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屬于他們的公平! “嗯....一個退下來的老卒,而且這些年西北的老卒安置一直都是個問題。 你恐怕就算是因傷而退,也是得不到什么真正的東西的吧。” 劉陶看著面前的老卒,并沒有立刻詢問他案情和那殺人的緣由過往。 反而是直接開口說了這么一句,也就是這一句直接讓那已經做好了必死準備的老卒猛然色變。 然后帶著濃濃的不可置信看向了面前的劉陶。 “這位...這位...” “這位是我京兆府的京兆尹劉陶劉令尹!” 一旁的牢頭孫德勝立刻開口說道,是厲喝訓斥也同樣是提醒。讓那老卒趕緊回過神來,然后朝著劉陶繼續微微躬身。 “這位令尹,剛剛說的是什么?” “你不是已經聽到了么,本官說你們西北的老卒這些年安置上面對于朝廷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 你雖然是個都伯,但是并未進入將校的行列,而且看你這模樣,似乎也不是一個善于鉆營之人。 恐怕...這從軍中離開之后的日子,不好過吧?” 劉陶這些話說的輕飄飄的,仿佛就是在說什么普普通通的平凡事一樣。 但是..這些話落入到了那老卒的耳中,卻仿佛是直接變成了炸雷一樣在他的耳中隆隆作響著。甚至于....讓那老卒滿臉都是不敢相信的模樣。 “你知道...你們都知道...哈哈哈哈...你們竟然都知道...” 老卒似乎是被這句話給刺激到了一樣,整個人都變得有些癲狂了。 從最開始的苦澀,到最后的怒吼,甚至是瘋狂的怒吼。 直到最后,他朝著面前的這位京兆尹就這么發出來了一聲由衷的怒罵。 “你們這群京都的狗官,可憐我等為了朝廷廝殺征戰的將士們,我們竟然還以為...我們竟然還以為你們對西北一無所知。 竟然還以為...竟然....你們無恥!無恥!” 事到如今,這個為了大漢征戰了大半輩子的老卒仿佛是想明白了許多許多。 他終于知道,原來自己在這西北所受的一切委屈,并非是那些可惡的將領們在欺上瞞下。 或許說...他們并非是什么替罪羔羊,只不過上位者對于這一切都是心知肚明。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幫助朝廷抵擋壓力,做下惡事的人罷了! 等到了這西北當真民怨沸騰的時候,或者等到朝廷有了更好的辦法來治理西北的將校們的時候。這些人,就會被斬殺以平定民憤。 從而....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可是在這一切又都是那么的可笑,而他們就是這可笑之中的...那些不讓任何人在乎的小卒子。被他們隨意的丟棄....絲毫不會在意,這種時候他們的生活有多么的艱難! 看著那逐漸變得慘烈,逐漸變得極端,失控起來的西北老卒。 這劉陶的身邊的幾名獄卒和護衛立刻就想要沖上前去護住劉陶,就連那一直暗中對這老卒頗為不錯的孫德勝,此時也默默走到了那老卒的身邊。 已經做好了隨時都可能出手的準備。 可是面對這般模樣的西北老卒,作為向來都自稱自己虛弱無力的劉陶,卻是淡然而又堅定的走到了他的面前。 絲毫不在乎,這個曾經殺人無算的老卒會不會突然出手,會不會對他突然做出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甚至于,此時的劉陶還主動走到了他的面前,然后緩緩彎下腰身,緩緩看向了面前的這個家伙。“你....擔心你的兒子么?” “兒子?我這等人哪里還配擁有兒子?” 老卒聽到了這句話之后,忍不住發出來了一聲冷笑,甚至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袄献?….我等的父母已經被活活餓死了,從小咱就沒有見過父母長什么模樣。 是兄長帶著咱在這西北活下去的。 只不過這西北的各種胡人和羌人沒完沒了的出現,還有那湖海青山上的羌胡各個部落從南邊來犯不說,甚至還有不少氐人摻和在其中。 咱的大兄當年為了護著咱的平安,最后被他們殺死在了....被人殺死了! 咱不想死,又沒有土地,所以早早的就跟了張泉將軍去陽關駐守。 這—待....就是幾十年的時間! 呵呵呵....幾十年,老子除了殺人就是殺人,除了殺人就是防著被人殺。你覺得咱還有什么資格去尋找個家人?去尋找個婆娘?” 那老卒的話說的淡然,仿佛是在介紹自己的一個普通的朋友一樣,那聽著就有些凄涼的故事。用這種平淡的聲音說出來,更是顯得格外的凄涼。 而面對如此局面,劉陶并沒有感覺自己的心態有半分變化,甚至他還直接朝著那面前的老卒輕笑了一聲。 “你沒有孩子么? 那...你把那個小乞兒當成了什么? 不知道你們為什么要殺了一個縣丞的兒子。 但是....區區一個縣丞罷了,若是你愿意,他就可以不再是什么縣丞了。當然...從今天開始就從來沒有過兒子了!” 只留下了這么一句話,劉陶便做好了去尋找那位大漢皇帝劉馮的準備了。 而且...他還是說到做到! “劉愛卿啊,你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啊!” 半日之后,在那皇宮的乾陽殿之中,這大漢的皇帝劉馮看著面前的京兆尹劉陶,不由自主的發出來了一陣感慨之聲。 那充滿了贊揚的語氣,仿佛這劉陶是他的心腹愛將,最信任的臣子一樣。 從這語氣之中,完全聽不出來就在不久之前,劉陶被那禁軍之人直接摁在了這大殿之上,刀斧都已經放在了他的脖頸上。 而這個皇帝那個時候,對他甚至沒有流露出來半點不忍之色..... 只不過,如今在劉陶的腦海里,這些事情都已經隨風而去了,已經全部都忘記了。 不管是真的忘記了還是壓在了自己的心底,反正此時的劉陶是完全想不起來了。 而近日,劉陶來這里自然不是和這皇帝陛下翻舊賬的,他直接看向了面前的皇帝,然后朝著他躬身行禮之后。 便將這西北老卒的案子送到了那皇帝的面前。 同時以自己的經驗和已經得知的消息,將這案子詳詳細細地分析了一遍。 如果是平時,這案子就算是有些隱情,就算是那昌黎縣的縣丞唐懷恩之子真的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就算是那叫做姬緣的家伙當真是一個義士,可這殺人償命的道理還是破不了的。 就算是再如何的情有可原,也不過是法外開恩,懲罰輕一些而已,至于其他...那當真是想都不要想了。 可劉陶這—次卻是不—樣,他提出來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想法。 “如今西北即將出現大變,三法司率先前往,繡衣衛更是暗中探查,數路大軍都已經坐鎮西北周邊各郡,以應對不時之需。 如此應對就是害怕這西北生亂。 但這民心本就不易滿足,那些百姓如今自以為有了幾分見識,對朝政動輒議論,多有不滿之言出現。 這才讓我等的國策遲遲無法推出。 可如今我等不能僅僅依靠這被動防御之事,若是西北生出亂象之時這周圍數方勢力突然出手即便是我等也不會受創。 恐怕也會拖住我等的手腳,此乃最大之不妥也。 依老臣淺薄之見,如今在真正動手之前,不如先在西北樹立我朝廷之威,讓他們明白我等乃是他們之依靠。 殺貪官污吏以收斂民心,斬上下其手之將從而收攏軍權。 等到我等將國策推行之西北試行之時,即便是百姓有所反抗,卻也不會生出大亂.... 最重要的是,如今三法司之人就在那里,只要給予他們臨時應對之權,便可行此事。 還望陛下....考慮!” 劉陶的話語讓那正在為這件事情發愁的皇帝頓時有了興趣。 其實,這滿朝上下無人不知,他們的這位陛下絕對不是什么昏聵之人。 就說這些年他和那位諸葛丞相兩人通力合作,從一個被人懷疑和擔憂的小小皇子,太子,一路變成了如今的大漢皇帝。甚至將這大漢王朝的局面直接徹徹底底地改了—遍。 就這份兒本事,哪怕是他最后沒有那一套連招將那位盛名之下的文抄公無損拿下。 他也絕對稱得上是有為之君了,而且是能力極為不錯的那種.... 可這滿朝文武同樣知道另外的一個道理,那就是這位皇帝陛下不僅僅是有著如此能力。 更是一個如今越發有些....不妥的皇帝。 他的性格變得越發的多疑了,他的心思更多的放在了權謀之中,放在了自己的幾個兒子身上的同時。又不斷提防著這幾個兒子.... 他仿佛變成了歷朝歷代的那些千古名君一樣,做完了自己這一生應該做的事情,可是他卻沒有離開。在無所事事之后,他的行為變得越發的怪異了。 這些年,他重用推事院,寵愛貴妃蘇氏,喜歡宦官于若恩,甚至還一手締造了一個真正的權臣宰輔。 如今雖不敢說權傾朝野,卻也算得上是讓人心中驚顫的左相董輔國.... 這些人各自有著自己的勢力,同時他們的勢力互相爭斗卻又互相糾纏,而這位皇帝就在其中處理得游刃有余。 甚至可以說...他樂在其中。 他的心,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已經不是一直放在這朝堂政務,這天下民生上面了。四方敵人都已經沉浮,若非是高山仰止,讓士卒無法呼吸。 若非是塞外蠻荒,飛沙遍地,讓士卒們無力前行。 若非是草原遼闊,士卒們后勤補給跟不上。 恐怕,他們大漢的地盤還要再繼續擴張下去才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