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你是真正的佛弟子嗎?-《生命的覺醒》


    第(1/3)頁

    如果是出家人,就不需要面對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變故,對他們來說,任何名利、貪念和欲望都應該放下,一切都能夠放下。但對普通人來講,這些正是你們想放卻放不下的東西。你肯定需要改善物質條件,只是在努力賺錢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變成被物質控制的機器,而是要用智慧控制對物質的欲望,這樣我們就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要不然,現在是一個自我約束不那么強的時代,如果人沒有宗教信仰,又沒有道德觀念,上不孝敬父母,下對兒女也不負責任,先生和太太之間互相不負責任,很多人變成了行尸走肉,整個世界會混亂不堪。所以,如果我們用這樣的觀念去看待很多事情,就會發現,我們變成了一個真正有思想的人。所謂的“有思想”是什么呢?我們知道活在這個世界的價值到底是什么,我們知道現在的自由、福報都來之不易。為了未來我們會更有福報,我們現在就應該努力地積攢。我們是佛弟子,要先學會對我們所信仰的佛法僧三寶建立虔誠的信心。如果隨時隨刻都具備虔誠的信心,遇到任何困難,只要你用心跟佛菩薩祈禱,希望得到他們的加持力,絕對會得到,也沒有困難是突破不了的。就怕我們是半信半疑,然后用懷疑的心去祈禱。如果虔誠心不夠,即便佛菩薩真的給了我們,我們也不一定知道。這就像我們去拜佛,去五臺山朝圣五爺廟。五爺廟是人最多的廟,每個人都買一大堆香。我想對大部分人來講:如果這幾天里五爺滿了你們的愿,你今天拿一百塊錢買了香敬五爺,明天五爺給你一千塊錢或一萬塊錢,你會很高興嗎?你會滿足嗎?五爺覺得你應該很容易滿足了,因為已經給你十倍的、一百倍的功德了,可是不一定所有人都滿足,而且你認為真的是他給的嗎?

    所以我們應該經常想:自己到底付出多少?舍去多少?自己又得到多少?付出與得到的比例是多少?自己真應該得到嗎?經常是很多人都在講:“哎呀,我做了這么多事情,怎么到現在都沒有結果呢?”實際上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做得太少,得到的大概也都是前世所做的功德轉移成今生的福報。

    要盡量多檢討自己,觀察自己:現在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講什么?有沒有惡口傷人?有的人傷到別人了,還不知道為什么。有人就糊里糊涂對我說“師父,不知道為什么,剛剛好好的,突然他就不理我了。”

    很多人信佛,僅僅做了一個皈依儀式,并沒有真正用佛教教義來約束自己。還有人用佛教徒的名義到處招搖撞騙。更可惡的是,有人用佛法的名義打廣告,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個人是所謂的佛弟子,跟人買了一顆鉆石,鉆石大概值五萬塊人民幣。人家知道他是學佛的,那個老板也信佛,就讓他帶回去了,他遲遲不給錢。有一天剛好我在老板那兒,他倆通電話,老板說:“你欠的錢已經兩年多了,該還了!”他的聲音很大,說:“你以為我會騙你的錢嗎?我當佛教徒都當二十幾年了!”他已經騙了人家,還敢用這種語氣跟人家講話!我要給你們忠告:不要認為對方是佛友或是佛弟子就不會騙人,會騙人的很多。不只現在,你看佛陀時代像提婆達多,當時是佛陀身邊的大弟子,最后也誤入歧途招搖撞騙。無始以來這種情況本來就很多,所以任何時候,作為金剛師兄弟姐妹也好,我們彼此協助對方當然很重要,大家應該彼此幫忙,但要盡量少有金錢上的往來,如果處理不好,會變成大家彼此傷害的源頭。所謂的冤親債主大都是我們曾經比較親的人。

    如果我們真的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佛弟子,那么就一起來重溫一下佛子行三十七誦來觀照對比自己的起心動念和言行舉止——

    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故於晝夜不懈怠,聞思修是佛子行。

    貪愛親眷如水蕩,瞋憎怨敵似火燃,癡昧取舍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舍離惡境惑漸減,棄除散亂善自增,自心清凈起正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長伴親友須別離,勤聚之財必捐棄,識客終離客舍身,舍世執戀佛子行。

    伴隨惡友三毒盛,聞思修德漸壞少,慈悲喜舍令退失,遠離惡友佛子行。

    依善知識罪漸消,功德增如上弦月,珍視智慧圣導師,重於自身佛子行。

    自身仍陷輪回獄,世間神祇能護誰?應依殊勝無虛者,皈依三寶佛子行。

    諸極難忍惡趣苦,世尊說為惡業果,縱須舍命為代價,亦不造罪佛子行。

    三界樂如草頭露,均屬剎那壞滅法,不變無上解脫道,奮起希求佛子行。

    無始劫來慈憫恩,諸母若苦我何樂,為度無邊有情故,發菩提心佛子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