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高宗元道:“當渤海滅國時就有些渤海人成了契丹人,大金立國后又有好多渤海人變成了女真人,等再過一百年你認為還會有渤海人嗎?到時候恐怕契丹人也消失的!” 楊康道:“你的意思是民族可以變來變去唄!” 高宗元道:“當年鮮卑那么厲害,可是現在卻沒有鮮卑人了!難道他們都死光了嗎?還不是變成了漢人、契丹人、女真人!” 楊康道:“有人跟我說,這個叫做地理決定論。” 高宗元又道:“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楊康道:“又掉書包,你還讀春秋呀!” 高宗元道:“夫子微言大義,自然是要讀的,不過這句話出自韓昌黎《原道》,是他對春秋大義的概括。” 楊康笑道:“越來越覺得你是漢人家的公子哥了!” 高宗元嘿嘿一笑也不反駁,有些感嘆地說道:“在這片土地上,漢人、渤海人,女真人、契丹人、奚人、黨項人、回鶻人、塔塔爾人、高句麗人,互相之間變來變去很正常。不像你們中原的漢人,幾千年始終都是漢人”。 楊康若有所思的道:“那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全天下的人類都來自一個祖先,都是親戚,現在分成這么多族群,只不過是因為大家分開的時間太久了,彼此間的距離也太遠了?” 高宗元見他一幅莫測高深的模樣,說道:“這個我沒想過,也沒有老人跟我說過,不過感覺你說的似乎有些道理!” 楊康問道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問道:“那些大巫什么來頭?” 高宗元道:“我也知之不多,據說都是巫祖級別的人物,平時散居在草原和東北各地,從來沒聽說他們聚到一起過。” 高宗元看了一眼正在祭天的大巫們,似乎有些畏懼,悄聲說道:“據說有幾位大巫長居長白山、大鮮卑山和不兒罕山深處,輕易不出山的。” 大鮮卑山這個時候叫做大金山,即后世之大興安嶺,高宗元以古名稱之,潛意識中似乎對現在的名稱有些不滿。 二人在這里說著悄悄話時,那端的薩滿們已經起身,再度踏起祭祀舞蹈的節奏,低沉而神秘的吟唱聲又在原野上蕩漾開來。 又過了許久,儀式結束,大巫們先行離開祭祀場地向東而去,楊康幾人見沒了熱鬧可看,正要離開,卻見幾個薩滿分頭走向人群中的少年們。 其中一人來到楊康幾人身前,見了高宗元穿著渤海服色,隨即用渤海語說道:“大巫們請諸位赴宴。” 然后又用其他幾種語言重復了一遍,幾人互相看看,忍不住好奇之心,跟隨那個薩滿向東而行,后幾種語言說得不太熟練,顯然他是渤海族人。 護衛們也要前往,卻被那個薩滿攔住,說道:“大巫只請這些少年!” 護衛們都來自東北地區和草原,對這些薩滿頗有些敬畏,不敢違逆,只得停留在當地等候。 楊康四處觀望,見其他幾個薩滿也領了些少年走了過來,大伙聚到一起,沿著大巫們離開時留下的足跡,向東而行。 大約走了一盞茶的時間,前方出現了一處雪谷,只見十余位年輕薩滿站在谷口肅客,帶領眾人前來的薩滿示意讓眾小孩進谷,他們卻停住腳步,一同站在谷口守護。 一眾小孩按照各自的小團隊結伴而行,又向前走了一會兒,已經到了山谷的盡頭,這個山谷外窄內寬,盡頭處竟然比入口開闊不少。 谷內東南北三面臨時搭建了些簡易的木棚,棚子內放了些木樁大石,充作桌椅,空地上生了幾堆篝火。 篝火上都支著架子,架子上炙烤著不知名的肉類,十來個身穿皮袍,腰掛弓箭的年輕人轉動著木架,讓烤肉受熱均勻,肉色已經金黃,看來已經烤了有一會兒。 東面的棚子里并排坐著十二人,年紀不一,服色各異,應該就是高宗元口中的薩滿大巫們。裝束不像那些薩滿們那么夸張,同普通人差別不大,。 每位大巫身后都肅立著一至二人,應該是他們的弟子或侍從,大巫們見眾少年進入谷中也不搭話,只是默默地觀察著他們。 幾個皮袍年輕人迎了上來,也不說話,伸手指引少年們在南北兩邊的木棚內落座,繼續回到篝火旁專心致志地擺弄架子上的烤肉。 面對這些悶葫蘆,大家伙都有些發懵,各自安坐,在那里面面相覷,此時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好在山谷內避風,又燃燒著篝火,大家穿的也厚實,因此并不覺得太過寒冷,只是這詭異的氣氛讓大伙有點無所適從。 雖然楊康向來膽大包天,但在這詭異的氣氛中也不敢造次,坐在那里眼觀鼻,鼻觀心,老老實實地如同老僧入定一般。 也不知過了多久,肉已烤熟,幾個皮袍人將烤肉分送到眾人面前,示意眾人享用。 在這沉悶詭異的氣氛中,眾小孩哪有心情吃肉,都坐在那里不動。 楊康飯量本來就大,在冰天雪地里站了一上午,早已餓得不行,香噴噴的烤肉擺在面前,那還忍得住,也不管其他人,從懷中摸出一把小刀,利索的割了一塊,送入嘴中旁若無人般地吃了起來。 他的幾個小朋友見他吃津津有味,也不甘示弱的跟著吃了起來,頗有些睥睨群小的味道。 見只有楊康這一桌動嘴,一位面貌古拙的老者站了起來,說道:“想必你們這些小家伙已經餓了,大家伙兒不必拘束,這些肉不是凡品,等閑場合是吃不到的!” 大伙兒其實早就餓了,聽他這么說也紛紛吃了起來。 這老者說的竟然是漢話,只是口音極重,聽起來有些怪異,有聽不懂的,看著身邊伙伴的動作自然也就明白了。 見大伙兒多少都吃了些,那老者又說道:“冰天雪地的把大伙找來,咱們沒什么惡意,只是我們這些老家伙久居深山寂寞得很,靜極思動,想見一見咱們白山黑水和大漠草原的少年英杰。” 這次用的依舊是漢語,然后又用幾個部族的語言重新復述了一遍。 東北地區部族眾多,部族間的語言雖然相似,但歧義頗多,大家溝通之時如有疑義,往往要以漢語為證,是以這老者要先用漢語述說。 楊康頗不以為然,心道:“大冷天的把大伙找來,這得有多無聊!” 眾小孩兒只覺得這烤肉味道甚是鮮美,卻辨別不出是什么野味,又不知道這些大巫搞的是什么名堂,大家伙疑惑難消,心中頗有些忐忑,這頓烤肉吃得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那老者環顧四周,見眾人皆已享用完畢,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笑呵呵地說道:“面也見了,肉也吃了,我們這些老家伙也累了,大伙這就散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