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擔知道很多能夠預防疾病的方法是不假,可做不到又有什么用呢? 說個最簡單的,不要飲用野外生水,就能夠極大減少水土不服的概率和疾病的影響。 然而,這可能么? 將軍們都是傻子,不明白外面的生水可能被人下毒?或是天然帶著毒素? 幾十萬大軍還想都喝熱水,哪里有這樣的條件? 能夠每天吃上口熱飯都已算不易! 經驗是在認知與實踐中不斷總結的,并不是對的事情就能去做,也得先有那樣的條件才行! 大軍開撥第二年,羽州已經掃清平定,張將軍毫不遲疑,揮軍南下,踏入大青國土! 真正的攻堅戰開始了。 不出所料,果然如許志安判斷的那樣,戰事從一開始就陷入了焦灼。 水土不服未戰便喪失了戰力的士兵也時常出現,這些都是太醫們需要想辦法重點解決的,也是帶上他們的首要原因。 大青境內作戰第三年,補給線過長的問題已經開始比較嚴重的出現。 張將軍有輸有贏,并不是每次都能料敵機先。 最危險的一次,敵軍差點殺入到傷兵營中,遠遠的已經能夠望到敵軍的人頭,顧擔已經背上了許志安準備先走一步。 還好另一支人馬殺到,避免了最后的慘劇發生。 兵兇戰危,絕非虛言。 中途還有兩次大的疫病發生,所幸最后都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并未帶來太大的損失。 太醫院的人也算是盡心盡力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據說如今大青已開始派人找大月皇朝商談宜和的事情了。 “打的差不多了。” 許志安作為這次太醫院出征的領軍人物,多少還是有點話語權的。 會談也偶爾會喊上他,消息不算閉塞。 “糧草運轉已到了極限,再繼續打下去那就真的是要玩命了。最近軍中的藥物都越發稀少,得不到補給,誰來也沒有用。”許志安終于是下了斷言。 這次跟隨大軍出征,有驚無險。 顧擔聽到這個消息也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容。 在傷兵營待了三年,對自己的內心也是一種折磨。 許志安已經生出白發,不再年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