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國內的狀況-《喋血上海灘》
第(1/3)頁
江強這個時候也根本不管外面的世界動蕩不安,江強根本就不理,一心就是把緬甸管理好,日本在泰國哪里也在沒有對緬甸進行軍事進攻,紅黨現在除了山西還是閻錫山管理,唐聚五將軍已經把西北所有的地方交給紅黨,寧夏的馬洪奎也全家轉移到阿富汗哪里,山東集團軍除了愿意去緬甸的也全部移交給紅黨,青島除外。南方的新四軍也控制了浙江和江蘇倆地,唐聚五將軍他們的部隊也全部撤到上海。
此時緬甸國和中國遠征軍已經完全占領了印尼,緬甸國的戰略意圖已經完全實現,如果緬甸國停止在西太平洋繼續攻擊日軍,而轉而投入臺灣戰場,在臺灣的日軍很快就會消滅。為了不讓緬甸國和中國在這個關鍵時刻退出戰爭,美國必須保證和改善通往緬甸國和中國的物資運輸通道,同時加強中國軍隊的裝備,擴大對日軍的軍事行動。
如果要遏制美國在太平洋的擴張,必須要控制關島,關島是太平洋的中心地帶,往北是塞班島,往西是帕勞群島,往東南方向是密克羅尼西亞和馬紹爾群島,控制關島就等于是控制了太平洋上各條通道的咽喉。美國人不是不知道關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肯定不會這么輕易交出來。江強也料到美國人不會乖乖交出關島的控制權,不過他不著急,現在關島還控制在日本人手上,就看到最后誰先把日本人從關島趕走。
開羅會議很快就要舉行了,時間定在11月22日,內閣首相莊韜忙著準備去參加開羅會議,江強的工作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忙得腳不著地。
期待已久的導彈和核彈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導彈的研究已經進入試驗階段,武器軍工部門已經生產了近二十枚被命名為“狂風者”的導彈用于試驗,并準備在試驗階段收集相關數據。
而原子能炸彈的研究第三期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各項龐大繁雜的數據都經過了詳細和精確的計算,原子能炸彈的各種相關的部件都在生產當中,也快要進入試驗階段。
11月1日,江強乘坐專機飛到了緬甸灣東海岸沿海城市,在這里,從三個月前開始動工,已經有一個防備森嚴的導彈發射基地建立起來。
在這里有一個團的部隊駐扎,軍隊封鎖了方圓十公里的地域,不準任何閑雜人等靠近。為了防止有人誤入,軍隊還在附近掛上了警告牌子。
在這片地區看得見的地面上的房子少得可憐。這座發射基地幾乎所有的重要部門都在地下,地下空間修建了一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墻壁,堅固耐用。
江強到達這里已經有兩個小時了,此時正坐在發射指揮中心靜靜地等待,在這兩個小時里,基地的科研人員一直在做最后的檢測。
地面上一座高高的發射架上已經樹立著一枚“狂風者一型”導彈,這枚導彈是短程導彈,最遠發射距離500公里。采用液體燃料作為驅動力,總重量大約2000公斤,其中戰斗部爆炸藥約900公斤。
整個導彈由戰斗部、控制系統、發動機裝置和彈體等組成,導彈摧毀目標的有效載荷是戰斗部(或彈頭),因為是普通裝藥,所以這種導彈也是常規導彈,而且這既是第一枚導彈。也是最原始的導彈,所以控制系統采用的是慣性制導。
慣性制導的原理是利用慣性測量裝置測出導彈的運動參數,形成制導指令,通過控制發動機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時間,把導彈自動引導到目標區。慣性制導是以自主方式工作的,不與外界發生聯系。所以抗干擾性強和隱蔽性好。后世的地地戰術導彈、戰略導彈和運載火箭都采用慣性制導。慣性制導系統由慣性測量裝置、計算機和自動駕駛儀組成,它們全都裝在導彈上。
雖然這是最初使用的制導技術,不過它具有其他制導技術都無法取代的優勢,那就是不受無線電干擾,所以彈道導彈都是采用慣性制導。不過慣性制導也有非常大的缺點,就是命中率精確度不高。要提高命中精度。首先須不斷改善和提高儀表的精度,并對其系統誤差進行修正。同時還須不斷完善制導方案,在系統設計上盡量采用冗余技術,并利用天文、地形地圖匹配等外界信息來提高制導精度。
在科研人員做最后檢測和計算的這段時間,基地負責人站在旁邊給東方霸介紹:“我們這一次準備發射三枚,看看發射過程中是否存在其他的問題以及導彈在飛行中的情況,然后在爆炸現場收集爆炸數據,這次的目標是500公里外的寇農島,通過計算,導彈飛行時間17分24秒,不過這是理論數據,實際上的飛行速度還需要等試驗之后才能清楚”。
快要預定發射時間了,發射場負責人打來電話匯報說最后檢測完畢,沒有發現疏忽的地方,基地負責人看向江強問道:“時間到了,最后檢測也已經完成,沒有發現其他情況,現在是否啟動點火程序?”
江強看了一下手表說:“那就準備開始吧!”“好的!”基地負責人答應一聲,拿起電話說:“各單位注意,現在進行清場,發射場周圍所有工作人員在三分鐘之內全部撤離,重復一遍,發射場周圍周圍所有工作人員在三分鐘之內全部撤離!”
發射指揮中心所有科研人員都看著墻壁上用幾十個電視屏幕組成的大屏幕上的畫面,發射場內的工作人員正在快速撤離出來。因為電視在幾年前就被在上海哪里大規模的生產發明出來,現在很多軍工科研都可以用電視信號傳輸圖像和畫面,軍工單位的技術肯定要比民用的要先進得多,被用在這里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各軍種的雷達系統都用電視屏幕顯示搜索到的圖像,科研部門還正在研究雷達制導導彈。
三分鐘過后,發射場打來電話匯報說工作人員已經全部離場,基地負責人命令再檢查一遍,以免有人還在發射場,時間為一分鐘。經過確認,發射場已經沒有人了,基地負責人向江強匯報:“請總司令親自為導彈點火!”
現在的時間是上午10點整,江強站起來在所有工作人員的注視下走到發射控制臺邊,輕輕地撥動一個開關之后,一股壓縮空氣把含有辛烷的汽油從導彈的燃料箱送到位于導彈尾部上方的脈沖噴氣發動機里。接著火花塞開始加電點火,燃油被點燃了。導彈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從尾部噴出耀眼的火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