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二老的認知里,兒子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那就得供起來。 每天吃吃睡睡就行,別的啥也不用干。 只是偶爾林小東還會來找他上網(wǎng),哪怕陳鈞在網(wǎng)吧坐不住,他還是鍥而不舍,回回都來喊他。 而陳鈞也盡量不去掃他的興致。 很快,時間來到了臘月二十七,距離除夕也就剩三天了。 這天,全國各地家家戶戶幾乎都開始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迎接新春。 唯獨有一個地方,在佳節(jié)來臨時,卻越來越忙,甚至都開啟了緊急戰(zhàn)備。 這個地方,就是部隊。 京都安德里北街二十一號,也就是總政大院內。 這里的氣氛不僅沒有因為新春的到來而松懈,反而比平時更嚴。 身穿軍裝的總政干部進進出出,大家都在忙碌著。 在總政辦公大樓的二樓,其中一間燈火通明的大型會議室中。 十余名軍官認真的坐在桌前,翻閱著手中的試卷。 上面下達了命令。 各單位緊急戰(zhàn)備已經(jīng)拉響,后續(xù)還有很多工作安排,今天必須將手頭的工作全部忙完。 包括關于強軍計劃的考卷閱卷,也要統(tǒng)一進入收尾階段。 安靜的大廳中,只有偶爾的“擦擦”聲傳出。 中間大廳的位置,一名年約五十歲的大校,名叫李軍政,他正戴著眼鏡,神色嚴肅的捧著手中的一摞稿紙認真瀏覽。 這是一篇關于強軍目標的軍事理論提綱。 標題是《新時期強軍目標》。 一開始,李軍政并未看出這篇理論有什么獨特的地方,起頭都是在講關于1985年京都軍區(qū)和奉天軍區(qū)進行“合成集團軍”試點的描述。 從理論方面,詳細而認真的分析了當時步兵,炮兵,裝甲兵,工兵,防化兵,和陸軍航空兵的編組。 這些東西,都已經(jīng)過去了二三十年了,部隊里面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編組戰(zhàn)斗模式。 不是什么太過新奇的觀點。 可看著看著,他自己都不由得入了迷,因為這篇理論觀點當中,從合成編組變成了合成化,并且還提到了比師更小的旅,甚至是營的合成理念。 以軍一級的編組作戰(zhàn),分析到營一級的協(xié)同作戰(zhàn),更是從多地形出發(fā),描述營級作戰(zhàn)單位的優(yōu)勢。 從重型,輕型,空突,山地,兩棲等多模板化嵌入式作戰(zhàn)體系。 從機動速度,到全天候全地形開始分析。 只是看著稿紙上的文字描述,都似乎在他眼前展現(xiàn)了一副全新的作戰(zhàn)體系雛形。 其中還融入展望未來作戰(zhàn)指揮的多源感知,作戰(zhàn)要素高度融合,作戰(zhàn)空間多維擴展等等,更是讓他看得頗為驚訝。 類似的部隊發(fā)展前景設想,這幾年上面沒少研究,一直致力于在這方面進行開闊。 成果自然也是很顯著。 軍校學員知道這些并不稀奇,因為各軍事學院,也要與時俱進的學習類似的前沿思想。 李軍政今天批閱的試卷中,同樣的前景設想描述,不下幾十個。 但問題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描述的這么細致,這么全面。 更讓他驚訝的是,這份軍事理論,和今年京都軍部召開的年終大會上,要提起的其中一項不謀而合。 甚至,規(guī)劃的還要更細致。 李軍政拿著這整篇理論,足足看了將近兩個小時,連續(xù)從頭到尾研讀三遍。 這才長出了一口氣,他抬手摘下眼鏡,將手中的稿紙塞進旁邊桌上的牛皮袋中。 接著,他拿起牛皮紙袋,起身大步離開。 他要去見總政的首長,將這份理論交上去,讓上面的人做決定。 閱卷的大廳在總政辦公大樓的二樓,而他這次要去的是六樓。 六樓拐角第二間辦公室就是主任的辦公室,主任名叫王建平,既是總政的主任,也是總負責人。 李軍政大步來到主任辦公室門口,他抬手輕扣房門。 聲音洪亮的喊道:“報告!!” “進。” 不多時,辦公室傳出一聲低沉且威嚴的聲音。 聽到聲音,李軍政這才拉動門把手,將辦公室門推開,大步走進屋內,站直身軀,抬手敬禮:“主任好!!” “嗯,老李,有什么事?”辦公室內正低頭伏案,身穿軍裝的老人,正是王建平。 他聽到聲音后,抬頭看了眼來人,隨口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