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不想,她這邊去找蘇槿,蘇槿也正好過來尋她。 原因就是她聽到了蕭逐野答應給蘇樟安排蘇京城守備軍,還要給他兩支隊伍。 “阿姐。”蘇槿看著蘇檀,落落大方地朝她行了一個禮。 這算是見面后二人的首次單獨相處,蘇檀瞧著蘇槿,內心也不由得冒出三分喜悅。 從蘇槿的身上,她也看到了從過往那截然不同的氣質。 而她所提出來的請求,也恰好印證了蘇檀的猜測。 她請求蘇檀廣開女子學堂,讓女子能夠在即便過了十二歲也可以自由選擇進入學堂學習。 蘇檀聽著她這番在外人眼里或許是驚世駭俗的話,再看看她身上發生的變化,突然間覺得當初做的決定似乎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向上生長的閉環。 她強忍住內心的激動,卻還是沒有立馬答應蘇槿的要求,而是與她一一分析這個時代的客觀環境,女子受教育的意義。 蘇槿她之所以能夠進入書院,一來是有開明的父母,二來是有開明的夫子,可這兩個看似簡單的條件,卻是在這個時代里橫亙在女子面前的天塹。 在這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這道天塹要想被跨過去,又豈會這么容易越過去? 蘇檀并非不想做這些事情,但她更想聽聽蘇槿的想法,看看她究竟能認識到何種程度。 好在,蘇槿并非只是紙上談兵。 她雖然一開始還有些混沌,但在蘇檀的引導下,慢慢便捋出了思緒,這個時代女子之所以不被允許書院,并非是她們學不會,而是這個時代所要求的女子不需要學得這些知識。 最本質上來說,是這個社會上的生產力中男女分工,讓她們漸漸脫離了所需要掌握大量知識的角色。 當蘇槿捋清楚這個道理后,蘇檀從她那雙曾經平和的眸子里看到了顯而易見的不甘。 她笑了笑,繼續引導她,“若是想要讓女子名正言順,讓她們家里的父母支持贊同,讀書這件事情,便不能夠明著說。” 蘇槿眼睛一亮,“阿姐的意思以女工,紡織等為主,再輔以讀書?” 蘇槿這一點就通的性子,讓蘇檀也忍不住笑了,她點了點頭,“是,可以以這個由頭,先召集一批自愿來學習的女子,在她們的課程中要輔以讀書習字,若是有人不愿意,便送她們回去,那些愿意的,自然也就是知曉此事意義的,這便是你日后的根基。” 蘇檀和蘇槿將此事定下來之后,便去蕭逐野那里請了一道圣旨。 蘇檀倒是一點兒都沒有瞞著蕭逐野她想做的事情,蕭逐野也沒有絲毫要攔她的意思,反而笑著打趣若是蘇檀能教出幾個像她這般有勇有謀的女子,那更是大雍的福氣。 而這棵火種,也在此刻種下,漸漸地在大雍整片土地上的延續開來…… 在蕭逐野登基的第十年,大雍發生了一次百年難遇的大旱,幾乎有三成的土地顆粒無收。 就在眾位朝臣一籌莫展之際,卻聽得有人通報苗疆的使節來訪。 而他們也并非只是單純的來訪,而是帶來了整整一萬斤的糧食,足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這可把大雍整個朝堂都驚呆了。 眾人怎么都想不到,苗疆怎會突然有這般大的手筆,直到他們聽到那位使節說什么“圣女”,方才知道蘇檀原來還有另一個身份。 于是乎,原本過往還有幾個不樂意蕭逐野后宮只有蘇檀一人的聲音,便徹底消失在了歷史洪流里了。 蕭逐野登基第十二年,大雍所有的一切都朝欣欣向榮的趨勢發展著。 而在某日清晨,眾位大臣如往常一般上朝時,卻見皇位上空空如也,本該出現的人遲遲不現身。 就在眾人開始不安,朝堂上變得鬧哄哄的時候,一道稚嫩的聲音從他們身后傳來了。 “你們別等了,父皇今日不會來了。”蕭潛今年十三歲,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這些大人卻和他已經十分熟稔了。 無他,見多了。 蕭潛六歲時,已經帶著蕭湘開始在整個皇宮里跑了,一日不知是跑急了還是如何,蕭湘摔了一個大跟頭,把原本只是稍微松動的牙給直接摔掉了。 兄妹二人都還小,互相之間你追我趕倒也是人之常情,蘇檀并未放在心上,見蕭逐野也沒有多說,便以為他也是和自己這般想的。 誰知,第二天這人便一聲不吭地將蕭潛帶上了朝堂,當眾下了圣旨,封他為太子,等到蘇檀知曉時,一切已成定局。 從那之后,蕭潛便開始了暗無天日的學習功課,學帝王之術,學習治國理政之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