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翻身做主-《周天子》
第(1/3)頁
第214章 翻身做主
有道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前不久姬定就只是帶著一群乞丐、火夫來到徐州,唯一做得事情,也就是恢復對徐州補給,以及提升士氣。
但這并不能彌補雙方實力差距。
在這期間,徐州楚軍可也沒有打過勝仗,只是說勉強守住,徐州周邊的城池,還是一步步被齊國攻占。
姬定只是延緩失敗,但并沒有扭轉戰局。
最終他還是通過自己的老本行,依靠合縱,迫使齊國罷兵。
不但如此,姬定還與魏國聯合,將巨陽這一座北方重鎮拿下。
當然,作為回報,魏國目前占領的八座城池,皆歸魏國,主要就是當初的陳國,也就是鹿邑一帶。
同時齊國也被迫放棄越地。
如果齊國不愿意放棄越地,就必須在徐州牽扯住新會的主力,但是齊國現在是自顧不暇,只能與姬定停戰。
在徐州騰出手腳的新會主力,再去解決越地戰事,那無疑是秋風掃落葉。
楚國統一越地,齊國是無法接受,但新會統一越地,齊國是勉強能夠接受。
畢竟新會也分裂了楚國。
然而,越地方面的戰事,也根本不需要徐州主力前去支援。
姒玉、姒蹄萬萬沒有想到,這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他們打得精疲力盡時,新會的五萬生力軍突然殺到。
直接收割戰場。
其實這五萬生力軍,也是臨時湊出來的,要說戰斗力有多高,可不見得。
但由于新會一方面是開圖作戰,那姒玉身邊謀士蘇代,可就是姬定的人,對方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另一方面,姬定在越地深耕多年,新會的大軍一到,姒蹄政權的內部,就先開始暴動,大量的奴仆直接臨陣倒戈。
這就很致命。
而姒蹄的主力,在甌江被新會和姒玉大軍兩面夾擊,幾乎是全軍覆沒。
未等姒玉大軍弄明對方是敵是友,新會大軍就已經殺過去。
同時又利用戰船,將姒玉大軍一分為二。
損失慘重的姒玉,直接逃回福州那邊。
至此,江蘇、江西、浙江,以及安徽部分地區盡歸新會。
然而,這一切發生的太快。
因為徐州的結果,不是基于戰場上的勝敗,而是基于濮陽的外交成果。
故此對于楚懷王、張儀他們來說,這仿佛就是眨眼間的事。
他們主要打探戰場上的消息,得到的情報,都是齊國在圍攻徐州,占據絕對優勢。
然后,齊國罷兵。
同時,他們也得知趙國、魏國、宋國、鄭國、新會組成了新得聯盟。
這.!
雙方都在審時度勢。
這一下可真是風云變幻,如今韓國、楚國,以及秦國都在新聯盟的攻擊范圍內。
秦國不能傾國之力打這一仗,他們必須馬上做出應對,防備河西,韓國也得回去防備魏國。
這國與國之間,永遠不能去猜測人家心里想不想打你,而是要看,對方能不能打到你,若是能,那就必須應對。
雙方立刻展開談判。
但是秦國與齊國不同,第一,秦國在西線是占據絕對優勢,楚國因為內部崩的太厲害,這一時半會緩不過來的,守住就很不容易;
第二,齊國愿意和談,那是因為齊國擔心受到趙國、魏國、宋國的進攻,秦國就沒有這么多顧慮,秦國只需要在河西設防,目前唯一可以威脅秦國腹地,就只有魏國的河東軍。
秦國之所以愿意談,那也是從長遠著想,張儀不愿意為姬定做嫁衣,如果秦軍將楚軍主力壓在鄧地,剛剛從徐州騰出手腳的新會可以往西進軍,楚國內部一盤散沙,怎么去擋。
張儀就考慮到,楚國都已經打成這樣,想要再恢復過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新得聯盟,非常具有威脅。
應該考慮如何去扼制新聯盟。
情況不一樣,自然條件不一樣。
張儀在會議上,是獅子大開口,要求楚國將宛城及其西北一帶,供八百里土地,全都割讓給秦國,同時整個巴蜀地區歸秦國勢力范圍。
這宛城在于南陽腹地,張儀之所以不肯歸還宛城,那是因為武關雖然進去難,但出來更難,秦國得到宛城這個橋頭堡,那么將來隨時都可以進攻楚國。
在面對楚國,秦國將處于絕對優勢。
楚都,王宮。
“休想。”
楚懷王氣得直接站了起來,咆哮道:“寡人絕不答應。”
上官縱道:“大王,如今我們主要的敵人是新會,若不跟秦國和談,我們無法防備新會。”
楚懷王一聽新會,頭發都豎起來了,指著上官縱等人,道:“這都怪你們,非得逼著寡人下令處死周濟,若非如此,如今形勢已經逆轉,如今周濟在徐州做得一切,那都是寡人與他早就商量好的。”
確實!
這都是他與姬定早就商量好的。
一切都是按計劃行事。
不同是的,姬定是真反了,還將景翠給帶走了。
關于這一點,楚懷王至今都沒有想明白,為什么景翠會真的投降姬定。
上官縱據理以爭道:“是周濟先要致我們于死地,難道大王讓我們束手就擒嗎?”
潘郢站出來道:“大王還請息怒,在臣看來,周濟早就有了謀逆之心,這都是他的陰謀。”
楚懷王瞧他一眼,心道,若是陰謀,當初他如何會全盤告知寡人,若是當初聽從他的建議,維持與魏國的聯盟,楚國又豈會淪落今日。
但如今他也不便與這些貴族撕破臉,因為現在他們真的站在同一艘船上,要沉就真的是一塊沉,他一揮袍袖道:“巴蜀可以歸秦國,但是秦軍就必須退出鄧地,否則的話,寡人絕不答應與秦國結盟。”
言罷,他便氣沖沖地離開了。
他生在楚國最強盛時期,雖然智商稍稍欠缺,但傲氣還是有得,不愿接受這割地求和的屈辱。
尤其對方還是張儀。
上官縱等人面面相覷。
潘郢突然道:“若不與秦國和談,就只有死路一條啊!”
上官縱點點頭道:“大王在氣頭,只知意氣用事,未能顧全大局,我們可不能仍有大王胡來啊!”
對于他們而言,如今的新會可是心腹大患,他們迫切地想要解決新會。
于是,他假傳王令,讓前線的昭陽答應秦國的條件。
楚軍大帳。
“這當真是大王的命令?”
昭陽冷冷地看著來使,問道。
來使直點頭道:“小人豈敢假傳王令。”
昭陽瞧得他片刻,道:“你先退下。”
“小人告退。”
待來使退下之后,昭陽又看向旁邊的司馬昭魚,道:“你怎么看?”
司馬昭魚沮喪道:“若是將宛城割讓給秦國,那我們楚國只怕永遠被秦國壓著,難以翻身,可若不答應秦國,楚國都將面臨滅亡的風險。”
昭陽緊緊握著那一道命令,神情很是掙扎。
最近這小半年來,他已經是兩鬢泛白,面對當前困境,他也真是束手無策啊!
他內心只有恨。
恨那些目光短淺的貴族大夫,一手埋葬了楚國盛世。
秦軍大帳。
“什么?”
張儀睜大眼睛地看著首布,道:“你說什么?”
首布垂下頭道:“回稟主公,蜀地已經淪陷。”
張儀激動道:“蜀地為何會淪陷,這不可能。”
首布道:“因為那蜀侯突然叛變,與新會聯手,旋即還發動對苴國進攻,苴國不敵,那苴候已經逃往江州。”
“陳莊呢?”
張儀不可思議地問道:“陳莊在干什么?”
首布道:“陳莊已經被蜀侯設計殺死了。”
“新會!新會!”張儀扶著額頭,“我怎么會忘記蜀地還隱藏著一支新會。”
他不禁懊悔狠狠頓了下足。
公子疾道:“相邦,蜀地淪陷,魏章他們岌岌可危啊!”
張儀一聽這話,頓時嚇得面色蒼白。
之前魏章大軍一路高歌猛進,擋在秦軍面前,只不過巴中是那崎嶇的山路。
但如果蜀地淪陷,魏章大軍不但失去補給,同時還腹背受敵。
此時張儀也不知該如何應對,因為這變化太快,太要命。
第(1/3)頁