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察覺到暗中監視的人轉移了注意力,魚博彥這才暗暗長松一口氣,面上卻依舊故作氣怒不已,揮袖轉身大踏步走進了大帳內帳之中。 緊接著傳來杯盤落地的清脆聲響,更是將監視者心中最后一絲疑慮打消了。 因而,當魚博彥命令親衛兵將楊宣誠、譚毅、藍冠淳、鐵煥、月湘斐五人叫到大帳內帳中大倒“兒女都是債”的苦水時,也不曾引起監視者的注意。 反倒是讓這些人頗為厭煩地自動屏蔽了內帳內的各種聲響。 這倒不是監視者玩忽職守。 實在是自打六大家族長老會將十二名嫡系子弟送給關明心做陪讀后,魚博彥等六人就經常性聚在一起互相倒苦水。 將不敢違抗長老會的命令不得不送自家兒女進火坑,卻又私下里報怨不止的一副疼愛子女的老父親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樣的舉動在孩子被送過去的幾年中,時不時來就上一出。 監視者們早就厭煩了,翻來覆去就是那么幾句話,聽得膩味至極! 因而,只要他們六人不脫離監視者的視野,這些監視者就會屏蔽聲響,免得自己心緒煩躁。 卻不知,魚博彥六人和關明心暗中的聯系就是在監視者眼底下進行的。 每次都是某個伴讀因各種各樣的緣由跑到自家父親或母親跟前吵鬧一番,緊接著六位父親大人就聚首倒苦水。 一來二去,哪怕這樣的舉動再怎么透著古怪,也都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習慣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魚博彥作為豐瑜鎮六大家族那一輩最出眾的子弟,在當輩中有著不一般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當初在得知伴讀名單之后,他就暗中約見了伴讀的父親們。 也不知道長老會是不是故意的,十二名伴讀每個家族各出兩名,一男一女,還都是嫡系同父同母之人。 于是乎,六位頗為負責任的父親大人聚首了。 剛開始,魚博彥并未吐露自己的打算,幾次試探之后,察覺另外五位父親大人居然和自己抱著同樣的念頭,這真真是瞌睡來了遞枕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