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淦昌在大同大學完成實驗后,邁特納親自從柏林大學發來信件,承認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并誠摯邀請他回去繼續完成研究,同時頒發博士學位。 李諭肯定不可能攔著,趁著德國僅剩的三四年大師云集的時代,趕緊送他過去再讀幾年。 王淦昌走后,科學社拿著最新的一期《科學雜志》給李諭看。 這些日常事務李諭一般是不管的,但他人在上海時,編輯部還是會讓李諭過過目。 隨手翻了翻,李諭注意到了其中一篇文章,《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署名:華羅庚。 李諭隨即看了起來。 科學雜志編輯部目前的主編是當年的庚款留美學生王季梁,發現李諭格外關注這篇文章,于是說:“聽人講,是個只有中學學歷的人寫出來的?!? 李諭笑道:“果然數學才是僅有的一門可以實現個人英雄主義的學科,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創造乾坤。對了,這個蘇家駒是何許人?” 王季梁說:“好像是個中學數學老師,數學愛好者,在江浙一帶小有名氣。他的那篇《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最先投給了我們雜志社。可是我很奇怪,因為即便不懂數學,我也聽說過一般的五次方程早就被證明沒有根式解,所以拒絕了刊登?!? 李諭說:“那蘇家駒的文章登在什么雜志了?” “《學藝》,”王季梁說,“這個叫做華羅庚的人,就是看到《學藝》雜志刊登的蘇家駒文章后覺得不對,因為與阿貝爾的結論相悖。于是華羅庚寫信給《學藝》雜志指出錯誤?!秾W藝》隨后刊載了一篇簡短的更正聲明,承認蘇家駒的文章有誤。不過華羅庚對《學藝》雜志的敷衍態度不滿,才寫了這篇翔實的糾錯文章投給我們雜志社。” 李諭點點頭:“五次方程涉及群論,已經是非常艱深的數學領域。這種人才不能浪費?!? 王季梁說:“一個只有中學學歷的人,做到此種程度不容易。院士先生要把他招過來?” 李諭說:“我們的主要方向在物理和工科,清華有熊慶來、楊武之,我寫封信,讓他先去清華吧,將來再去國外留學。” 物理方面李諭已經獨霸天下,數學屬實不是強項,還是要先留個學。 —— 完成這個插曲后,李諭感覺是時候考慮做一些更遠的布局了。 他帶著經濟方面的得力干將胡嘉言,一同乘坐馮如研制成功的客機抵達了昆明。 順便展示一下飛機性能,以賣給云南的軍閥。這時候的云南運輸條件挺差的,他們絕對會很喜歡飛機。 云南主政官是龍云。 這位老哥也算傳奇人物,四年前與胡若愚等四大云南鎮守使(真的叫這么復古的名字)聯合逼迫唐繼堯下臺。 胡若愚隨即又偷襲了龍云住宅,將其抓獲。好在龍云的手下逃了出去,帶領軍隊反攻,所以胡若愚沒敢殺龍云。 僵持一個月后,胡若愚被迫放掉了龍云。龍云隨即大舉反攻,獲得了滇軍的總指揮權,開啟了主政云南18年的歷程。 但在胡若愚進攻其住宅時,龍云的左眼受傷了,一個月的關押中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導致失明,從此佩戴眼鏡。 照片上的龍云帶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猛一看以為是個儒將,但他其實一點都不愛讀書,功夫還好得很。 而就在李諭抵達昆明前,龍云剛剛又經歷了一次政變。 原因是他想通過“廢師改旅”的辦法更好地控制滇軍。 ——了解軍事的都知道,整個二戰時期包括此后相當長時間,軍隊都是師團編制,這是為了大軍團作戰的需要。 但1990年代后,海灣戰爭讓各大國如夢初醒,戰爭變樣了,裝備的先進性更加重要,于是都學著美軍開始改為更加靈活的旅營制。 咱們國家也是從90年代開始了這樣的改革。 只不過由于戰爭電影基本還是圍繞二戰居多,所以多數人腦海里還是師團的印象。 龍云的“廢師改旅”顯然不可能是這么超前的考量,他本人多少有點“杯酒釋兵權”的味道,然后手下的盧漢等四大師長立馬不干,對他逼宮,發動政變。 但這次政變很溫和,龍云被趕走不到一個月,盧漢等四大師長就覺得不能沒有個首長,于是又把他請回了昆明。 從此以后,云南的政局才穩定下來。 龍云親自接見了李諭,對于他的請求異常吃驚:“院士先生,您買這么一大片地做什么?” 李諭說:“正好可以擴充擴充云南的教育,這不是好事嘛!” “建學校需要這么大塊地?六千多畝?!”龍云問。 “還有很多周邊配套,如果大帥看過歐美的大學就知道了,有一些甚至就像一座小城市?!崩钪I解釋道。 龍云說:“當然是好事!我們地處邊陲,院士先生竟然愿意下這么大的手筆,放眼全國都沒有第二個?!? 李諭悠悠道:“昆明是塊寶地,而且透過時間長河看過去,只能這么做?!? 龍云不知道李諭這句莫名其妙的話什么意思,但有人愿意投資,還是數百萬大洋的巨額投入,肯定樂意接納,他們少說也能從營建過程中得到幾十萬大洋的好處。 選好地塊后,昆明這邊的事情就全權交給胡嘉言來辦,處理幾百萬大洋的業務對他來說已經不算什么難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