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八 靈泉汩汩-《我為天地一仙人》
第(1/3)頁
雞撅子山神略撅神將,還是許甲三元兵壇地司元帥座下將軍,領一應猖兵,又或者諸仙堂中“清風仙”,也就是所謂的“碑王”,本質上還是“鬼煞”之流,但亦有些本事,善問米,打探消息,通幽走陰。
略撅拜見許甲:“小神拜見法主老爺。”
這又和其他人稱呼不同。
許甲已經很久都沒有招用過略撅,實在他成長的太慢了,當然這是和許甲的成長速度相比的,略撅數年連升四級,從不入流沒有品的鬼吏到了正九品的山神,已經是跨越了階級了。
“法界如何?”
許甲直接問詢道:“如今是個什么情況?”
“雖說如今各村通了仙堂,可到底法度沒有鏈接上,在村內法界還好,但到了小路,野路,阡陌之間,依然有許多孤魂野鬼,靠近水,林子的地方,也沒有多干凈,只是強大些的,都被趕走了,留下來的,都是弱些的,容易順服的。”
許甲點點頭道:“一應有情生靈,亦包括哪些餓鬼,孤魂野鬼,無主嬰靈……事死如生,法界盡量建設福田,供其生存,荒野法界,那自是另外再說。”
說罷許甲親自進入法界,法界雖然是虛幻陰冥之所,但許甲早就有“肉身進入”之法,是借助劍仙遁入法界,破開陰陽通道。有心念所至,便可瞬間遁達。
此時亦真身入法界,并非元神。
法界之中,一應色彩失去,就只有黑白灰三色,若見有一點彩色,如紅色,猩紅則是紅衣厲鬼,正赤,則是官炁,粉紅是淫彌之炁,諸望炁神通法術,都是基于如此。
法界的雞撅子山,一如當初所見,是一只巨大的,黑色的雞腳,是百姓認知所決定的,這只巨大的雞腳,因為現在勅了山神,而有些香火氣息。氣氛不如當年一般陰詭,卻也算不得和善。
滿山的陰影攢動,是猖兵顯化,偶爾見到一狐臉怪人,則是狐妖們在法界的投影。
“雞撅子山法界陰脈在哪?”觀陰脈,和觀陽脈一樣,都是用風水尋龍的本事。
只是陰陽相反,陽間的吉穴陽宅,在法界算是兇宅,要按照給死人挑選墳墓的陰宅法來找,是聚陰之所最佳。
略撅領著許甲到了雞撅子山法界陰脈,其實就是“雞腳心”之所在,燒烤叫作“掌中寶”。
“雞撅子山陰脈,一部分接連法界上空,是承天之靈,一部分是接連法界深處,是汲地之機,但雞撅子山太矮了,也沒有受天封,所以承天之靈部分一般,不過是一樣受到法界的日月之光照耀,是陰日,陰月,等等氣候變化,隨著陽世變化而變化,風如刀,雨如劍……”
“汲地之機部分則多了,但具體通向哪里也不清楚,法界一層一層的,有時候一個王朝二三百年堆積一層,又時候一個當地大災便又堆積一層,死亡和腐朽,形成了這些土堆。”
略撅說的雖然抽象些,許甲卻是可以理解的,一代代歷史王朝變更,都是這樣埋藏在黃土之下,悠悠多少年歷史,一層層埋下去,就像是開封城,明清開封之下是宋元開封,宋元之下是隋唐……這些城池毀了建,建了毀。
一層層如同打地基往下打,淺表的法界,不過是近些時日的投射,可幾十年前呢,于普通人而言,都算是“塵封的記憶”了,再往前推一百年呢,東西都算是“古董”了,那些人也早死了,人死了,和人相關的事,除卻文字寥寥記錄的名人外,普通人不過是煙塵罷了。法界基于思維,思緒,流行的才流行,落后的自然沉淀到了更深層。
之前黃天教的法界洞天殘骸,便是許甲在三清山法界深處感應到的,距離如今至少六百年到八百年了。
“陰脈其實就是略撅山的歷史脈絡么?”許甲問詢道。
“略撅山沒有什么歷史事件,最大的歷史事件,就是您勅封了我,再往前便是雞撅子鬼的傳說,是本地的一個民俗,老人胡亂編的,嚇唬小孩的,便是文人登山作詩也沒有,只存在村民們的心中,可以上山采些蘑菇,撿些干柴,又或者采些草藥。”
“在小神誕生前是沒有陰脈的,小神誕生后才有陰脈,也很微弱,畢竟雞撅子山不是什么名山大川,頂多算是一個小土丘。”
許甲看向掌中寶區域的陰脈,像是一條小河溝,又像是“雞腳筋”,一滴一滴的陰脈之偈匯聚在了一個臉盆大的石臺上。
“這也太微小了。”許甲吐槽道:“你好歹也九品陰神,怎么這樣落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又不能憑空捏造歷史,便是找些老秀才,讓他們寫些文章,也夸不出花來。”略撅無奈:“這樣已經很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