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標愣住了。 看著父皇認真的表情,他整個人都有些回不過神來。 父皇不應該是震怒嗎? 還有,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太多,以至于他自己都有些恍惚起來。 現(xiàn)在最重要的,不是應該查“印版案”嗎?可現(xiàn)在卻在做什么?蘇閑的這封《四民稅收論》打亂了他們所有的節(jié)奏,其引發(fā)的影響,僅僅是半天過去,從京城的影響就能管中窺豹…… 若是處理不及時,恐怕真的要出大問題。 可印版案還沒定下…… “你既然知道,這四民稅收論上所說,后面大半部分都是其在大本堂所言……那接下來就看看會發(fā)生什么?” “朝廷自有規(guī)矩,一方人做一方事。三司既然去查印版案。那誰在應天府衙喊冤,自然就該讓應天府主事的去審!” 朱元璋說完這些,便似乎將此事不放在心上。 而朱標本人,卻像是被醍醐灌頂一樣。 他很快反應過來,父皇是真的要讓應天府去查富戶? 可如此一來。 “父皇,難道您還真想……” 似乎是說出來的話有些嚇人,朱標自己都有些遲鈍了。 “真想什么?事情八字還沒一撇,查出來的才是真的。” 說著。 朱元璋擺了擺手,“近期你先總覽國朝事務,若無要事,就別一驚一乍了。” “是!” 盡管他知道的很多,但父皇最近的許多動作,都讓自己極其迷惑。 不過,接下來要做什么,他自己倒是清楚了。 拜別父皇后,朱標很快離開。 而朱元璋這才拿起旁邊的格物快報,目光停留在某些字眼上,縱然心里有所準備,每次觀看,他都不由得說一聲大膽! “皇爺爺,這上面說,明天蘇閑會去天江樓。” 就在這時。 朱雄英眼巴巴的看向朱元璋。 后者甚至不用想,就知道其在想什么,“你也想去!” “嗯!” 朱雄英立刻點頭。 “好,反正也閑下來了,爺爺便帶你一塊去……” 朱元璋答應的非常輕松,而朱雄英也是意外的高興無比。 …… 與此同時。 “丞相,果然如你所料,這快報發(fā)出去僅僅半天,京城就有許多喊冤的了。” 宋慎匆匆到來,看見李佑早就到了。 他連忙將現(xiàn)在發(fā)生的,匯報給胡惟庸。 后者顯然早就聽聞,此刻點頭表示知道。 “想來,圣上現(xiàn)在也很是懊惱吧?”李佑笑道:“明明放了蘇閑一馬,其還如此蹦,現(xiàn)在京城人心大變。” “這份快報,要是再醞釀下去,恐怕讓很多人要生出異心啊。” 面對兩人的猜想,胡惟庸當然早就知道。 “百官那邊怎么樣?” “折子早就飛上去了,聽說幾個尚書,甚至還親自跑去應天府衙去看……那些看到格物快報上有關富戶內容的百姓,此刻也明顯急了眼,都以為是圣上放出風向,借著這股風在喊冤。” “喊冤?”胡惟庸冷笑道:“咱大明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冤情!” “丞相您還是料事如神。”宋慎也立刻恭維道:“再這么下去,恐怕朝野都要非議格物院,乃至長孫起來……” 說到這句話,他自己都有些心顫。 “哼!事情還不夠大,等著吧,繼續(xù)醞釀下去,等到消息不止傳遍京城,甚至傳遍整個兩浙、兩廣,乃至整片東南……這亂子,還多著呢。” 說著,胡惟庸自己都笑了起來。 畢竟,那句杜絕官身一體不納糧,甚至明著挑起大明四民矛盾的話,聽在那些人的耳朵里。 那就如同即將傾塌的大山一樣,自會有人著急的。 “丞相,應天府衙的差事,咱們此次正好借著機會,派去一個知府。” 就在這時,李佑很快提醒。 胡惟庸輕輕點頭,正是此理。 現(xiàn)在一切都在自己的計劃中,應天府知府這個位置,看似比不過國朝的那些六部、甚至大理寺、御史臺。 但地方官就是地方官,應天府一地的治理、民間瑣事、邢獄,統(tǒng)統(tǒng)都在管轄之內。 沒道理放這空位的。 只是,就在這時。 “丞相。”一道身影匆匆來到門口,胡惟庸看去,卻發(fā)現(xiàn)是中書省的另一位右司郎中。 “何事?”李佑轉身,對方明著是汪廣洋的人,當然后者不管事,其身邊人,自然在中書省也就行若透明。 “應天府開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