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眾小孩面面相覷,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去也不是,留也不是,心中都頗有些躊躇,紛紛站了起來,卻不知是走還是留。 楊康來自漢地,又有楊炳的記憶加持,對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不太感冒,對這些大巫自然少了敬畏之心,見這些老家伙裝神弄鬼,心中很是不以為然,給幾個小伙伴做了個手勢,抬腳就要離開。 高宗元等人不敢得罪大巫,也不愿開罪朋友,正猶豫的時候,卻聽到那老者說道:“我這是老糊涂了,來了這么多小客人,怎能不給大伙帶點禮物走。喂,你們幾個先別走!” 最后一句卻是沖著楊康他們說的。 楊康聞言停住腳步,準備要看看他們還要搞些什么名堂。 只見那老者一揮手,幾個皮袍客捧著幾個大木盒來到雪谷中央,另外幾個皮袍客則安排眾小孩上前選取禮物。 眾小孩在皮袍客的引導下,依次上前選取禮物,然后紛紛離去,最后只剩下楊康他們幾個。 楊康以為這老者是生氣自己要早走,才故意安排他們在最后選擇禮物,暗中腹誹道:“一把子年紀還這么小氣!誰稀罕你們這些破爛!” 楊康走到木盒前面,只見木盒之中還剩下不少物件,個頭都不大,材質或金或石或玉或木,都雕刻著了古怪的圖案,似乎都是一些圖騰。 幾個小孩都伸手拿了一件,然后離開,楊康見角落里一件乳白色的物件頗有眼緣,拿了起來順手踹入懷中。 大巫們見楊康拿起那個物件,臉上都露出了古怪的神情。 楊康取了禮物剛要離開,卻見對面一位高高瘦瘦的大巫正盯著自己,不由得同他對視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楊康覺得這瘦老頭的眼中竟然發出一種詭異的綠色光芒,同他詭異的目光相對片刻,沒來由地有些頭暈,隨即失去了意識。 對面那瘦老者見楊康目光凝滯,顯然已經著了自己的道,剛要開口盤問,卻見對面這個高大的少年眼中已經恢復清明,睜著一雙大眼,疑惑地看著自己。 正在感嘆這少年靈魂力量如斯強大,竟然能不受自己攝魂法術的控制。 卻聽到少年以三分肯定、三分疑惑、三分驚訝的詭異語氣說道:“是你!?” 瘦老者有些疑惑,見對方說的是漢話,也以漢話問道:“你見過我?” 少年道卻答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說道:“還沒有吧!” 那瘦老者還待詢問,卻見楊康已經轉身快步追上了眾小,一同離去。 待眾人走遠,場中那些皮袍客也紛紛走向谷口,雪谷中只留下一眾大巫和他們的侍從弟子。 那古拙老者看向瘦老者說道:“你剛才和那小孩搞什么鬼?” 瘦老者道沉思半晌后說道:“他體內似乎有兩個靈魂,后冒出來的好像認識我,但話中有古怪,我還沒想明白。” 一個頭戴熊皮帽的老婦道:“這個漢人少年有古怪!” 瘦老者笑道:“你不是驅使獸群試過了嗎?你那頭虎王沒事吧!” 熊皮帽老婦氣憤地瞪了他一眼,沒有回答。 這老婦在大巫中向來號稱御獸之術第一,薩滿御獸與眾不同,會選擇一頭靈獸人獸共修,那頭虎王如同這老婦的道侶,自然不容褻瀆,瘦老者自知失言,也不再說話。 谷中已經沒有外人,大巫們開始使用一種古怪的語言溝通,這種語言是古肅慎語的分支,一直只在高級薩滿中傳承,他們的弟子和侍從都不能完全聽懂。 傳說中誕生靈智的非人生靈,既所謂的‘仙家’也使用這種語言。 這種語言的傳承方式非常詭異奇特,是以一種類似于藏地‘識伏藏’的方式傳承,既符合傳承條件的人,會忽然在識海中覺醒這種語言。 在外人看來就是某一個人,在某一天睡了一覺或者大病一場,忽然就會開口說出一種別人聽不懂的語言。 后世薩滿勢衰,傳承星散民間,但這種事在東北地區還會偶爾發生,覺醒‘語言伏藏’的人往往將這種語言稱之為‘上方語’。 這種語言被認為是‘仙家’間溝通的語言,只有真正的出馬弟子間才能互相溝通使用,當然魚目混珠者欺世盜名,外人也無從分辨。 沉寂了一會兒,那古拙老者說道:“應該就是這幾個少年吧!” 一位頭戴鹿角帽的老婦說道:“怎么多了兩個?” 一位矮瘦老者說道:“五龍同行,天命有變!” 一位女真服飾的老者道:“可憐了阿骨打的基業!” 一位老得不成樣子,契丹服飾的老者道:“當年阿保機的基業敗亡,我也沒說什么!” 古拙老者道:“我還是看好草原上那位。” 一位草原裝束的老婦說道:“我在不兒罕山中觀察了他好久,還讓大弟子收了他的堂弟做徒弟。” 古拙老者道:“你也看好他嗎?” 草原老婦道:“是的!” 那女真老者對古拙老者道:“你是漢人,難道不應該支持那個漢人少年嗎?” 古拙老者道:“我們這些人難道還會拘泥這些嗎?你還是太年輕了!” 正在這時一位薩滿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俯身向大巫們說了些什么,大巫們都是一驚,全都站了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