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集 二-《從囚徒到司辰》
第(1/3)頁
上位者
外神
癲夢(萬物源夢)
祂掌握著“因果律”。
(萬物偶然,數值跳幀)
共時性,即有意義的巧合,顛倒因果。
原初混沌之核的噩夢,舊日級別,外來者,想要吞噬蛾與陽的遺骸。
祂的夢中誕生了主角吉蘭·伊洛斯,熔煉了地球的靈魂莫醒,將其作為其中一枚棋子,入侵希羅世界。
“導演”大衛是之前的棋子,但失敗了。
故而主角天生就與眾不同,擁有金手指“天啟夢”。
主角的使命,就是吞噬希羅世界的力量,故而可以吸收各種夢中力量與知識。
“怎樣的結局,才對得起這一路的顛沛流離……”
主角最終利用尸刻反向吞噬癲夢成為司夢,卻陷入永眠,用以對抗“癲夢”與“尸刻”對自己的雙重影響,化作了沒有自我的規則,但也正是“沉淪之主”予以的命運指引,讓祂提前留下了錨點,故而找回自我,又回過頭創造了“泡影”權柄去幫助時間線之前的“沉淪之主”。
奧美爾的軀殼被“癲夢”侵蝕,化作了“硫磺公”,意圖毀滅世界,熔煉一切,使得萬物歸一。而殘王凱撒·杰拉德之女托利亞·杰拉德正是從“硫磺公”的軀殼中誕生,化作了慟容圣母。
尸刻(世界之病)
祂掌握著“永恒律”。
(萬物歸零,數值清零)
以無形的形式感染寄生文明,并以物理與意外方式將其毀滅,強制析出“精髓”(神秘性質的物質)吸收吞噬。
靈秘者之所以死后會化作“魘碑”,也正是被祂的力量所影響。
被尸刻影響的人會被扭曲觀念,認為神祇不應有感情,那是律的缺陷和污垢,唯有摒棄人的感情,方為真正的上位者。
一旦有了感情,就會出現意外,會有毀滅與失敗的概率;
舊神(初代司歲)
公元前的塵埃紀,當時的計時并不準確,人們將一年分為四季,沒有月份和星期,更沒有準確的時間。當時的時間只有晨、午、晚、夜四個時辰,故而司歲的另一個面相,在第一世紀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最初的司辰。
“飛蛾追尋著光,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亙陽,以身試愛,焚燒殆盡,然不可承受之重令亙陽崩潰,最終坍縮,裂變……”
兩位外神的相遇,致使毀滅,并創造出了新世界。
而司歲們,則從(卵核)所輻射出的區域(馬哈伯)中誕生。
四大司歲,即四大舊神誕生;
司歲因誕生于馬哈伯,為最初的神明,故而沾染了飛蛾與亙陽的痕跡,純粹卻又扭曲,祂們擁有著作為支柱的四大“卵核之律”。
疤父(春,火,寶劍,黑桃)
歌瑞亞,又稱血與火之神。
父神。
掌管“灰燼律”,血火。
代表正午的太陽(11-15點,5個小時)。
祂誕生于“亙陽”崩塌瞬間的裂痕,因承受無邊的痛楚而滿懷仇恨,對一切抱有惡意,渴望將世間萬物焚燒殆盡,被源質“核”的力量催生,在神之鄉“馬哈伯”孕育而生。
疤父渴望的,是傷口,是流血,是滿揣著仇恨的泄憤……
祂的苦痛只通往一扇且唯一的一扇門扉,那便是“仇恨”。【祂的符號為一個圓,被不規則的曲線分割,猶如亙陽尸骸上的疤痕與傷口。】
象征物為火,純粹情感為“仇恨”“厭惡”。
“歌瑞亞象征著一種極端暴力的虛無主義,對毀滅的貪得無厭的渴求,和對存在的永恒仇恨。”
“我的內心暗藏火焰,而火焰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尋得燃料,它便蔓延,這世界正是燃料,終有一日,整個世界都將燃燒。”
“即便燃燒冷卻,光芒黯淡,蜱蟲化塵,吾亦不會將息。”
繁母(夏,水,紅心,圣杯)
希薇安,又稱育與衍之女神。母神。
掌管“萌芽律”。
代表清晨的太陽(6-10點,5個小時)。祂誕生于“飛蛾”的灰燼之中,于神之鄉“馬哈伯”抽芽。
于時間之初創造男與女,公與母,雄與雌;【祂的符號呈現出豎橢圓加橫線,宛如1與0的交合;】
象征物為水,純粹情感為“繁衍”“渴望”。
“我憐憫你的辛勞,我不忍你的付出,我愿犧牲自我,為你降溫。”
“導致亙陽之死的不是愛,是欲望。導致亙陽之死的不會是欲望,而是憐憫。導致亙陽之死必不是憐憫,而是好奇。置他于死地的必不是好奇,終究還是愛。”
黯淚小姐(秋,風,方片,星幣)
愛麗絲,又稱愛與藝之女神。愛神。
掌管“激情律”,幻火。
代表傍晚的太陽(16點-20點,5個小時),可因其死后隕落,希羅失去了傍晚,下午四點便會進入黑夜,而此時夜空無月,只有滿天星辰。而這些星辰,實際上便是愛神的殘骸。
【最大的殘骸化作星體落地,將大陸砸穿,留下落葉地中海】
祂誕生于“飛蛾”與“亙陽”結合那一瞬落下的眼淚,可因為嫉妒“飛蛾”能尋得所愛,故而對愛有著難以理解的執著,卻又對幸福之愛懷揣著扭曲的恨意與嫉妒。
【愛神的符號是兩個交疊的完美圓,被一條橫線貫穿。】
象征物為風,純粹情感為“愛”“嫉妒”。
因嫉妒母神希薇安,不愿被母神比下去,利用雕刻之力,創造了完美人類,也就是偽神之種奧美爾,將祂作為棋子,欲圖動搖舊神秩序,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外神癲夢與尸刻來得突然,最終計劃還未實施便夭折,但奧美爾卻在最終成為了祂意圖守護美好世界的希望;
“怦然心動,以藝訴之。”
珍珠先生(冬,土,梅花,權杖)
伊凡,又稱變與死之神。
月神。
掌管“轉變律(死亡)”,靈火。
代表午夜太陽,亦稱月亮(21點-5點,9個小時),之所以占據的時間長,正是因為祂所掌握的律,與轉變有關,故而能夠奪取更多的時間席位。
祂誕生于“亙陽”毀滅時最后從裂痕中散發的光,是為殘陽,亦為終幕的倒影。
祂即是“恐怖”、“神秘”和“瘋狂”的代言人。(《惡靈附身》留聲機版本的德彪西曲目《月光》)
因光芒的斷續,使得祂變化無常。
據新神所述,其為最后一名仍在觀察著人類的舊神。祂是個孤傲且懂得忍耐的存在,不愿與人類及新神分享知識與力量或是世界的秩序,且有著許多策略與花招來削弱人類與新神的支配力和影響力,祂將人類妄圖成為真神之偉大計劃視為對舊神的褻瀆,于是密謀削弱新神的影響力。
象征物為土,純粹情感為“欺騙”“不甘”。【祂的符號是一個圓圈,中間豎放橢圓,橢圓中又交疊一個圓,猶如眼睛。】
“珍珠先生即是月神。祂雖為夜晚的舉燈人,卻不愿為人類點亮路途,祂總是我們第一個祈求的司歲,光輝燦爛,卻令人目眩,令人生畏。”
“在最初的時代,人類生活在黑暗里,跪著吃東西,那時的人類可以像寄生蟲一樣進入真實夢境……夢境無墻,多么令人感動的騙局。”
“祂是第一位響應人類的神明,但并非提燈照亮前路,而是借助光亮,獵殺那些無知且愚昧的訪夢者。”
新神(二代司辰)
新神們大多都曾是凡人,他們的“本我”(潛意識的欲望與情緒,因為“自我”和“超我”都是受到現實禁錮的,是被塵世所玷污的,所以需要摒棄)歷經“托亞蘭”飛升之門的考驗,抵達盡頭的新神殿,通過坐上“黃金王座”,面對自己的倒影,并與星體合二為一,于“馬哈伯”中實現神化。他們曾作為凡人從最開始便追求化身為完美,但即使在成為神靈之后也無法完全達到完美之境,就力量而言,他們遠遠不如舊神。在舊神遠離人類所處的塵世后,秩序逐漸腐朽,人們曾經追求的偉大本質被理則與規訓所玷污。
司辰是居住在真實夢境,托亞蘭的外世之神,是世界法則的人格化。
或許它們每位司掌一月以及白晝與黑夜的一個小時。但這個名字只是側重于對自然規律的支配,不能過分拘泥于時間,因此司辰并不是按時間一一對應的。
1-12月的司辰分別對應黃道十二宮,但是它們并不完全按照十二星座表現。
司辰有位置限制,現今,司辰的位置已滿。現存司辰有十二位位,司辰的上限也是十二位。每位司辰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愛好,也會因彼此陰謀的沖突而對立。司辰由祂們的使徒服侍,某些使徒亦有可能成為司辰……僅僅是可能。
數量是嚴格限制的,不只是司辰,使徒甚至嬗變者都有數量限制。每位司辰對應四位使徒(奧美爾卻是例外),每位使徒對應四位圣靈,每位圣靈對應四位奇跡。
司辰們裁定哪些事件成為歷史,哪些歷史又被編入未來。
角斗士(三月,3點與午夜3點,火,火星)
馬爾斯,戰斗與勝利之神。
戰神。
掌握“戰斗律”。
最強就是投擲;
“生物演化的魅力在于,原始并不代表失敗,失敗的唯一標準,是大自然將其從生態中抹除。’
“投擲這個動作,除了人類,沒有任何生物能夠做到。”
雖然英勇善戰,卻對于痛苦有著極度的畏懼,怕痛,一丁點疼痛都會讓祂感到受不了。
原型為戰士、先鋒、無畏者、幸存者。
象征物為牡羊(白羊),純粹情感為“好勝”“勇氣”。
挽歌小姐(四月,4點與午夜4點,土,金星)
芙蒂絲,妙喉與哀悼之神。
悼神。
掌握“靈魂律”。
從愛神的遺骸中獲益并飛升的新神,為“藝術三司辰”之一,悲傷,且愛慕珍珠先生。
【飛升受到疤父影響,時刻承受火焰的灼烤;】
“亙陽與飛蛾的墳墓中擁有許多隱秘的門,它們自然都是鎖住的,但挽歌小姐今夜將為我打開此一扇。珍珠先生手捧嚴冬,于門的另一邊靜待。”
“挽歌小姐承認一切都將逝去,哪怕是回憶……但回憶可以傳承,好似一支蠟燭,火焰燃燒不休。”
“挽歌小姐一言不發,靜默地似那畫廊燈間的陰影一樣,匯積成片。”
“挽歌小姐一言不發,但她的嘴角慢慢地,一分一分地向上彎起,我意識到我從未見過她開啟雙唇。”
“后來,我記得挽歌兒小姐和我如何手挽手漫步于已打烊的畫廊。她手擎蠟燭的光在其他畫中的臉孔上跳動。‘我們不會被遺忘……’她用極輕的聲音道,‘只要我們的畫像存世。’”
“我感覺我可能有點蠢,竟向一幅畫展示另一幅畫。但當我轉過街角走向畫廊時,發現天正在下雪,且只下在那條街上。路過的行人或瑟縮,或疾行,或大聲驚嘆。雖然畫已妥妥當當地包在牛皮紙中,我還是將它抱緊,然后踏上通往挽歌兒小姐廳堂的階梯。挽歌兒小姐不見了。在她曾懸掛,而今空蕩蕩的地方是一塊深色的長方形印痕。我驚愕地瞪大了雙眼。但她不在這里,我亦無計可施。現今雖無計,然而當我在自家的寂靜中解開淡白至極的畫作時,我看到它變樣了。一個模糊的身形站在虛界的門戶前,回首眺望著——等待我隨其同行。這個身形有些挽歌兒小姐的韻味。”
原型為大地之靈、音樂家、沉默者
象征物為金牛,純粹情感為“靜默”。
孿鳶(五月,5點與午夜5點,風,水星)
瑪麗(姊)與瑪莉亞(妹),又稱聆聽與見證之神。
孿神。
掌握“結合律”-“見證律”與“聆聽律”。
姐姐瑪麗為“聆聽”,妹妹瑪莉亞為“見證”。
“傳言祂們來自西方,誕自兩個子宮,兩人一為公主(妹妹),一為女巫(姐姐),自降生起便彼此相愛,并暗中相會‘尋求結合’……統御那片土地的諸王試圖獻祭公主與女巫以終結大旱,于是祂們橫渡大海并最終絕望地淹死,最終卻通過真實夢境的‘黑河’漂流至‘托亞蘭’,成為司辰。”
“在不可直視的光芒中,我看到孿鳶經過,祂們用四只手把兩條道路編織為一。”
原型為見證者、教師、講故事者、記者
象征物為雙子,純粹情感為“好奇”。
雅夫人(六月,6點與下午6點,水,月亮)
辛西婭,舞蹈與等待之神。
舞神。
掌握“肉體律”。
與挽歌小姐一樣,從愛神的遺骸中獲益并飛升的新神,為“藝術三司辰”之一,高傲,固守己見,排外。
【飛升受到繁母的影響,蕩婦,性欲強,時刻想著繁衍后代】
曾與導演有一腿,因為導演和繁母上過床,所以因愛生恨;
迷戀殘王,但后者根本不搭理;
原型為母親、療愈者、隱形人。
象征物為巨蟹,純粹情感為“渴求”。
正午曙光(七月,7點與晚上7點,火,太陽)
奧美爾,希望與秩序之神。
初代飛升者,上帝。
掌握“秩序律”。
其最初作為凡人,據說其是偽神的子種(愛麗絲為鉗制希薇安之子伽美什而布的局),誕生于愛麗絲的遺骸,是名副其實的司歲遺腹子。
祂出生便是半個司辰,懷抱將所有不同宗教與意識形態的人們團結于同一保護傘之下之理想,召集十二使徒與其攜手挽回舊世界的秩序。但強大的外神癲夢與尸刻卻將奧美爾污染,最終于公元0年自我分裂,讓自我精神體死于十字架之上,肉體化作“硫磺公”。
受盡折磨和苦痛,這使得他在生死之間的靈感達到頂峰,與托亞蘭建立起了聯系——而這種聯系,便是真實大道,也啟發了后世,那便是
“一切折磨,皆替世人所受。”
但此番行為只會化作服務于奧美爾之雙翅,使其化作殉道者,他所蒙受之痛苦也將推動他升維至神之鄉“馬哈伯”,成為真正的司辰,更是比一般的司辰更為強大。在真正的飛升完畢之后,奧美爾為死之復仇而歸來。他那血染之路撼動了世界的秩序,摧毀了當時的舊神所享有的崇拜,但這也讓其消耗過度,從而休眠。【奧美爾的符號是十字架,象征著其作為殉道者的死亡與飛升之處。】
祂殺死了伽美什,并發動了“時間更迭事件”,發展科技,讓世界的計時成為了二十四小時制,至此,開創了公元紀年曙光紀。
原型為國王、小丑、孩子、表演者
象征物為獅子,純粹情感為“犧牲”“表達”。
(注:伽美,茂汐之貝,又稱自然與無定之神,其作為希薇安與歌瑞亞之子,雌雄同體,生長與腐敗,生機與死亡的權柄于一身。脾性會如同人類般變幻無常,并反映在各類自然現象之中。
伽美什的符號形似漩渦,象征著大自然中不斷變化的狀態。)
慟容圣母(八月,8點與晚上8點,土,卡戎星)
托莉娜·杰拉德,又稱折磨與犧牲之神。
圣母。
掌握“黑暗律”。
生來宿疾,不知治愈。(沒有雙腿)
替人受難,無時無刻不作為充當“黯淚小姐”尸骸散發出瘴氣的過濾器,為塵世減輕負擔;
最初是由白雪女士與“救世主”威廉于真實夢境中結合誕下的凡人女孩,她從出生開始便待在寂靜地牢之內,在最終前往地牢的最深處,代表她唯一所知的一切——人類的黑暗與苦難飛升成神。這也意味著人類終于開始正視苦難,運用自己的雙手走出中世紀,邁向成就現代之路。在現代,折磨與犧牲之神雖已不再如之前那般聞名,但仍作為飛升之神被各類宗教學習其教義,掌握許多與她有關的諸多力量與魔法,目前暫且未知究竟是誰將女孩帶至黑暗祭臺令其飛升成神。
脫胎于瘋狂與遺忘之神硫磺公(奧美爾的軀殼)的懷抱,托莉娜也可以算作是上帝之女。
被主角吐槽,不應該叫“折磨與犧牲之神”,而應該叫“可惡與嫉妒女神”,“檸檬女神”。
原型為仆人、完美主義者、尋道者、分析師
象征物為室女,純粹情感為“執著”。
祂曾有機會可以恢復雙腿,但面對兩難,祂放棄了這個機會,返回幫助吉蘭;
雪女士(九月,9點與晚上9點,風,谷神星)
夏迪亞,又稱鹽與公正女神。
鹽神。
掌管“平衡律”。
追隨奧美爾的足跡,成為尋道者,于曙光紀809年成功踏上了成為司辰的旅程。通過真實夢境,進入了托亞蘭飛升為司辰,夏迪亞便成為了“白雪女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