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兼愛很好,不是現在。 這已經是很重的批評了。 如果說出這句話的人不是顧擔,禽厘勝能就此與其爭辯一萬句。 但作為在墨家創立之前便和墨丘熟識,乃至親眼看著墨家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顧擔面前,禽厘勝幾度張口,卻沒有一星半點的聲音發出。 “兼愛,固然是最高的愿景,墨者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了不起!” 顧擔伸出大拇指,表達嘉獎,“但” 很多話,轉折之后,才是真正要說的。 “人有親疏遠近,便是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夠愛無等差,想要將其推廣、施行,且讓百姓自發的做到,幾乎是不可能的,那種難度與創造出一個大同之世沒有區別。” 顧擔還是說道。 兼愛的核心便是愛無等差,愛別人就像是愛自己。 墨家最高層面的暢想,便是人人皆兼愛,人人都愛別人如同愛自己,那便相當于無數人格愛自己,世上又豈會再有什么紛爭呢? 你愛我,我愛你,大家親如一家,無所謂性別、年齡、地域、國度,看似是將自己的那一份分了出去,何嘗不是收獲了更多? 如果人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這的確是真正意義上的互惠互利。 但很遺憾,做不到。 根本做不到。 世道是不公的,人與人之間,的確也是生來就有差距的,必須要正視這一點,才能想出辦法。 簡單來說:如果是一個村子里的人,彼此父輩是好幾代的鄰居,到了你們這一代,村子里一直用的河水要枯竭了,但灌溉的時候也要到了,別人用來灌溉自己家的田,你們家就沒得用,沒得用收成就不好,收成不好會餓死人. 這個時候怎么辦? 一人一半,平分? 兩家都會有人餓死。 全力供給一家,糧食也平分? 還是一樣的下場。 總有人是要餓死的。 如果正視這個事實,又該如何去抉擇? 抽簽,誰抽到誰直接去死? 還是按照別的什么方式去看看誰做倒霉蛋? 不可能的。 兼愛,兼愛。 必須要有一個前提。 這個前提便是,自身的利益不會受到極大威脅的時候。 前面的例子還僅僅只是面對生死存亡之時。 還有很多比不得生死存亡這種局面,卻也時時刻刻都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競爭,處處皆是。 今日讓一步,明天讓一步,家也就撐不下去了。 不可能人人皆有墨者的覺悟,也不是人人都能當墨丘。 大公無私能夠作為極高的贊譽,足以看出幾分門道。 但,大公無私者,卻又通常不得人之親近,又是為何呢? 人人都討厭別人走后門,但又喜歡讓自己享受這種便利。 這是不爭的事實。 想要做到人人兼愛,第一個條件便是物質資源得到絕對的滿足,滿足到有和沒有都一樣,永遠不必去面臨競爭的局面。 可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又要兼愛做什么呢? 顧擔說兼愛很好,但不是現在。 道理禽厘勝都懂。 可不是現在,墨家又該走向何方? 墨家十義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節葬、節用、非命、非樂。 其中天志和明鬼曾被墨丘拿來短暫的當做墨家的核心觀念。 問題是這倆東西湊一塊,其實是在說墨家掌握了天地運行的一些道理,勸導世人莫要求仙問道,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壞事就行了,那至高的鬼神自然能夠明悟一切。 真正的百姓哪有錢財去求仙問道? 根本就用不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