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王的清君側大軍和沈南梔預想的一樣,先勸降,只要開城門放他們過去,不會傷害一人一馬。 但是吧,沒有誰敢開,這若是開了城門,可就是背叛朝廷,成了韓王的人。 地方官都愁白了頭發,打又打不過, 放行也不敢,真的是要人命啊! 戰亂只是在邊境,這些地方都多少年沒有打過仗了,長劍長刀都生銹,拿不出幾樣像樣的兵器來呢,怎么打? 幸好飛鴿傳書, 帶來了朝廷的決策,地方官們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這真的是攝政王妃能想出來的主意呢。 就在韓王等得不耐煩,打算攻城的時候, 當地官員派人來談條件,過去可以,除了不傷害百姓,還得給錢。 “給錢?” “對,給錢啊,我們得拖家帶口的逃啊,不然朝廷怪罪下來,全家都沒活路了。 ” 韓王最不缺的就是錢了,能用錢解決的都不算事兒,“你們要多少錢?” 只是個小縣城,縣令試探著道:“最低十萬兩銀子,不能再少了。” 十萬兩銀子也不多的, 韓王給了,順利過去,還給百姓們撒了無數銅錢,代表韓王的大方,以后擁戴韓王做皇帝,保證他們更富裕。 這話聽聽也就過去了,每一任皇帝都這么說的,新帝繼位還免稅三年, 大赦天下呢, 過去之后還是老樣子嘛。 韓王覺得這次出征異常的順利,除了趕路辛苦,遇到城門,只要拿錢開路,沒有辦不成的。 最后形成習慣,到了新的城池,直接談條件,唯一讓韓王不開心的就是這幫地方官兒學精明了, 十萬兩銀子只是打底, 都會獅子大張口,要的錢讓韓王都吃不消,最多的竟然一張嘴就是一百萬兩銀子,這可把韓王給氣著了,他有錢也不是冤大頭,遇到這種官兒,直接打死了吧。 最后明碼標價, 縣城是五十萬兩銀子, 州府是八十萬兩,算是過路費了。 有的地方官想要換成糧食,韓王也都準了,福州打下周邊的小國家,那里的稻米一年三熟,并不缺糧食,海水還能曬鹽, 這些都是硬通貨,都是韓王起事的底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