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我們不是過來要飯的,墨家更不是要飯的?!? 似有一道雷霆自那話語之中驟然而降,落入荀軻的腦海。 霎時間他恍然大悟,如夢初醒,整個人都激動的有些顫栗,像是有無數酥酥麻麻的電流在自身拂過,原本遮掩住眼睛的迷霧就此散開,露出埋沒許久的康莊大道。 荀軻的眼中綻放出神芒,璀璨而奪目,這一瞬間他明白了過來,激動的不能自己。 墨丘摯友墨丘摯友! 顧先生用這四個字來說明自己的身份,其實已經給了大祈答案! 但是大祈的人根本沒有明白過來,他們從心底里根本就不信墨家的道義。 從始至終,他們服氣的都不是墨家的道義,而是顧先生的實力! 也因此,交給顧先生的答卷,從根本上就是錯的,這才是顧先生所說不夠的原因?。?! 并不是那些物資不夠富足,并不是因為大祈皇帝的態度不夠卑微,更不是因為之前的仇恨尚未消解。 此行顧先生并非是為了如何報仇,當初的那些仇恨在殺掉五位宗師后便放了下來,此后種種,推動他所行事的,已不再是為墨師出氣,而是為了墨師的理念! 那是墨師畢生所追求的事業,天下的道義! 天下天下,有的何止是一處大月? 自始至終,墨師做事不問榮辱苦累,一心只為百姓。 他生于大月,所以在大月為百姓做事。 若生于大祈呢?若生于大雍呢?若生于大青、大越.亦或是任何一個國度也好,難道就不去做了么? 不,一樣會去做的。 之所以一直在大月忙碌,是因為大月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奔波,一處尚且未曾搞定,分身乏術之下,自然無暇他顧。 而現在,顧先生要將墨師的道義傳播開來,不再局限于大月之一地。 是能夠觸及到的,真正的天下! 小了,格局小了啊! 他的心尚且還放在大月里,沒有轉變過來。 真正的大月已經亡了,此時他們所訴說的大月,是在說那片在昔日大月土地上生活的百姓。 大月之地有百姓,大祈之地便沒有百姓了? 哪有這樣的道理在! 心中既有大同之世,又豈能局限于一處? 一直籠罩在心中的高山上的迷霧終于散去,眼前似乎出現了一條無比明媚的康莊大道,與那座山有所不同,卻同樣遼遠而深邃。 他將有機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那高山仰止的偉岸之上,繼續延續下去! 荀軻的心中茅塞頓開,有了方向。 整個人煥發出全然不同的光彩來,一瞬間似是脫胎換骨,精氣神完全不一樣了。 這個時代,門戶之見委實過于嚴重了些。 小到一人一家,大到一村一國,方方面面盡是禁錮。 少有人能夠跳脫出樊籠之中,睜眼看一看這世間。 便是偶有人能夠看到,也困頓于現實,只能在一地、一國折騰。 而如今顧先生助力之下,又豈能再將目光落在一處? 白白浪費了良機! 荀軻如夢初醒,來到顧擔的身前,叩首行禮。 “顧先生點撥之恩,軻沒齒難忘!” 少年的聲音神采飛揚,充滿希望與信心。 已經過去的事情都已過去,而現在需要謀劃的,是未來! 顧擔坦然受其大禮,開口說道:“你能這么快想明白,天資已是上上等。若能做到你心中所想,其名未必會下于伱的師父。但這條路同樣艱苦卓絕,我不會再繼續幫你,能夠做到什么程度,看你自己?!? 墨家之義可走出國門,不代表就適合每一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