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韓信”號航母的一個小會議室里,南海艦隊司令鄭馨中將正陪看一名身穿黑色西服神情儒雅讓人一見便心生好感的中年男子說話。只見鄭馨神情嚴(yán)肅說道:“姜部長,這次我們訪問沙特并和沙特建交可是民國成立以來開天荒的頭一遭啊,但是我國對這個國家卻很是缺乏了解,為了避免惹禍您可要多多提點我們才行。” 這位中年男子就是華夏的外交部長姜部長,只見姜部長點點頭說道:“鄭將軍客氣了,指點談不上,但是你們到了沙特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民族習(xí)慣沙特可謂是世界上最虔誠的伊斯蘭國家,禁忌較多,他們有一些在我們看來很是匪夷所思的習(xí)俗。他們認(rèn)為人體感官上的一切刺激、抽煙、飲酒、乃至唱歌跳舞,都是一種墮落的表現(xiàn),是犯罪的開始,因此禁酒就成了沙特嚴(yán)格的法律,還有禁吃豬肉等等我就不一一說了。這些東西我已經(jīng)讓人印成了小冊子,你要組織官兵把他們記熟了,免得到時候出了問題就不好控制了。” 鄭馨聽后不禁咋舌不已:“姜部長,他們這是在當(dāng)和尚吶,這日子怎么過喲。”姜部長笑了:“呵,他們就是這么個風(fēng)俗,只要習(xí)慣了就好。況且我們這次不僅是要和他們建交的,而且還要取得那里的采油權(quán),自然不宜和他們交惡,沙特不同于別處那里西責(zé)國家的勢力縱橫交錯非常復(fù)雜,雖然我們并不懼怕西方國家的挑釁和陰謀,但是也不能主動惹事,總統(tǒng)對此次和沙特建交的事情很重視,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姜部長說到這里,語氣漸漸嚴(yán)肅起來。 “是請部長放心,我們南海艦隊”定會為您做好保駕護(hù)航的工作的!”鄭馨挺起了胸膛保證道。姜部長滿意的點點頭:“這就好,總統(tǒng)也說過,海軍就是為國家的利益而存在的,現(xiàn)在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沙特首都利雅得的皇宮內(nèi)沙特國王阿卜杜勒一阿齊茲正和一名長著一雙綠眼睛鷹鉤鼻的西方男子說話,這名男子是英國駐沙特的大使伊迪基根勛爵。 緬甸軍派出了這么一支龐大的艦隊開到波斯灣自然瞞不過在沙特經(jīng)營了上百年的英國人。看到江強人要向自家的傳統(tǒng)地盤下手,英國人這下急了,英國駐沙特大使伊迪基根勛爵趕緊來到找到了阿卜杜勒一阿齊茲,準(zhǔn)備陳述利弊,讓阿卜杜勒一阿齊茲把華夏人趕走。 伊迪勛爵此時的臉色很不好陰沉的臉色在鷹鉤鼻的襯托下顯得更陰暗了,他端起仆從奉上的*啡喝了一口,一股怪味涌頓時進(jìn)他的嘴里。伊迪強忍著胃部的不適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放下了杯子,雖然自己已經(jīng)來到沙特多年但是沙特這種自產(chǎn)的*啡還是讓他很反胃。 “國王陛下,我們大英帝國認(rèn)為華夏人此次前來中東絕對沒按什么好心,您可一定要小心對待啊!”阿卜杜勒一阿齊茲這個人雖然也是一個頗有決斷的君王,但是從面相上看卻是一個頗為和善的老頭,他也放下了手中的杯子裝作不解的笑道:“伊迪大使您言過其實了吧,我看華夏人也未必就按了什么異心,緬甸國提出來要和我國建議外交關(guān)系是很正常的一種行為,我們伊斯蘭教徒對于遠(yuǎn)方的朋友向來都是抱著歡迎的態(tài)度,就如同我們對于貴國的態(tài)度一樣。” 阿卜杜勒此言一出,伊迪勛爵頓時啞口無言,他總不能說:“嘿…………你們要當(dāng)心啊,那些華夏人是沖著你們的石油來的!”先不說從國際禮儀上來講阻止另外兩個國家建交是多么無禮和被人唾罵的事情,就說在勘探開采石油一事上英國人和美國人就不知道已經(jīng)干了多少回了。伊迪勛爵總不能光讓自己開采卻不讓華夏人進(jìn)來吧,畢竟名義上沙特可是一個主權(quán)國家,他有和任何國家建交和進(jìn)行商業(yè)行為的〖自〗由。 “但是您不覺得華夏人此次卻是來勢洶洶嗎?這次他們來的可不只是外交官,與他們同來的還有一支龐大的艦隊啊。為了貴國的國防安全著想我認(rèn)為還是要謹(jǐn)慎為好,如果您愿意的話我們答應(yīng)帝國的海軍愿意為您效勞。”說了幾句話后伊迪勛爵終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聽了伊迪勛爵的話阿卜杜勒國王斂起了自己的笑容正色說道:“伊迪大使,我們阿拉伯的人民并沒有向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拿起彎刀的傳統(tǒng),以前對英國朋友是這樣,現(xiàn)在對待華夏來的朋友也是這樣。如果您非要這么做我只能把丑話說在前面,這件事情發(fā)生后和我們沙特并沒有任何關(guān)系,由此所產(chǎn)生的一切后果也由貴方負(fù)一切責(zé)任!” “你們……”伊迪勛爵的眼里閃過了一絲怒意,這些沙特人也太不知好歹了,大英帝國這么慷慨的想要幫助他們趕走這些華夏人,可他們竟然毫不領(lǐng)情。伊迪勛爵壓下了心中的怒火,苦口婆心的勸道:“阿卜杜勒陛下,我們大英帝國政府可是滿懷著誠意而來,您可別誤解我們的好意啊。只要您集結(jié)好您的陸軍,再配合我們大英帝國的海軍,是完全有能力趕走那些華夏人的。” 阿卜杜勒國王卻依然搖義:“我還是那句老話,我們會張開懷抱歡迎任何想和我們交往的國家和朋友。”看到阿卜杜勒鐵了心要迎接那支遠(yuǎn)道而來的緬甸海軍,伊迪勛爵坐了一會后只能無奈的告辭而去。看著悻悻而去的伊迪勛爵,阿卜杜勒的眼里露出了一絲奇異的神情,靜靜的坐在沙發(fā)上并不說話。此時,從旁邊的一道屏風(fēng)后閃出了一道人影,這位是阿卜杜勒的第一繼承人哈立德王子。 “我尊敬的父親,您為什么那么堅決的回絕了伊迪大使的建議呢,您就不怕得罪了英國人嗎?”哈立德滿是不解的問道。阿卜杜勒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帶著一絲慈祥的目光笑了:“我的孩子,有些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這么簡單的,華夏人這次氣勢洶洶的趕來,你以為就光憑停在達(dá)曼港口的那幾艘英國人的破軍艦就能阻止他們嗎?這點連我都看得出來,難道英國人就不明白嗎?他們之所以要我做出這個決定只是為了為了在接下來他們和華夏人的談判中撈到更大的好處而已,我們可不能給英國當(dāng)槍使。” 哈立德脫口而出道:“可是英國人在北非可是擁有二十多萬陸軍,他們可以隨時來到沙特增援的呀,難道華夏人想憑借一支艦隊打敗二十多萬強大英國陸軍嗎?” 阿卜杜勒看著面前的兒子搖搖頭:“哈立德,看來英國人的強大在你的心里已經(jīng)是根深蒂固了,這會蒙蔽你的眼睛。你想想,即便英國人在北非擁有二十多萬軍隊,但是他們現(xiàn)在敢抽調(diào)哪怕是一個師的人馬來到沙特嗎,他們不敢!現(xiàn)在他們被德國人打得都喘不過氣來,他們又怎么敢再增添華夏這個敵人呢?英國人這么做只不過是想得到我們王室的授權(quán)從而向華夏人多撈取一些好處而已,這些好處與其便宜了英國人還不如我們自己要呢。” “哦…………集來是這樣啊。”哈立德恍然大悟道:“原來英國人并不是真的要阻止華夏人,他們的真是目的只是想從華夏人手中撈取好處啊!”“對!”看到兒子終于開了竅,阿卜杜勒滿意的點點頭,開口說出了另一番話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