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閑的這段話在朱元璋聽來,那些蠱惑性的話語他自動略過,最重要的信息點,卻是一個沒漏。 按照他的說法,之后的大明。 一、要將各類實物稅,全部兌換成財稅! 二、廢除徭役! 三、不再驅使百姓去運送糧食,而是讓人自發的去? 可這怎么可能? 聯系到其剛開始說的那些,換成財稅之后,還要在富戶之上大做文章? “古人云: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當初空印案之后,圣上給其的評價,我還想著太高了,現在看來……果然名不虛傳!” 蘇閑再度看向朱元璋,今日對蘇閑而言,今天該說已經說完了。 …… 常菁無奈道:“我們之前就說了不得干政,你若是想給父皇火上澆油再罵你兩句,你就去說,反正我們在后面也是看你被罵。” 其聲音溫和,面容慈祥,不如李希顏那般剛硬,而是真的在解釋:“此利,可解釋為有利的方向,是與民為善,民心所向的大利。” “說不定長大之后,還真是輔佐良臣呢。” “或許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果然,蘇閑這邊也慢慢的安靜下來。 這是蘇閑最后一次來大本堂了。 但是…… 但蘇閑相信。 “再說了,咱們大明又不是大宋,駙馬照樣能位極人臣,還受父皇重用呢!” 此話一出。 要說蘇閑之前說了那么多,只是讓朱元璋猶豫的話。 “真金尚能用烈火再度淬煉,沒道理一個孩子不行!”李希顏呢喃自語,“只是,以后不在大本堂,甚至不在京城,縱然被流放,也可以當做從小的歷練。” “現在大理寺公堂,正在問審蘇貴淵!” 崇寧公主卻適時打斷,“什么甘羅苦羅?剛才李先生不是說了,他也是為私利,可惜,談了這么久。把寶鈔說的這么厲害,又有什么用?” “看吧,看吧!”崇寧小聲道。 “同樣的情況,還是運送這些糧食,今天來了一個財大氣粗的富商,喊著運送糧食,不僅路費全包,而且還給歲俸?” “陛下自己都知道,當初餓肚子的時候,腦海里出現的第一件事,是先吃飽肚子。” “何事?” 畢竟,眾所周知,圣上到這時候,也該下令了。 說著。 最后的決定,還是在這位帝王手里。 “而非高談論闊,站在高處喊著讓百姓一心為公,先生不覺得這是在做夢嗎?” “在此期間,國朝上上下下,一片動怒!” “民收民解是陛下將很多權力,給了地方,而官收官解,是陛下重新將這些權力,收回來!” 他雖然和蘇閑有很多意見不合,但還真不想看到其就這么遭“不白之冤”! 正這么想著的同時。 “或許,以百姓私利而出發,人人私利,也是大利,這才是大公!” “剛才說的已經說過了。” 在她看來,這如果是當朝的一些目光長遠,睿智明理的長者說出來,才較為真實,可從他口中說出…… 這時。 那么問題又重新回來了。 但,也只是警惕。 他目光轉移,看向蘇閑。 而劉三吾仿佛陷入沉思,又重新閉上眼睛。 “眼下我大明要做的,是讓這天下先出現能養活百姓的小流,走出這第一步!” 崇寧笑著點了點頭,然后眉眼清涼,看著身后笑道:“這辦法很簡單,國朝有國朝的律法,但天家也有天家的恩榮!” “唉!可惜嘍,不管是甘羅苦羅,現在就看父皇,想不想保這個少年甘羅。” “看似高談論闊,偏偏又沒有遺漏人心,而是從天下百姓的角度,去真正思考……且深思之下,確能可行!” “不求回到原職,只要安安靜靜待在京城就好?” 他忽然發現了一件事情,那便是這些做學問的,很多時候總喜歡站在高處夸夸其談。 而此刻…… 因為這要是能脫罪,那大明律可就白扯了。 突然! 陛下心中似乎早有決定,此刻看向蘇閑,語氣逐漸嚴肅。 “理解清楚這兩者的差別……” 今日侃侃而談的蘇閑,卻是不會再來了。 “先生們站的太高,做學問的時候能從高到低,如同山頂積雪,化而為水,流淌山腳,滋潤土地。” 說完這些。 一遍說著,其仰起頭,目光停到朱元璋那里。 “陛下想一想,假如我等為貧寒百姓,官府強行征調的勞役,我等是心甘情愿,迫不及待的心情,還是心憂忡忡,甚至在背地里破口大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