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王副院長事先交代,到1月19號的上午八點。 陳鈞就提前組織,這次陸院所有參賽的隊員,全部到東大門處集合。 他們要代表學院出發去京都了。 得到消息又沒啥事的學員,有不少人都隨著人潮涌到東大門周圍,滿臉寫著羨慕的盯著從遠處走過來的陳鈞。 畢竟是代表隊啊。 軍校四年生涯,有多少人可以擁有這種機會? 大門外面。 已經停著一輛藍色的大巴車,是陸院后勤部門,專門給這次上京都的代表隊準備的。 似乎陸院后勤挺喜歡租這種車。 因為在陳鈞印象中,兩年前去京都參加總政的考試,學生會前會長,楚鴻飛他們就坐的這種車。 不過這事吧,也沒啥可挑剔的。 西京距離京都,路程差不多一千一百多公里。 這么遠的距離,學院要是不管,那他們參賽的隊伍就只能坐火車去。 現在總歸是方便多了不是。 “陳鈞加油啊,到了京都把其他代表隊都挑翻,冠軍就是咱們的了。” “對,干翻他們。” “陳會長加把勁啊,我們都等著好消息呢。” 當陳鈞拉著行李箱,一路縱隊帶上其余九名隊員,要離開學院時。 聚集在附近的人群,有人大聲的鼓勵。 陳鈞聞言,他只是笑著抬手揮了揮,并沒有做出回應。 這京都還沒去呢,具體到那會碰到什么對手,陳鈞自己也不知道。 現在就說挑翻所有人,多少還是有點不大合適。 大巴車旁。 副院長王占廷以及學院五六名導師,比他們來的還要早。 此時就在旁邊等著。 和遠處聚集的學員打過招呼后,陳鈞快速帶隊來到王占廷跟前立正,敬禮。 “報告副院長同志,代表隊應到十人,實到十人,已經全都到齊。” “好。” 王占廷回禮,隨即目光掃了下同樣提著箱子,立正列隊的趙鋒,梁魁,溫啟明幾人。 他踱步走到隊列跟前,幫助其中兩人整理了下身上的軍裝后。 這才退后幾步,震聲道:“同志們,聞令而動練為戰,只爭朝夕踏征程。” “人生能有幾回搏!!!” “這次去京都我不給你們太大的壓力,只要求一點,眼睛里面要給我堅定方向,腦海中永遠有任務,腳底下永遠有力量,肩膀上要永遠有責任。” “盡力做到你們的極限,不要錯失這次大賽提供的平臺。” “我們去往京都,就是要和那些強隊比一比高低。” “同志們,有沒有信心挫敗即將面臨的對手?” “有!有!!有!!!” 一聲高過一聲的回應,彰顯了這次代表隊的決心。 “好,登車。” 王占廷大手一揮,安排解散。 陳鈞站在旁邊立正身軀高聲道:“全體都有,向左轉,帶上行李,出發。” 踏踏踏. 盡管代表隊人數的確不多,至少比起遠處聚堆湊熱鬧的幾百名學員來說。 陳鈞他們這十人,著實顯得有些寒酸了都。 但每個人那種參戰的氣勢可不低啊。 被副院長給刺激了幾句,這會都恨不得立刻沖到賽場。 跟其他隊伍真刀真槍的干一架。 除了他們參賽的隊伍之外,站在副院長旁邊那六名導師,也是要跟著去京都的。 其中就有楊帆的表姑父蘇冠峰。 這些導師,在名義上算是帶隊過去的人。 但事實上,壓根就不是那么回事。 導師帶隊的能力,說句不好聽的,別說不如陳鈞了,恐怕連何京都不如。 學院的導師讓他們搞搞研究,教教學生那沒毛病。 專業對口,基礎都扎實的很。 就是沒有啥帶兵的經驗。 所以臨出發前,王占廷又拉著陳鈞叮囑了幾句。 總結下來就三點。 第一,去了京都的賽場代表的就不是自己了,而是代表著整個陸院。 競賽期間各方面都要注意,各軍事學院之間的競爭不止是體現在賽事上。 還體現在其他細節方面,總之就是嚴格約束,要遵守紀律之類的。 第二,特意交代陳鈞要多開導其他隊員不要受外界的影響,不管這次大賽安排的規模有多大,場面有多熱鬧,規定有多嚴格。 那都是萬變不離其宗,以大賽為準,就跟在陸院多媒體教室一樣,別緊張。 第三,有機會就多表現,不要藏拙,有機會就把握,有平臺或者采訪該上就上。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上面也需要通過一些賽事,了解軍事學院的平均水準。 當然了。 人家副院長,肯定不會把話說的這么直白,王占廷只是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是陳鈞自己從這些話當中,讀出另外的意思。 最讓他意外的是,臨上車前,王占廷又刻意的提起了,前兩天說起的那位總參首長。 聽副院長那意思,對方在后續又安排人往學院打過兩次電話,詢問這邊的情況。 這次去京都,很可能會遇到這位總參的首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