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隗木翁又問到:“陸公子你修為不凡,不知今年多少歲了?” 陳太一說道:“十一歲。” 滿堂文武皆是靜了一下,就連陳太一身旁的葉闌珊和柳伊人都露出了錯愕的神色。 隗木翁雙手放在身前,拱手詢問道:“十一歲就能有如此修為和詩詞造詣,請問陸公子你師承哪位仙人?” 陳太一平靜道:“我非凡人也,生而知之,即使是在山林里與野獸為伍,也知禮義廉恥,懂得琴棋書畫。” 隗木翁沒想到這陸公子這么厲害,不過這樣正好也印證了他的論點。 “陸公子這樣的賢人,正說明了氣運福運,乃是天生就有的事情。” “我武朝合該當興,本就該牧守中州億萬生靈,所得所享,乃是本該就有的東西。”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陳太一不想反駁這一點,他自己就是天生神靈,從跟腳上就無法反駁這事情。 “雖是如此,但天地有輪回,人又生而短暫,從天地中獲取的,也要回歸天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又有何不對的?” 陳太一承認式的反駁,宛如精準辟謠。 “此言大謬!” 反駁的不是隗木翁,而是來自中州的大儒仁知己。 仁知己很不高興的看著陳太一這邊,“平步青云之上,便是超凡脫俗,除去身上臟惡,修成正果。” “若都像是陸公子你這般消極輕生,那長此以往,誰來治國,誰來管御百姓?” “若是明君賢臣不在高處治理國家,那到時候讓一群庸碌無為的酒囊飯袋來治理國家,這國家不知道殘破成什么樣子!” 陳太一看著仁知己,“先生的意思是,高位者,配得永昌,應與天地同壽?” 仁知己緩緩說道:“正是,治國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論是東州還是東州各國,唯有賢君才能讓國家強盛!” 陳太一反問道:“那東皇可稱得上是賢君?” 這話讓仁知己迅速露出了怒意。 東皇太一,自然就是陳太一了。 陳太一當初過早的就定了儲君,并且很早很早就讓太子主政,之后也退的干凈利索,連尸體都沒留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