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這樣,韓王走的很順利,不過兩個月時間,已經走了一半兒的路程了,再有倆月,就能兵臨京師了。 韓王意氣風發,幻想自己要坐上龍椅的時候, 屬下來稟告:“王爺,咱們的錢已經花出去一大半兒,按照這么給的話,怕是堅持不到京師就會花完了。 糧食和海鹽都需要長途運輸,損耗太大, 也不能給糧食給鹽,必須另想辦法。 ” 這個消息像是一盆冷水澆在韓王發熱的腦袋上,“咱們準備了上億兩銀子啊,怎么會不夠?” 幕僚給他算了算賬,除了地方官要的過路費,還有撒給百姓們的紅包,一個地方看著不多,可是還有自己的十幾萬大軍吃喝花銷, 架不住城池多啊, 足有數千個,金山銀海都不夠給的。 他花出去的錢竟然比祈云煦的軍費都要多, 讓沈南梔挺高興的,這些錢一半兒落入她的口袋,一半兒露在當地,用于當地建設。 這讓地方官兒們高興壞了,這么多錢運作的好,最少能截留兩成為己用,這可比貪污來的安全呀,王妃是愛護下屬的,當然要支持王妃監國,什么韓王,趙王的,都不如攝政王。 韓王已經被架起來了,輪到他進退兩難,繼續撒錢吧,錢不夠,不撒錢吧,就要打, 現在已經走了數千里路了,剩下的一千多里路要一路打過去,可不是一般的艱難。 韓王并非武將出身,躲在背后陰人算計還行,真的打起來,也沒有自信能贏的。 南邊的將士普遍個子矮小,也不擅長養馬,這十多萬將士大多是步兵,真的打起來,不夠人家騎兵幾個來回收拾的。 …… 事情的進展讓朝臣們很開心,都忍不住夸韓王大好人呀,這不是給自家送錢送糧送鹽的嗎? 再沒有這么好的藩王了,可以多來幾個的。 對沈南梔的看法再次改觀,王妃是懂人心的,把韓王給拿捏的死死的,王妃好本事呀。 邊境戰事也頻繁傳來好消息,大金要和談,不打了,這次竟然是韓國郡主親自來京師,也算是故地重游,回故鄉看看。 朝廷上下一派輕松,原本以為會兩面受敵,天下大亂,結果竟然都發了一筆橫財,這走向讓人看的迷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