了兩年的皇儲之事也終于拉下了帷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