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三 宣言-《我為天地一仙人》
第(2/3)頁
至于往上,便成了世家,縣望,已經有資格霸道鄉里,兼并農田,搞宗族影響力,安插族人當小吏,鄉嗇夫,里長之類的“小官”,便是有災年,荒年,又或者一時動蕩,抗過風險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有時候甚至可以起事。
這是所謂“地頭蛇”,何為地頭蛇,皇帝是龍的話,那各地世家大族,便是“蛟虺蟒蛇”,是“土皇帝”,蛇者,小龍也。
正所謂“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便是如此解釋,各地的龍蛇之輩,蠢蠢欲動,爭奪大寶。
世家,就是外國的“貴族”,宗法制和科舉制度交織出來的“龐大怪物”。
貴族有侯爵稱“選帝侯”,于大寧朝諸世家而言,亦如此也,真起于流民乞丐的皇帝,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還是從其中出。
就算不出皇帝,亦出紫青之才,治國宰相……往往權利依然世襲,四世三公不是說說而已……
總之,無論成事與否,許父均田的舉動,都十分嚴重的影響了帝權為代表的世家貴族利益。
別以為皇帝痛恨兼并土地,其才是最大的地主,各處皇室圈下皇莊不計其數,他們只是不想要世家大族吞并富農,吞并小地主階級,如此加速王朝的自毀……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可借著大道為公名義的往往都是行門戶私計的。
許父看到南昌太守的文章后,別人都義憤填膺,他倒不怎么在意,只道:“南昌太守是進士出身,文章寫的極好,我文章就沒他寫的好,憤然情緒之下,駢散得當,辭藻文華,足可以傳世,在青史留名,只是他有點說錯了,我不好名聲,不搏這些虛的。”
“他們總是說我禍國,說我既然科舉,便是受君恩,要忠,可這里面又有什么必然么?我們讀的是圣賢文章,圣賢文章一開始是為了做官么?
許志遠跟周邊圍著他的學生道:“你們一開始讀書的想法是要做官,要霸占良田,要出人頭地,要一步步成為最高最大的官,一步步權侵朝野,甚至顛覆王權么?”
“我們要如何徹底的均田,致公,就是要做好和這種人,這種思想,做長期斗爭的準備,南昌太守反對我們,這是他作為封建官僚的限制,但你們呢,你們也會覺得他說的對么?”
“人有其志,亦有其格,我不畏這些扣在頭頂上的帽子,只怕那些不明白我的苦心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