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們在心理上為自己選定的高度。如果一個人心中從來沒想過到達頂峰,那么他可能永遠不會獲得成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盤棋,那么人生的結局就是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的。棋局決定著棋勢的走向,我們掌握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大局勢。 有一個寓言故事講,幾個人在岸邊巖石上垂釣,一旁有幾名游客在圍觀。 只見一個釣者將竿子一揚,釣上來一條大魚,有三尺來長。釣者解下魚鉤,順手將魚丟回海中。圍觀的眾人都在感嘆,這么大的魚還不能令他滿意,足見釣者的雄心之大。 釣者又將魚竿一揚,是一條兩尺長的魚,釣者仍把這條魚放回了海里。 第三次,釣上了一條不到一尺長的小魚。圍觀的人以為這條魚也會被放回大海,不料釣者將魚放進自己的魚簍中。 有人追問釣者為何舍大魚而留小魚。釣者回答:“哦,那是因為我家里最大的盤子只不過有一尺長,太大的魚帶回去,盤子也裝不下……”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學歷不足,而不敢立下宏偉的大志;因為自己自卑保守,而不愿打開心門,去接受更好、更新的信息……凡此種種,我們畫地為牢、故步自封,其實就是在限制自己的發展。 那些人生篇章舒展不開、無法獲得大成就的人,大多是沒有大格局的人。對一個人來說,格局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 以我個人的經驗,格局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坐標的定位。只要我們能夠調整心態,人人都可以建立大的格局。 跳出慣性思維的框框 我有一個特點,一旦形成一個意愿,就必須要兌現,否則就寢食難安。比如從農村進城,自從有了這個想法之后,我就一直在為之不懈努力。結果還真是心想事成,雙方父母不僅同意了我們的想法,還幫我老公辦了一個駕駛證,買了一輛黃色面包出租車。從此以后,我們就開始了進城討生活的日子。 我那時候的想法,是在城里開一家美容美發店。剛好我們鞏義市人民路人民醫院對面,有一家美容美發店要轉讓。我真是喜出望外,簡直是天遂人愿。回家之后,我把這個消息告訴老公,他二話不說就同意了我的想法。 轉讓的店叫藍天美容美發店,轉讓費2.8萬元。交了房租,進了產品,一共花了5.8萬元。店面的裝修已經非常破舊,我和老公又重新裝了一遍。之后,我們便背上了沉重的壓力,因為這大部分的錢都是借來的。 因為我不是很懂行,生意做起來很是吃力。結果美容也不賺錢,美發也不賺錢,于是就賣套盒,利潤還不夠給美容師發工資的。每天店里邊至少賠錢100元,因為壓力太大了,弄得我連飯都吃不下去。不到兩個月時間,我就瘦了十七八斤,瘦到了皮包骨頭。 白天上班我勉強擠出笑容,回到家里則淚流不止。老公為了安慰我,一天早上,特意買西瓜給我吃。我拿著西瓜,怎么都吃不下去,對老公說:“店里每天都在賠錢,這輩子我算把你給害了!這么多錢,什么時候才能還得起啊?” 我邊說邊哭,老公出主意說:“我們去找一下原來的老板,還把店還給他吧!” 我們兩個商量好,晚上買了水果飲料,去找原來的老板。結果老板卻說:“現在你白轉回來我也不要了,我開店早已經開夠了!” 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回去的,一夜心情都沉甸甸的,萬念俱灰。 次日早上,在我的店右邊是一家雙匯店,雙匯店的老板說:“原來這個店轉讓一年都轉不出去,就你個小姑娘太傻來接他的店。” 在我的店左邊是一家北京布鞋店,布鞋店的老板說:“你早一點說要接店鋪,我把我這個鞋店的鞋撤掉,你不用掏轉讓費,掏點房租就可以直接經營了。” 還有別人說:“這一大片有六家美容院,你現在來做不就是找死嗎?” 聽了這些之后,我就像遭遇五雷轟頂一般,心情別提有多沉重了。 老公看著我的店難以支撐下去,就對我說:“不用怕,不就一年的房租嗎?我開出租車賺的錢,都給你付房租錢。” 人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只有皺著眉頭冥思苦想,才能想辦法苦渡難關。有道是,思路決定出路,有些時候舊習慣可能會把你帶入死胡同。跳出慣性思維,或許會不一樣。 有這樣一個非常特別的試驗:把六只蜜蜂和同樣多的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后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大家猜一猜,結果會如何呢? 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筋疲力盡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在不到兩分鐘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出逃一空。 蜜蜂顯然是基于出口就在光亮處的思維方式,想當然地設定了出口的方位,并且不停地重復著這種最合乎邏輯的行動。可以說,正是由于這種思維定式,才使它們沒能逃出囚室。而那些蒼蠅則對所謂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沒有對亮光的思維定式,而是四下亂飛,卻終于誤打誤撞逃出了囚室。 表面上看,頭腦簡單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其實在偶然當中有著很深的必然性。 那么,我們怎么突破思維定式呢? 我們開始印宣傳單,然后去街上十字路口紅綠燈處發宣傳單。因為十字路口有紅燈,開車的都會停下來。既然是開車的,顯然應該是有錢人,就可以把宣傳單發給他們。 有一個男人還對我說:“小姑娘長得這么漂亮,在十字路口發傳單多危險啊!” 我就對他宣傳說:“你帶著老婆到我們店做美容吧!我們店也可以做美發,我們做得又好又便宜。” 當然,我們也去美容學校發,去銀行發,去醫院發,凡是我們認為有顧客的地方都去發。 其實,我做的美發并不怎么樣,當時我的手藝還不如我的美發師。有一次,我還把顧客的耳朵給剪出血了,只好帶顧客到醫院治療,最后還給人家賠了600元錢。從那一刻起,我廢寢忘食地鉆研技術,下決心要突破難關,還要做到精益求精。也真心感謝顧客對我各種挑剔,后來我的手藝練得很棒。慢慢地,顧客越來越多了。 其實能夠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維空間是無限的,像曲別針一樣,至少有億萬種可能的變化。也許我們正在被困在一個看似走投無路的境地,也許我們正囿于一種兩難選擇之間,這時一定要明白,這種境遇只是因為我們固有的定式思維所致。只要勇于重新考慮,就一定能夠找到不止一條跳出困境的出路。 成功并不依賴于某種我們不具備的東西 做美發這個活兒有一點不好,就是沒有一點規律。有了孩子,又照顧孩子,又照顧顧客,就力不從心了,常常搞得我吃不好飯睡不好覺。 有時候,顧客白天上班或者做生意,晚上9點以后才來到店里做燙發染發。普通的一燙一染,至少要三個小時以上,弄得我非常糾結,不知道該不該接這個活兒。一個顧客可以收300元,放棄不做覺得挺可惜的。如果做,又要熬到半夜。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是白天沒生意,一到晚上顧客就來了。為了生計,我只好硬著頭皮把活兒接下來。 有一次,我做燙發染發,一直做到凌晨2點。結果,9歲的女兒帶著5歲的兒子來到店里找我。孩子要走3公里地才能來到我店里,我當時又心疼又愧疚。 女兒說:“我們都睡了一覺了,看不到你,所以來店里找你。” 當時我就在問我自己:我做的這叫什么生意呀? 生意雖然有了好轉,但是2003年又發生了“非典”。滿街很少有人,即便有人出門,都要戴上口罩。可是店不能關門呀,店里美發師美容師的工資還要發呢。還有,房租也是要交的呀。被逼無奈,我又一次帶著美容師美發師出去發傳單。原來一燙一染300元錢,“非典”期間降到99元。結果還不錯,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非典”期間不僅沒有虧錢,還賺了一點。 從這個時候,我開始鉆研賺錢了。市面上流行什么,我就賣什么。晚上12點,我看到電視購物檔正在賣魔力挺內衣,售價298元一件,賣得挺火熱。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鄭州南下街批發市場去看,發現魔力挺內衣批發價才45元,于是順手批發了一箱30件。回來利用電視購物的廣告,在我們的店門口開始薄利多銷,一件158元,結果兩天之內,30件就賣完了。后來,我又批發了兩箱60件,回來后還是兩天就賣完了。 我們也利用電視購物的廣告搞推銷,看什么賺錢就經營什么,什么賺錢就賣什么。結果一年下來,可以賺到5萬多元。除去2.5萬元的房租,自己還能剩下將近3萬元的利潤。 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但是我認為,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納粹集中營的一位幸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的確,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是看他的態度。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傾向于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則是傾向于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 一位行家說:最常見同時也代價最高昂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成功依賴于某種天才、某種魔力,或者某些我們不具備的東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成功是正確思維的結果。一個人能飛多高,并非由其他因素決定,而是由他自己的態度所決定。 大家可能都看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老婦人,她有兩個兒子,一個賣布,一個賣雨傘。雨天的時候她擔心賣布的兒子生意不好;晴天的時候她擔心賣雨傘的兒子生意不好。于是她整天悶悶不樂,有一天一個人對她說:雨天你就想賣傘的兒子生意好,晴天你就想賣布的兒子生意好,于是老太太就每天都很快樂。 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影響我們的態度,而看問題的態度則影響我們的行動。換言之,積極思維肯定會改善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證他凡事心想事成;可是,相反的態度則必敗無疑,越是消極的思維越是導致倒霉的結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