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等陛下回應李福之言,譙周在杜瓊授意下也出了班列。 “啟稟陛下,臣有事奏!” “嗯!汝兄亦在搶占蠻夷土地之列,譙典學之言朕也當聽之。” “回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需個郡守、都護府嚴查,待將證據掌握、來龍去脈查清之后,陛下方可依照實情再做判斷。 以我所知,愚兄和吾同為少貧愛學之人,數十年讀遍圣賢之書,也皆為蜀中經學儒士。 吾兄參與搶占蠻夷土地之事,怕不是本意,多半是受奸人脅迫、迷惑所為。 此一點也望陛下明察!” 譙周話音剛落,班列之中又走出一員朝臣。 “臣蔣琬有事啟奏!” 李福見蔣琬出列,怕蔣琬說出對益州諸公不利言語,趕忙向蔣琬稽首道: “此事與大將軍身邊之人又無甚關聯,吾看大將軍還是不要摻和了吧?” 蔣琬先向陛下一拜,而后笑著對李福道: “陛下詢問的是朝堂諸公,又不局限于李尚書等益州人士。 況且吾只是欲提出些解決辦法,汝等那點破事,本官還真不屑一顧。” “哼!既然不屑一顧,為何在吾等與陛下交流之時打斷陛下思路?” 李世民見二人針鋒相對起來,怕一會鬧將起來,影響自己接下來的計劃,趕忙打斷二人道: “公琰,李尚書,汝二人不必爭吵。 此案雖已查出諸多參與之人,但其來龍去脈尚不明確,監察之權也已下放郡縣以及都護府,朕不會馬上就治誰的罪,定然是要等個郡報告的。 今日在朝堂之上,針對此事,大家皆可暢所欲言。” 陛下既表態,李福也就不再阻攔,白了蔣琬一眼,不情愿的回了班列。 蔣琬不理李福,只看向陛下,躬身一拜,而后稽首道: “回陛下,臣以為,此事之所以會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如今朝堂內外官制混亂、臃腫。 眾多官員之中,有才能且盡忠職守者恐怕不足半數。 否則諸如此等一郡之中從低到高每層皆有官員參與之事,便不可能發生。 但凡官署之中有多數心向朝廷,兢兢業業之官員,發現有欲破壞朝廷政令者,早就出手阻止或是上報,將違法之事扼殺。 從個郡急報來看,甚至有可能一郡之中大小官員聯合起來蒙蔽太守,主動配合歹人破壞朝廷政令! 還望陛下以此事為引,嚴查朝堂內外所有官員,清除庸官、冗官,令朝堂內外官場清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