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四章 告別陸院,最后一夜!-《讓你復讀戰高四,你撿漏上軍校?》


    第(1/3)頁

    這次被調離,不同以往臨時安排任務,陳鈞除了學生會的工作要具體交代外。

    大三這邊負責授課的導師,他也必須去跑一趟。

    總不能自己后面的事,都讓副院長來負責擦屁股吧?

    那也不太現實。

    陳鈞大三跟著的導師名叫候勝平,也是個牛人,別看平時嘴上喊的是導師,人家評上教授已經有不少的年頭了。

    專業四級,大校軍銜,邊防委員會專家,陸軍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專家,還擔任著陸軍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曾經完成多項國家社科重點課題,編著出版專著、教材二十多部,發表學術文章一百多篇,就連全軍軍事科學優秀成果獎都有十幾項。

    這種級別的教授,也就是在陸院兢兢業業的教學了。

    但凡換個單位,那都是普通學員階段,難得一見的牛人。

    頭銜加起來那長度,用楊帆的話說,那真是比兩條腿的腿毛加一塊都長。

    目前在候勝平的帶領下,陳鈞這邊還有一個《軍隊信息化建設與戰場情報集成技術》的課題沒有完成。

    課題一旦立項,從原則上講,那肯定是不允許退出,除非是存在正當的理由,需要以書面的形式申請,得到批準后才可以。

    陳鈞目前這理由就很很充分,但必須自己親自跑一趟才行。

    “篤篤篤。”

    從學生會過來后,陳鈞直奔候教授的辦公室。

    “請進。”

    候勝平作為專研學術方面的導師,身上沒有帶著軍人那種凌厲迫人的氣勢,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

    抬頭看向推門進來的陳鈞:“哦,是小陳啊,有什么事情。”

    “導師好。”陳鈞大步走進辦公室,先是立正敬禮,而后快速解釋道:“導師,我這邊接到通知要去京都閱兵村報道。”

    “可能短時間內回不來,看看能不能申請把立項的課題給取消掉。”

    軍事學院的導師一般情況下,不喜歡拐彎抹角的講話,講究的就是一個直接。

    “去閱兵村?”

    候勝平神情錯愕的抬頭,隨即抬手指向辦公室左手邊的文件柜。

    “中間右邊抽屜里有退出立項申請書,你現在填寫一下,然后放在我這就行。”

    似乎是覺得可惜,候勝平搖搖頭繼續道:“目前你們專業,關于信息化建設還有戰場情報集成的學習,正處于關鍵點。”

    “課題不做沒有多大關系,我擔心的是你錯過這次機會,到了部隊會不適應啊。”

    “不過閱兵也是影響深遠的大事,你這時候確實該把精力放在那上面,以后有機會回學院我在和你講吧。”

    “謝謝導師。”

    陳鈞重重點頭。

    這個時候正是信息化全面鋪開,軍隊關于這方面的建設,和戰場情報集成技術研究,自然也就成為了當今時代重要課題。

    其實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研究怎么通過信息化的技術,提高軍隊戰斗力,實現遠程立體化作戰。

    這就是后來合成營攻防一體,火力聯動系統的雛形。

    目前還只是在磨合階段,沒有真正作用到基層單位,陳鈞以前對這些東西的原理,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但操作起來卻沒有任何問題。

    再加上近些時日,導師帶領著,在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其實作為指揮官對他來說,目前掌握的已經足夠用了。

    陳鈞又不是走什么技術流路線,單論指揮方面的話,也不用搞懂那么多。

    按照導師剛才指的地方,陳鈞大步走過去拿過申請表,“刷刷刷”的寫上所需的信息。

    遞給候勝平。

    導師這邊的事情忙完了,陳鈞又馬不停蹄的跑到李釗辦公室,去坐著聊一會。

    李釗是陳鈞他們那一屆新訓時的區隊長,后來調到大一指揮信息系統工程專業,擔任體能訓練方面的大隊長。

    這種都是隨年級升的,雖說陳鈞平時除了考核外,不怎么隨班去訓練,學生會雜事比較多,跟大隊長見不了幾次面。

    可不管怎么說,這該走了,也要去打下招呼啊。

    去獵人營地報道那次,后半夜還是李釗開車送他過去的,這該走了不去看看,實在不太合適。

    聽到面前自己一直最看好的學員要走了,李釗也是一陣唏噓。

    整個陸院,要說誰是一直看著陳鈞從進入陸院到現在,成為整個本科院最優秀的學員,那也只有李釗一人了。

    “去吧,好好努力,以后有時間了別忘記回咱們陸院看看。”

    這是李釗對陳鈞說的話。

    也是陸院其他負責陳鈞文化課方面的導師,以及輔導員講過的話。

    目前軍改的口號越喊越亮,陸院很多領導已經意識到,這也就是70年大閱兵耽擱了軍部的工作進度。

    否則,今年軍改的形式,一定會出現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在這種節骨眼上,正是上面大動作接踵而至,不斷探新,糾錯,研討的過程中。

    突然啟動雛鷹培養計劃,還把計劃中的陳鈞調過去,參與大閱兵典禮,隨便想想都知道,這對陳鈞日后的影響,絕對不會低。

    成就方面,只要他不在部隊里面犯下大錯,那就是坐著火箭炮“蹭蹭”往上升的類型。

    陸院領導的見識,可比陳鈞多的太多了,這幫人雖不像他一樣經歷過后世的變化,但根據眼下的時局判斷。

    也會比他這個當事人更清楚,陳鈞作為陸院近幾年最優秀的學員,鐵定是要借助軍改的機會,真正實現畢業就飛躍的質變了。

    當然,他們也不清楚。

    所謂的借勢,借軍改機會,也是陳鈞來陸院報道的半路上,就已經制定好的計劃。

    畢竟,沒有信息差,沒有夜以繼日的努力,時刻不敢放松的盯著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狂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