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3章 鹽攝天下-《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第(1/3)頁

    私鹽之利?

    此話一出,朱元璋自己都覺得,面前仿佛有一座巨大的寶藏,等待著自己開采。

    然而,何其難?

    “這私鹽之利,咱不是沒想過,咱更是饞的連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鹽引論》上,關于大明六千萬百姓,每人每年吃五斤鹽,就有三千萬兩的白銀,這個數字你聽聽?”

    “咱聽了都覺得害怕!”

    朱元璋說到這里,又趕緊說道:“只是,這些年打壓了多少私鹽?有用嗎?這《鹽引論》上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各地的運輸困難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交通便利自然好管。可有的地方,它就是沒辦法去涉及。”

    說完了煩心的地方后。

    朱元璋想到正事。

    “還有……這小子話里話外的態度你難道看不出來。他還說咱將軍國利器,托于一紙鹽引?這話里話外的意思,不就是讓咱廢除鹽引?”

    越想他越是回過味來了。

    “咱猜到了他的想法,胡惟庸此前為難過他們,所以此子就是想借著此事,扳倒胡惟庸管的鹽引!”

    “砰”的一聲!

    朱元璋忽然惱火起來。

    “一介小小的孺子,想扳倒一個丞相?”

    “滑天下之大稽!”

    “這是以私心報復公心,連帶著咱大明的鹽引國策,是不是都成了此獠的工具?”

    馬皇后看著對方說著說著又憤怒起來的樣子,倍感無奈。

    “剛才還說的好好的,這還沒到六月的天呢,你怎么說變就變!”

    “因為咱反應過來了!”

    朱元璋道:“你看著吧,明天朝會,不!恐怕現在百官的奏疏,已經開始動筆寫了,咱待會兒回謹身殿,又會是如山般的奏折!”

    “此子所言,你看看全是畫餅,什么私鹽之利,什么不用鹽引,朝廷能運送糧草的辦法。”

    “可問題是,咱用商賈運送就是不想勞民傷財,也能借助商賈的手,開墾土地,此乃良策!”

    “而非是他想出來的,一個個聽起來宏大高遠,但細察全是紙上談兵!”

    眼看著馬皇后還要說話,朱元璋直接看向前者以及朱標。

    “那你們兩個來說,這《鹽引論》上的問題,此獠準備用什么辦法來替代鹽引?還能收獲私鹽之利?”

    聞言,馬皇后和朱標紛紛沉默。

    他們也說不出來。

    當初鹽引制度能被采納,其實和衛所軍戶制度一樣,都是無奈之舉罷了。

    “說不出來了吧?”

    見此,朱元璋則道:“洞察力雖好,但沒能力解決,只會把問題拋給別人,可他卻低估了鹽引的重要性。”

    言罷。

    朱元璋起身,“一紙鹽引,的確托不起我大明的軍國大事,但卻足以算是一國支柱!”

    此話一出,算是一錘定音。

    只是話雖這么說。

    而朱元璋則繼續坐下,又看向那番《鹽引論》,極其仔細。

    馬皇后和朱標看的越發無奈。

    而等了一會兒。

    又有太監趕緊過來匯報,朱元璋只是聽了一會兒,便不由得抬頭看向馬皇后。

    “看看,正說著那些奏疏就來了!”

    他看向朱標,后者也已經起身。

    “走吧,壓下一事,另一事又起來了,也不知道那蘇貴淵把假鈔查出來了沒有,此子的手段,是真的精準啊!”

    一句話,透漏好幾個信息,卻是連馬皇后都不知道朱元璋在想著什么。

    ……

    格物院。

    自從格物快報發出去后,蘇閑就一直等著。

    格物院雖說破落,但占地面積也足有七八畝地那么大,后院還有亭臺樓榭,一看就是曾經的大戶人家的宅院。

    只是早已經破敗,招收來的工匠這短時日,只是收拾了前院,劃下鏈兩個小院子,暫且由工匠和一眾學子負責。

    而在前門,也特意開了一個小房間,專門匯總各個“工匠”或者是學子交上來的答案。

    而這么一個下午的功夫,已經好多信封遞了上來。

    賈賢是跟黃恪等國子學學子,一塊來的,其專門負責收攏這些信件的,由其將篩選帶給蘇閑。

    蘇閑一眼掃過,除了對于“銅球”的答案分析,剩下的竟然都是關于“鹽引制度”。

    “看來對咱們認可的,不是一個兩個啊。”

    蘇閑翻閱這些信封。

    連他自己都意外的是,第一批上來的這些信封內,對鹽引論認可的非常多。有的是從自己家鄉出發,說官鹽他們從小都吃不起,還是從山里跟著挖的礦鹽。

    還有一些字跡娟秀的,也訴說這幾年官鹽漲價非常厲害。

    甚至還有人出主意,回答自己在《鹽引論》中提出的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