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桂北冬天的寒風,都感覺沒有那么刺骨了。 陳鈞轉頭看了一眼家鄉的融安站。 2014年這時候還是老站呢,上下總共兩層,看起來占地也不大。 印象中,這個老站再有四年,也就是2018年的時候會動工給拆掉,轉移地方重建。 這次回來,他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乘坐抵達這里的火車了。 因為13年年底,桂省開始全面進入“高鐵時代”,很多高鐵路線都在試運行,并且有不少都已經通行。 他這次回來沒查路線,這些消息還是坐在火車上時,乘務員宣傳的呢。 有了高鐵,從西京到融安,這一千五百公里,就不需要十幾二十個小時,只是時間都能縮短一大半。 那時候就方便的多了。 陳鈞手中拉著行李箱,他快速跟著人潮從車站出來。 “摩的摩的,小伙去哪嘞?” 他剛走出車站沒多遠,就有一個中年大叔,頭上扣著厚厚的皮帽子,滿嘴哈皮的招呼他。 “到縣城有班車的地方就成,多少錢?”陳鈞也沒扭捏,而是笑著回應。 “坐啥班車啊,那東西有咱快?小伙子你就說去哪吧,我給你便宜點。” 是挺快.陳鈞暗自吐槽,他第一次去西京報道時,都差點沒跟上摩的師傅的速度被甩下來。 還好當時他的反應足夠快。 “你也不用太快,我去東鄉小舟村多少錢?” “算你十五吧,你看這大過年的,價格都不便宜,我是看你一個年輕小伙子,應該還在上學。” “就算你便宜點好了。” 摩的師傅倒也是個爽快人,這邊價格都沒談攏呢,他就幫忙提起陳鈞手中的行李箱,給綁到摩托后備箱的位置上。 索性,陳鈞也不想砍價了,這確實元旦過節的,附近也沒出租車。 價格也不算貴。 等他坐上摩托,師傅一腳蹬著火,帶上陳鈞就開始風馳電掣的朝著東鄉狂奔。 好家伙,十一二度的大冬天,騎車的師傅帶著皮帽子,扛凍得很。 陳鈞坐在后面,那寒風吹在臉上,就跟用刀子硬剌似的,被吹得臉龐生疼。 但好在速度確實快,從融安火車站到東鄉小舟村,路程咋滴也要十幾公里。 這才二十分鐘,就硬是干到了村口。 陳鈞搓了搓有些凍僵的雙手,他從口袋中摸出十五的零錢結賬。 提上行李箱,就走進村里。 半年前送功時,釘在村口的紅條幅有些還沒有被帶走。 陳鈞正側目看著,后面幾個騎著電車的婦女,跟他一塊進村了。 其中一名婦人,路過村口時,目光盯著陳鈞猛瞅,她臉上還露出狐疑的神色。 一直瞅了半天,可能是覺得實在眼熟,隨后才嘗試著開口喊道:“哎,小伙子,你是陳老二家的小鈞吧?” “六嬸,是我啊,你這是趕集去了?”陳鈞聽到聲音,轉頭看向來人笑道。 這個六嬸就是他們家隔壁的鄰居,去年武裝部過來慰問時,她還特意跑到村西頭去叫自己呢。 “哎呀,真是小鈞?”被稱為六嬸的婦女,一拍大腿,她動作麻利的將電車停穩。 “你這個頭也長高了些,比以前還黑了,我都不敢認。” “你這孩子咋這時候回來了,你爸媽呢?你沒給家里說啊?” “沒,這不是到家了嘛,我就沒提前說。” “行,你先走著啊,我去幫你通知一下,你爸媽要是知道你回來,肯定高興。” 六嬸應了一聲,就再次抬腳踢開電車撐好的支架,擰著油門跑了。 看到這架勢,陳鈞有些哭笑不得,他本來還想給家里個驚喜呢。 這下倒好,被截胡了。 本來他們家就距離村口近,這還不到一分鐘呢,一聲清脆的喊聲,就隔著大老遠傳來了過來。 “哥,你回來了。” 陳穎穎一路小跑著過來,在她的后面,跟著父親陳白水,和母親李秀芬。 二老看到遠處的兒子,也快步走向這邊。 陳鈞看到這幅場景,他止住腳步,鼻子忍不住一酸,他在外拼的再狠,走的再遠,也始終無法割舍的地方,就是這里。 而這里,是他的家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