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看的也看到了,皇孫之間的笑話也讓他們笑了,蘇閑說的也足夠讓人深思了。 “那么與之相對,能力越小,責任也就越小。顧人先顧己,沒道理自己還吃不飽,就要為民分憂了?!? 對他而言,沒有落到實處的,終究是一場空談。 她也只能嘆道:“大秦曾有甘羅,我大明或許也有少年甘羅?!? 還是太小,年紀小,就能再度塑造。 帝王之心,難以動搖,縱然是蘇閑剛才所說的那些,就算再有遠大的前景和未來。 明天,太陽會繼續升起,國子學的大門,會依舊打開。 崇寧公主說的肯定,常菁便看向她。 因為這寶鈔印版外流之事,圣上的決定能慢一些,甚至,出現逆反心理最好! 如此想著,他們也看著蘇閑。 朱元璋沉吟良久,忽然閉上雙目,手指不時輕扣扶手,嘴中不時喊出的三字,卻是讓一旁的馬皇后聽得真切。 馬皇后徐徐一嘆,夫妻良久,她自己都非常清楚,這位大明的皇帝,最看重的是什么。 等著后者回過神來后,她就準備立刻出手。 蘇閑無奈道: “先生們或許有如此高的覺悟,但百姓都是俗人,相信這天下人,包括我在內,九成九成九成九……都是俗人,可沒有那么高的覺悟。” 常菁無奈一嘆,這當初救了她命的孩子,她是真不愿意看到其因為父親受到牽連,那可真是無妄之災了。 蘇閑則是神色一動,胡惟庸的動作,比想象的更快! 而此刻。 常菁和徐妙云共同看去,其嘴上沒把門的,頭腦也簡單,還沒嫁過去,就想著給夫家謀一個好前程。 “招蘇閑為駙馬?” “人心趨利之下,我大明的國祚,恐怕也要動搖!” “先圣教化天下,所謂:公心、公道、大義、大利,所行所往,皆是為公。大明治理民間,同樣是需要百姓尊行公道!” 話說的沒錯。 轉瞬間,她們這一邊的氣氛,又重新變得凝重起來。 “大嫂四嫂要是不相信,那我就不說了。不過我可提前說了,我這個辦法是真有效果的。不說那蘇貴淵了,總之那蘇閑我敢保證,半點事情沒有,不僅如此……以后照樣還能在我大明朝,如今天一樣,談及國事?!? “先賢的話,你是這么理解的?”李希顏惱怒無比,他從很久之前就發現,蘇閑這小子對很多先賢之語,理解的不是有偏差。 李希顏已經被說的怒不可遏,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氣的臉色漲紅。 “要不然……哼哼,等著被其父牽連吧,這可是我苦思冥想想出來的辦法,你們看著辦吧?!? 嗯? 對此,朱元璋雖然有些驚訝,但卻似乎并不意外。 “起兵反元,建立新國的事情,那時候餓肚子的陛下真的想過嗎?不都是實力壯大、兵強馬壯,引得有才德武備者紛紛來投之后,才逐漸有了爭奪天下的力量?” “同理,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這句話并非是什么強加別人身上的責任,而是實力到達一定程度后,就會自然而然出現的描述?!? 一一一.二五三.二一八.三七 “我倒是有辦法。” “咱們犯事,不歸國朝管,是歸宗人府管的。” 什么高屋建瓴,說出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公心公道。 種子已經在朱元璋的內心里種下,至于到底什么時候生根發芽…… “此子今日所說的官收官解、一條鞭法、甚至還有這人心向利之說,簡直發人深省?!? 但當話語響徹到耳邊的時候,剛才和蘇閑爭吵的李希顏,卻是沉沉一嘆,嘆息之中的可惜,隔著數十米都能感受到。 “先生說先賢云,我也能說先賢云。” 然而蘇閑卻看向劉三吾。 此話一出。 然而就在這時,崇寧公主卻是眼神一動。 劉三吾的這番話,也讓朱元璋猛地警惕起來。 “先賢也說了,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當話題到末尾的時候,這里的一切,也該結束了。 “而按照你所說的,世人皆重利,此為利益,乃私利?!? 朱元璋顯然也已經看到,此刻皺眉看去。 蘇閑仿佛真的將話說完了,閉口不再談及。 此刻,常氏太子妃身邊,燕王妃徐妙云沉思許久,也不由得驚異道。 “但這可是丟掉了印版,當朝百官怎么會容忍此事?父皇就算有心,也恐怕……恐怕并不會和當朝百官作對,更何況父皇自己就很震怒!” “如果罪名坐實,不是丟掉印版,而是其真的和外面有所勾結,貪利自己放出去……”說著,徐妙云也不說話了。 就像是從朱元璋的內心中萌發而出,他赫然轉頭,看向蘇閑。 “好!有你們這句話就行了?!? 崇寧公主說完。 徐妙云聞言,也是點頭默認。 果然! “你想過沒有,若是到那時候,人人重利,豈不是世道崩壞?不會再有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風骨,也不會再有忠骨秉存的義士,道義不存,何來安寧?” “收回權力!” 李希顏和劉三吾等人,顯然也已經意識到。 然而,就在她說完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